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32:10 热度:665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巨著
———访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李滨
在海底“沉睡”了800年的南宋古船———“南海一号”近日被打捞出水。“南海一号”开创了多个第一: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考古学价值的沉船;它的整体打捞和保存费用达3亿元,可谓史上最贵;它的整体打捞———将文物连同沉船一起打捞上来,堪称世界首创;将它整体平移到海边为其量身打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巨型玻璃缸中,一边发掘一边展览,可以说是中国水下考古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的标志性事件,这项工程如此宏大,以至于世界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都为之惊叹。
的确,世界上还不曾有这样的先例,“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和保护将以里程碑的地位载入世界水下考古史。同时,以“南海一号”为起点,中国的水下考古从没有一个水下考古人员、没有一套水下考古装备开始,到目前已经着手操作世界上最具难度的水下考古项目,可以说,“南海一号”开启了中国水下考古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古沉船发掘———再现“海上陶瓷之路”的辉煌
记者:近年来,水下考古受到了政府、学界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我们今天就从人们对水下考古最感兴趣的地方———文物谈起。地上考古和水下考古最明显的不同点就是文物一个埋在地下,一个处在水中;那么与埋在土里相比,长时期处于水中的文物会有哪些变化,诸如铜器、铁器在水下能否保存完好?以我们20年的水下考古的实践来看,我国海域内的水下文物往往以什么种类为主、最有价值?
李滨:文物在水下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不难想象,它与在土里最大的不同就是海水对文物的腐蚀作用,还有泥沙、海洋生物等对文物的侵蚀。而这一过程往往是从几百年前沉船时开始的,所以我们在水下经常看到很多沉船上会形成数个重达几吨的凝结物,许多器物被包在里面。对于像铁、铜这样的制品来说,往往被侵蚀得很厉害,海洋生物遗骸、泥沙与铁器凝结在一起,有的只能大致看出其是何形具,像铁锅、铁犁等。即使是瓷器,海底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比如水流带动沙子磨损瓷器表面,盐分也会渗到釉里面,结晶膨胀后会损坏釉面。通过十多年的海底考古我们发现,我国海域内的沉船所载物品,就商船来说以瓷器为最多,碟、罐、盆等各种形状、各种样式的都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瓷器生产之独特和贸易之兴盛,而且主要是通过海路进行运输和贸易的,所以与其说我们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不如更确切地说那是一条“海上陶瓷之路”,而我们进行水下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大量的海洋发掘,再现这条伟大的“海上陶瓷之路”。
记者:“南海一号”沉船前期发掘出土了一些珍贵的精美文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有的人推测该沉船所载文物其价值可以以“亿元”来计算,那么,“南海一号”中未发掘出的文物是否会遭受海底环境的破坏?一般来说,我们对出水的文物要做哪些方面的保护性处理?
李滨:发现、发掘出独特的、精美的文物是水下考古的期待之一,但决不是主要目的,对于考古和历史研究者来说,水下文物发掘是为全面的历史研究提供资料,再现我国航海、海外贸易、造船史、移民、国家关系、科技文化交流的史实,出水文物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这是与国外私人公司打捞水下文物的根本区别。那些私人打捞者只重视“找宝”,只用金钱来衡量每一件文物,能卖出好价钱的留下,其余的丢弃,更多的是毁掉。1999年,英国打捞专家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清代沉船“泰兴号”时,为了便于运输和抬高价格,竟然敲碎了60多万件成色普通的瓷器,将剩下的35.6万件运往欧洲拍卖。这种行为本身破坏了我们获得信息的完整性,并且使得整个考古过程不再完整。
人们往往把水下考古说成是打捞文物,这是不确切的;水下考古是全面、详细记录水下遗址的一个科学的过程,为的是将来进行保护、修复、复原、展示、研究。不但要对每一件文物负责,还要对文物之间的联系、船的整体状况进行考察、记录,这一切都是在水下进行的,之后才是文物被取出水面。当然,文物如瓷器出水后,釉中的盐分干燥后会发生结晶,使釉的表面发生收缩和膨胀,损坏这些珍贵的瓷器。因此,瓷器一出水,就应进行脱盐脱水的处理,“脱水脱盐”就是把出水瓷器放到一定比例的淡水中浸泡,把盐分充分置换出来。
沉船整体出水———水下考古史上一次新的尝试记者:刚才您讲的是水下沉船中文物的状况,那么对于具体的考古发掘过程来说,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要想把这些文物发掘、打捞出来是否面临着许多来自自然条件、潜水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李滨:考古发掘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海洋环境中作业比陆上环境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天气、潮汐、海流、漩涡、水温水压、深度、水下能见度等对每一次海洋发掘的成败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另外,海洋考古要深入水下就要借助设备,依靠潜水设备和技术,而带上这些设备入海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好玩”,相反往往伴随危险———每次潜水工作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情况下不超过40分钟就要上到水面换气休息一下,而一天之中的下水次数也是有限的,最多两三次。当潜入深水时有的人会发生氮麻醉,如同喝醉了酒一样,嘴唇麻木,舌头活动和讲话不自如,思维变得缓慢;呼吸的阻力会增大;在茫茫海底可以听到声音但辨不清声音的方向,当危险袭来的时候,潜水员无法根据声音来判断危险来自哪里;水的流速还会影响身体的平衡,容易被水冲走。而最大的难题还是能见度,能见度差了,经常是“伸手不见五指”,如“南海一号”沉船的前期调查发掘工作,沉船附近水下能见度只有20多厘米,再远的地方就看不到了,这种条件下发掘起来难度极大。
记者:所以对“南海一号”沉船我们试着用“连船带文物整体出水”的方法?
李滨:是的,通过多方研究、论证,对“南海一号”制定了“整体开发、原地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整体打捞的水下考古方案,并获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尚属首创。制定这样的方案,也是水下考古的一个新的尝试。1989年对“南海一号”进行初步调查时就发现海水的能见度很差,无法保证测绘、照相等正常的考古发掘工作,因此,采用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将文物一件件发掘打捞将无法对沉船和船载文物进行准确的测绘和记录,必然会造成不少珍贵文物考古信息的丢失。因此,根据“南海一号”沉船的特殊情况,经过水下考古、土木力学、海洋工程和水下打捞等多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和研究,国家文物局决定进行整体出水。就是首先清理沉船周边环境,因为该船位于水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第二步是在深海下打桩,并用一个巨大的盒子覆盖,从海底进行全面封闭,随后缓慢地提升至起重船,并把沉船从海底平移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在那里,我们考古人员再进行常规性的发掘工作,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只是揭开沉船整个神秘面纱的“一小步”,后期的保护处理和发掘将是一个更为艰巨的工作。
来源:辽宁日报 记者:刘洪宇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