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37:48 热度:631
艺术品收藏与拍卖,被人称为继股市、房产和汇市后的第四只经济蓄水桶,它是一个城市经济与文化繁华的窗口,艺术品拍卖的兴盛,任何时候都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投资保值的经济行为。艺术品只有具有存世的稀缺性和历史价值的无可替代性,才能影响它在拍卖中的价格定位,因此,一个城市艺术品拍卖与艺术品收藏的冷热,既反映了这一城市居民经济实力,更反映了这一城市居民的审美眼光与文化水平。
四川作为一个收藏大省,十几年前在参与文物艺术品市场化的进程中,一直走在整个西部乃至全国前列。据了解,成立于1994年8月的四川翰雅文化珍品拍卖行,早在1995年2月便在成都举办了首次现代名人书画拍卖会,成功地敲响了“西部第一槌”。1996年2月,四川翰雅还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三家综合文物拍卖试点单位之一,其余两家分别是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可以说,当时四川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国闻名。然而几年后,中国嘉德、北京翰海都已成为了内地两大艺术品拍卖领军企业,但四川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却一直停止不前,四川翰雅不仅多年没有举办过艺术品拍卖会,而且差不多都快销声匿迹。
特别是最近几年,收藏市场的火爆,促进了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迅速成长,各地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纷纷举拍,拍卖会几乎场场爆满,成交额、成交价格也是屡创造新高。然而在四川,每年仅有一两次艺术品拍卖会,却因为拍卖方缺乏良好的品牌、信誉和服务很难博得一些有实力的藏家和企业青睐。
这让人不禁发问,昔日曾三分我国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市场的四川,为什么今天已失去了话语权呢?
早有人说过,在艺术领域里,中国没有民族主义,有的只是地方主义。上世纪80年代初“川军”在西南一隅横空出世,从此西南地区就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镇,“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川成都的休闲文化早已让世人尽知,正如许多画家所说,成都不仅适于居住,也适于创作,这也是很多成都画家不愿离开成都到外地发展的一大原因。成都极富休闲气质,艺术家们都希望成都能够成为继北京、上海、广东之后的艺术“第四城”,但是我们知道,无论成都如何使劲的包装自己,建多少艺术中心,总摆脱不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艺术区在成都,艺术市场却不在成都。就拿成都的画廊而言,代理本土作品的画廊就只有3个———K画廊、千高原、蓝色空间。而本土的一些画家的作品销售,可以说都是靠朋友关系卖点作品,出手时顶多几千元,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价位了,甚至有时几百元也在销售。而没有人照顾的画家就连这点幸运也没有,对于他们而言,解决生存问题仍然甚于艺术本身的问题。成都双年展也是很好的例子,从第一届到现在的第三届,除了争议还是争议,艺术本身却成为了配角,完全没有办法和北京、上海、广东比较。
尽管现在介入本土艺术市场的大企业也不少,但意识脆弱,感觉不到位的应该说是占大多数。眼下的情况是,不少本地资本,本着小农经济习惯,把对艺术的投资当作房产或股票一样经营,满足短期利益需要,甚至购买复制品或廉价艺术品。这是一种恶习,何以做大做强?拍卖公司也同样如此,一些小型艺术品拍卖公司,他们靠“出租”营业执照,出借拍卖权来维持生计。只要出几千元钱,谁都能搞一次拍卖活动,如此拍卖,结果是一只老鼠坏了一锅粥。其实,如果成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尤其是更多的本土资本介入,成都又何愁不能一展抱负呢?
一流的资源没有一流的市场,只能依靠仅有的外来资本去支撑,实在是一种无奈。
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它文化的软硬件指标有很多项,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市场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既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能为城市的文化旅游赢得声誉,又能创造丰厚的经济回报。我们希望,本地资本的不进取不作为是发展过程中的一场考验,我们应该相信,资本的流向变化,终究会逐渐反映时代的经济文化发展动向,并回归其文化和商业的理性。到那时,我们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本报来源:金融投资报 记者 周子陌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