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苏州市博物馆迎来了许多“探宝”的市民。原来这里正在举办“捐赠文物精品展”,展出的200多件文物都是苏州博物馆精挑细选出来的,极为珍贵;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件要数刚被确定为苏州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国宝级文物《七君子图》。
元六名家“共画”一卷竹
苏州博物馆负一楼的特展厅内,长达十米的《七君子图》实在抢眼。据悉,博物馆特别为其制作了十米展柜。
快报记者看到,《七君子图》的最右边是乾隆年间藏家乔崇修书写的隶书“六逸图”三字引首,往左依次是清代著名金石家张廷济书写的“六君子图”、吴昌硕书写的“七友图”。再往左,依次是元代书画名家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安、张绅、吴镇六人的七幅墨竹图,其中,柯九思的作品有两件。
苏州博物馆保管部王慧翔介绍,此六人皆为元代名家,该卷囊括了六人同一主题的画作实在难得。竹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其“清且真”的品格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向往的君子品德。卷中六人所绘之竹,虽形态笔法各异,但都以简洁的笔墨营造出了竹的清逸意境。
王慧翔说,自南宋以后,我国画墨竹的画家日渐增多,如赵孟頫、柯九思、顾定之、吴镇等都是其中的大师级人物。这张《七君子图》中,就收有柯、顾、吴三位大师的同题作品。而我国书画类作品多聚集在明清时代,元代的画作非常少见,因此《七君子图》能够保存至今相当珍贵。
从“六君子”到“七君子”
《七君子图》是苏州顾氏过云楼后人顾笃琨捐赠给苏州博物馆的。在来到苏州博物馆之前,《七君子图》一直尘封在过云楼。顾氏过云楼为近代闻名遐迩的书画、古籍收藏之所,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其修建者顾文彬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
顾文彬晚年,遴选所藏书画精品250件,著《过云楼书画记》。王慧翔介绍,在《过云楼书画记》中,顾文彬以《元贤竹林七友卷》名记载了《七君子图》。书中介绍,《七君子图》最早名为《竹林七友》,为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定之、张绅五位画竹名家的七幅墨竹图,其中柯九思和顾定之各两幅。乾隆时《七君子图》为乔崇修所藏,失去了顾定之的一幅,因此乔崇修写下了“六逸图”三字引首。“道光间张叔未为蒋生沐书,引首亦以《六君子图》称之。”再到后来,《七君子图》到了张见阳的手中,张见阳见画卷已非完璧,刚好又新得吴镇的一幅墨竹图,与其他六幅图尺寸相近,便配入这幅画卷,仍命名为《竹林七友》。
解封一次少60年“寿命”
顾文彬逝世后,过云楼全部收藏由其孙顾麟士继承。顾麟士逝世后,过云楼的藏品分为四子继承,其中《七君子图》为顾公柔所得。顾公柔去世后,此画作又由其子顾笃琨继承。
“尘封”了600年,《七君子图》此次为首次公开亮相。昨天下午,过云楼后人顾笃璜也来到了苏州博物馆。他对记者坦言,已是82岁高龄的他,除在家里见过一次,至今才第二次见到这幅画。
“在中国的藏画界,自古有这样的说法,‘宝物’拿出来看一次,就要减少60年寿命。《七君子图》在过云楼从不轻易示人。”能够再次见到《七君子图》,顾老既激动,又显得有些不舍。
估价逾亿?国宝无价!
早在1960年苏州博物馆建馆初期,顾笃琨的母亲张惠娟就多次提出愿将自己保存的过云楼旧藏文物捐赠给苏州博物馆。“文革”中“红卫兵”抄家前夕,张惠娟再次致电苏州博物馆,要求无论如何接收这批文物。当时苏州博物馆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暂时接收了这批文物,其中就有这幅《七君子图》。
1992年,相关政策得到落实,苏州博物馆考虑其中两幅书画非常珍贵,特将两件文物送往北京鉴定。徐邦达、史树青等专家鉴定后一致认为两幅书画确实非常珍贵,当定为一级文物。国家文物局紧急批示将文物留京,由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代为保管。王慧翔回忆说:“那个时候专家对这幅画估价300万美金。”
2006年10月,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通过多方努力,顾氏后人愿有偿捐赠《七君子图》。早前盛传《七君子图》估价逾亿,对此,王慧翔笑说:“如果拿去拍卖,再高的价也是有可能的。但如今《七君子图》已经被博物馆收藏,是国家重要文物,不可能卖出。《七君子图》已不好用价格来衡量,说它‘无价’更为贴切些!”
来源:现代快报
关键字: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