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收藏:中国现在难有真正意义的书画鉴定家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45:28 热度:553


        经常在报纸杂志的收藏版面上,读到书画鉴定方面的文章,且多否定著名博物馆及著名出版社收藏及刊载的书画艺术作品,引起我一个思考,中国现在已难有真正意义的书画鉴定家。


        不是么!举例为证。国内外一些大博物馆早年收藏的书画艺术作品,当年入库时,都由一些著名学者鉴定家,或捐赠、或掌眼、或著录,有的或在前人基础上发表新的鉴定意见与研究成果,多少年相安无事。我们知道,张珩、张伯驹、郑振铎、张大千、王季迁、顾廷龙、常任侠、周绍良、张政琅、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史树青、刘九庵、杨仁恺等一大批学人,从民国到解放后,为国内外一些大博物馆书画收藏与鉴定,都付出了努力,得到社会肯定。他们中有人甚至不惜身家性命,其事迹,可歌可泣。可是今天,随着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躺在博物馆里的历代书画艺术品的宁静也纷纷被打破。过去很多认为真品甚至珍品的东西,似乎一夜之间又说是拙劣不堪的假货。湖南省博物馆60年前收藏的一批齐白石作品,其后人在前几年的一次展览会上说全假。史树青先生收藏着500幅历代书画作品,史先生说95%是真品且不乏精品,我相信。但一位现在非常活跃的鉴定家不仅否定,而且要把史先生的说法倒过来。读2008年8月27日中国文物报鉴定版图工先生文章,为《祝允明草书杜诗诸将五首双胞卷献疑》。图工先生说若遇此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真一伪或二者俱伪。我看也未必,而为什么就没有例外或者说二者皆真呢?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认假为真,就一定有以真当假。


        以上点到的3个例子,各具代表性,类似重复的情况太多,不用我多说。我只想说,这都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钱财思想惹的祸。真东西没有那么值钱可以卖天价,假东西也不见得多到吓人的地步而垃圾成堆。为什么几十年之前,在基本少有书画市场的情况下没有当下的学术繁荣呢?是现在的学者一下子鉴定水平高了吗?与过去比,我看不一定。凭良心想想,我们大家便明了。


        艺术审美,见仁见智,只有优劣,难分对错。真心就能演绎美丽,假意一定混淆是非。目眼鉴定是一般基础,心性鉴定才是高级境界。我们现在好像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画鉴定家,我们大家只能代表自己,很难强加社会。君不见,大家互不认账的情况比比皆是。你说不对的书画作品,博物馆也不听从你的意见。你说好得不得了的东西,送拍卖行可能贬得一文不值。即便启功、吴冠中、史国良们当面说假的东西,持有者不也不承认吗?


 


来源:市场报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