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0:10:04 热度:608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不仅仅是晚清社会的一面“照妖镜”,里面的许多故事现在读来令人或哑然失笑,或愤然摔笔,于今也不过时。
书中讲到一个故事,一天主人公和述农去逛容园,这所扬州花园名不虚传,令主人公大开眼界,不得不佩服扬州的盐商阔绰。不料述农却认为这些盐商富不在道上,还是拿着钱不当钱用,每年冤枉花去的不知多少。他们若是懂得的,少花几个冤枉钱,还要更阔绰呢。接着,述农又嘲讽了那些盐商几番,转头他道出了这帮富商的一种可笑的癖性:在买古董时,好好的东西偏不买,而看到被打破了的东西,却愿意出重价购买。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那些盐商买古董前通常已经拿定了一个死主意,说是那东西既是千百年前相传下来的,没有完全之理;若是完全的,便是假货。因为他们个个如此,那一班贩古董的知道了,就弄了多少破东西卖给他们。述农跟主人公娓娓道来,有一个商人在江西买了一个是仿成化窑的花瓶,并不见好,不过值上三四元钱;这个人却叫玉工来,把瓶口磨去了一截,配了座子,贩到扬州来,却卖了二百元。至于买字画的富商,也是钻这样的死心眼,见了东西,也不问真假,先问有名人图章没有;也不问这名人图章的真假,只要有了两方图章,便连字画也是真的了。
这些故事,放置于当下的艺术品市场,依然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景。所谓鉴藏的心眼、心态、心思,在许多普通收藏者尤其是有钱的生意人的身上,都早已被钱漂白得看不见任何色彩。他们不“鉴”先“藏”,不“藏”谋利,艺术品之美,何曾是首要关注的问题。经历了权力与资本市场大潮的摔碰与彷徨,他们只意识到市场价值是对艺术品的一种认知,因为只有这样的拥有是实在的,以至于与艺术一直处于遥远的陌生的接触之中。对于如此现实的可直接把握的器物,无知的收藏者恰恰以为是充满成就感的。而成就似乎从来不体现在心灵的春风化雨。也就是说,作为艺术收藏最重要的内核,美从不被他们所眷恋,他们也不认同收藏的精神或追求是愉悦的审美,是享受的滋养。在一个功利至上的世界里,金钱是最高的真理。
所以,人为何要为所谓的收藏而痴迷?为何要为所谓的艺术审美而不懈索求?当一件件藏品兑换成一张张钱币,当“鉴钱”歪曲取代“鉴美”,当人们眼中只有“器用”没有“器识”,当人们不去学习悠久的文物历史,不去汲取专业的玩古经验,不去体悟真正的收藏真谛,那么,艺术品或说文物永远是没有生命气息的物件而已。
然而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艺术品才真有价值,买什么样的古董才不会被忽悠被蒙骗?收藏文物有什么可循之道?当然,现实中如那位富商揪着心眼只认两方图章的毕竟也不是少数。只认人名,不识名字写法,何尝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再说,如今科技发达,甭说伪造名人图章,就是高真模拟,更不在话下。之前已有专家纷纷从稀缺性、艺术性和历史文化信息等方面论述收藏价值,在我看来,除此之外,获得个人心性享受同样能帮助文物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这两年多来,在为本报《文化广场》“鉴藏周刊”采写新闻的过程中,陆陆续续看到或听到许多艺术界的奇行怪举,尤其在“鉴藏周刊”已办了300期之际,这些见闻于我们而言,都是观察艺术品市场的再真实不过的镜鉴了。诚如“鉴藏周刊”编辑所言,这大概就是鲜活无比的当下目睹之怪现状了。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