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21:20 热度:544
造假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在收藏界中,造假亦被大多数人熟知,然而,人们对于那些拍卖行、鉴定师、专家帮忙一起造假或许了解的就相对少一些。
拍卖行里“妖怪”多
8月,收藏家最有名的一件事是“《砥柱铭》拍卖做局说”。 2010年6月3日,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春拍中,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砥柱铭》以3.9亿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这一成交价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新记录。
此前的最高成交纪录是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创造的约2.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同样在北京保利以1.69亿元成交的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
但是4.368亿元成交的《砥柱铭》被媒体质疑为“假拍”、“拍假”,真实成交价为8000万元。不过几天后,保利拍卖公司就出示《砥柱铭》的纳税发票,澄清了假拍传闻。
收藏圈里的人都知道,拍卖市场“假拍”早已有之,且长期盛行,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过假拍的传闻。资深艺术品市场评论家谢春彦说假拍的作用在于,一是拍卖行可以扬名做广告,吸引更多的客户;二是卖家可以制造虚假拍卖纪录拉高出货。
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夏叶子先生在《艺术品投资》一书中曾写到,某些“聪明”的年轻艺术家,发现了一条成名的捷径,那就是通过拍卖公司的拍卖会进行市场炒作。他们雇人充当买主,在拍卖场上轮番叫价、最后自己签单买下,抬高自己作品的“定价”,以便在今后的销售之中获得良好的回报。有了身价,自然不吝啬付给拍卖行的手续费。
有时候,拍品虽然是真品,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的投资功能,拍卖行为了卖个好价钱,预先安排好“托儿”举牌,最后在“你争我抢”中争购竞求。拍品卖个好价钱,拍卖行会名利双收。一般拍卖行的收费标准是按成交价扣除10%佣金、1%保险费、3%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及每件100-1000元不等的图录宣传费。成交价越高,拍卖行的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而且卖家也会很乐意和他们合作。有时,当买家是上级领导机构或是自己的亲属时,拍卖行也可能与买家串通一气,坑害卖家。
为达成交易,有些拍卖公司还会迁就买卖双方“暗箱操作”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虚增成交价。具体做法是,三方包括委托方、买受方、拍卖公司在内事先约定“真实”成交价和“真实”佣金,比如约定拍品的落槌价为1000万元,再加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为1100万元。此后,拍卖就进入了表演阶段,拍卖师会再虚叫到1800万元落槌,加上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变成1980万元。但是这个价钱是给别人看的,不会按这个价钱进行结算。
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到假货的事情时有发生。在拍卖公司,有一条“惯例”:艺术品拍卖,不保真伪。在拍卖会现场,竞拍者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拍品的真伪由个人鉴定。因此有些拍卖行就会“知假拍假”。
为此,收藏圈里的人,经常说拍卖场上“妖怪多”。正是因为艺术品拍卖市场乱象丛生,7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 《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这是我国拍卖行业发展近20年来的第一部行业标准。
专家鉴定里“水分”多
普通人在收藏时,喜欢找行家“掌眼”。但是眼下,在古玩收藏品市场,不乏被经济驱使的“办证专家”、“速成”专家、以及“为假作证”的鉴定专家。
在利益的面前,有时真专家也会变成假专家。据媒体报道,一位业内人士称,某名家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自述,他在市场中看中一件瓷器精品,为了低价得到它,便故意贬降其工艺和价值,以其专家身份影响藏家判断,却暗中请人出面购买,最终如愿以偿。
震惊全国收藏界的海南“翡翠原石”大案主角——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原副会长冯所标,就是这样的人。他被利益驱使,不惜铤而走险,屡屡以专家身份,做出假鉴定结果。甚至参与假物买卖,于与人合谋,购买价物件,并给出假鉴定结果,高价卖给收藏爱好者以骗取钱财。在“翡翠原石”案中,冯坐标与人合谋,将一块根本不属于玉石类的钠长透闪石岩以180万元的高价卖给张某。
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主任王立军认为,目前收藏市场有四类专家在给大家添乱。“理论型专家”,文物知识很丰厚,但“眼力”不行,看不准;“老好人专家”,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好好好”,全是真的;“极左专家”,则宁错杀不放过,一律否定;“腐败型专家”,不但“眼力”不行,人品更不好,只要给钱就开证书,还明码标价。
因为收藏市场火爆,那些“速成”专家也纷纷登场。他们行事则更为离谱。那些从鉴定师速成班走出来的速成专家,将教科书上的鉴定技巧生搬硬套,对着一物件品头论足。
在收藏江湖里行走了20多年的淘宝人戴正龙说,行业的规矩是,请“专家”来鉴定,人家收几千元的鉴定费,假的都给你说成真的。但真正国家级发证的古玩专家没有多少。他举例,曾经有一老头,花了100元钱在地摊上买了一个“官窑”瓷盘后,请戴正龙鉴别,凭着多年的经验,戴正龙直接就告诉他这是个假货。但能花100元买到一个仿古工艺品,还是值得的。但老头不服气,花了200元的鉴定费,请了一个云南鉴宝“专家”鉴定。专家告诉他,这是一个国宝级的东西,价值在50至80万元,没过多久,“专家”又让老头交8万元,据说可以帮他带瓷盘到北京拍卖。当然,最后没有拍卖出去。“一个一百元买的假古玩,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七八万。” ”
其实,鉴定专家很难速成,原因在于:在鉴定方面若想有很高造诣,那么,仅仅靠培训班的教授技巧是不行的。他们还需要见过大量的藏品珍品,从中细细品味琢磨,识其宝,知其奇,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珍玩研究通透。既如此,方可磨其眼力,以达到专家水平。
而且只有在其精通的领域内,专家才是真正的“专家”。术业有专攻,今天的鉴定领域出现了众多的细分门类,倘若隔行跨业去做鉴定,“看走眼”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798艺术区“亚洲艺术中心”经理李宜霖就以书画收藏鉴定专家为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鉴定古画者,必须对每个朝代的背景、书画风格、甚至画家的诗词都要精通才能做鉴定。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面对艺术品越来越高昂的价格,和鱼龙混杂的市场,收藏者要想把鉴定的活儿完全假手于人是不现实的。
插排:一位业内人士称,某名家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自述,他在市场中看中一件瓷器精品,为了低价得到它,便故意贬降其工艺和价值,以其专家身份影响藏家判断,却暗中请人出面购买,最终如愿以偿。
来源:卓越理财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