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35:06 热度:677
2011成都双年展将于9月29日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成都工业博物馆等地启动。为了保证本次双年展的学术方向,昨日,本届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成员在蓉召开了学术会议。2011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率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培力等学术委员会成员,听取了本届双年展策展人的介绍,并对本届双年展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接轨世界 成都双年展模式出新意
本届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著名艺术家周春芽、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著名职业画家方力钧、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副院长张培力等,阵容强大,他们将共同为本届双年展“护航”,把握展览的学术方向。
“双年展并不是一个新的展览形式,要将双年展做出新意很不容易。”作为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伍江直言,本届成都双年展办展模式很新颖,整个展览在“物色·延绵”大主题下,通过艺术、建筑和设计三个独立的展览,呈现人们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探索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他说,这是本届成都双年展与世界接轨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展览通过中国方式的思考,探索世界艺术、建筑和设计领域问题,将引来全世界关注。
作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伍江对本次双年展建筑展特别青睐。他评价说,此次双年展的建筑展,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建筑实物来进行设计展览,而是邀请建筑师对田园城市这样的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并对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这样的展览形式能让建筑师在开放的环境中放开思想,跳出固有模式,以全新观念进行设计、探索。伍江说,探讨中国的城市发展问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此次建筑展成果将有可能对世界城市发展起到借鉴意义。“不要以为建筑展都是宏观概念设计,它其实涉及我们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伍江透露,通过对参展作品的审查,他发现建筑展中不仅有城市规划具体案例,也有一个房间的布置,能让观众真切地融入展览,让展览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保守定位 将让艺术展更容易欣赏
曾以“理性绘画”引领一代艺术潮流、并被誉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培力,也是昨天媒体采访的焦点人物。面对记者,张培力笑言自己仅仅对艺术展有发言权。他很有见地地指出,此次艺术展策展人吕澎在策展理念中提出当代绘画如何利用中国绘画传统进行创作的问题,并在展览中对该问题进行回应。展览的回应是否能得到观众认可?张培力笑着预测,这样的“自问自答”很有挑战性,将引起观众的大讨论。
张培力坦言,本次“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以回望、回顾形式,呈现当代绘画的现状,意味着本届双年展风格将更稳妥、定位将更保守。以往当代艺术展中强调艺术语言的“破坏性和前瞻性”,在这个展览中将很少见。张培力特别解释道,他提出的“保守”一词,并不含任何主观倾向,也没有任何褒贬含义。此次艺术展的“保守性格”,将让展览呈现出温和的绘画传统。“毕竟,大众更容易接受传统艺术,整个展览将比较符合传统画面视觉,更符合观众传统审美习惯。我相信,这个艺术展将让观众更有亲近感,对广大观众来说也更容易看懂并接受,这挺好的。”
能者多劳 刘家琨横跨建筑展艺术展
本土著名建筑家刘家琨此次也是双年展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他透露,昨日委员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听取三大板块策展人介绍各自展览的规划内容,然后,几位委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补充。“虽然目前具体细节不便透露,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我的建议大致是希望参展作品在设计语言和艺术语言上,更贴近现实问题、关注现实生活,更具有前瞻性。”
与其他学术委员会委员不同,此次刘家琨不仅将参加双年展建筑展、设计展两个主题展,还将参加部分邀请展,可谓艺术领域“全能型选手”。刘家琨向记者介绍,他将携名为《蓝顶实践——一个乡村艺术聚落的前世今生和未来》项目参与建筑展。“这次展览不像以往建筑展以一栋建筑设计图纸为作品,而是以视频、纪录片等手段,探讨成都城市与农村结合地带特色聚落的形成过程,如我对三圣乡荷塘月色一带、新蓝顶艺术区的形成过程的总结和探讨,将带给观众更深层面的思考和启发。”据悉,新蓝顶美术馆由刘家琨担纲设计。在设计展中,刘家琨还将与另外4位艺术家一道,通过设计的空间感来表达文学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