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2:26:20 热度:756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指置于梁枋下与立柱相交的短木,具有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的作用。
日前,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国内一线文旅规划设计机构南派华采堂,他们在古建设计、古建筑设计、古镇设计、文旅设计、文旅策划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落地经验,2021年大运会东安湖场馆“十二景”之首景——东阁望川,就是其代表作,不仅体量大,设计精巧,而且应用到的传统古建构件非常丰富,可以说是现今国内古建筑设计的巅峰之一。
华采堂东安阁效果图
此次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一起交流了很多关于古建筑的建筑构件,也正好谈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雀替。
据资料来看,雀替最早见于北魏的云冈石窟。但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雀替”也是清式名称。
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辽代的雀替质朴无华,一般由上下二木构成,在宋代《营造法式》中,雀替还被称为“绰幕”。
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现了蝉肚造型,至元代时,蝉肚造型最繁复。
元代算是雀替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方面,元以前的雀替构件大多用于内檐,而元代以后,雀替开始普遍用于外檐额枋下;另一方方面,元以前的雀替大多比较朴素,而元以后的雀替越发琳琅精美。
从明至清越往后,雀替的蝉肚造型变得简洁,反而又在底部重加了一斗一拱,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其美观性。明清时期的雀替往往有龙、凤、鹤、花鸟、金蟾等各种装饰图案,一般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雕法进行绘制。
经过在构图上的发展,到清朝时,雀替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并被命名为“雀替”。其形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而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被誉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
这两个莲花纹的拱卫着梁枋的小家伙,就叫做“雀替”。
雀替虽然不起眼,但是却兼有承重和装饰两重功效。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演化出了很多种类别:
1.大雀替:大雀替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于北魏时期。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加一个大斗,然后再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多用在喇嘛教建筑中,平常的建筑中一般不使用。
2.雀替:雀替体积小于大雀替,由于其位于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因此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
3.小雀替:小雀替主要用于室内,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变化。
4.通雀替:通雀替与雀替主要的区别在于结构:一般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柱子两侧的雀替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整个雀替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
5.骑马雀替:当二个柱子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再在梁柱交接处使用雀替,两个雀替就会因为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这样的雀替,就是骑马雀替。
6.龙门雀替:龙门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使美观,造型格外华丽。
7.花牙子:又称挂落,是纯装饰类的雀替。不过,挂落虽然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因此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
关键词:雀替 古建构件 古建筑设计 古建设计 古镇设计 文旅规划 文旅策划 规划设计 文旅设计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