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国展初选 什么样的作品能“中”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20:05 热度:683

在1981年的“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上,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等一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脱颖而出,凭借这些经典作品,他们为大众所熟知,并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如今他们已成为年轻艺术家的精神领袖和榜样,鼓舞着他们拿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来参加这场全国美术界最高水平美术盛会的激烈角逐。那么,你会是今年全国美术大展上的“罗中立”吗?

经过初评的筛选,7月6日,“全国第十二届美展”暨“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览”的终评活动在浙江美术馆举行。而笔者有幸作为唯一的特许记者,进入“美展”的评选现场,亲身感受了评选现场的工作实况和紧张气氛,了解到第一手的“评选内幕”。

收件现场:忙碌有序

7月5日,是艺术家送件参赛的最后一天,杭州本地的、外地的参赛队伍都想赶在这一天把作品交进组委会,而浙江美术馆作为收件的大本营,南山路从早上7点钟开始就已经切换到拥堵模式,大大小小满载着艺术家希望和梦想的送件车辆把整条南山路堵得水泄不通,交通几近瘫痪,而这一情况从早上7点钟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才有所缓解。

虽然送件、收件过程劳顿辛苦,但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浙江美术家协会的秘书长骆献跃却难掩心头的喜悦。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多次用“美术大集市”、“盛况空前”来形容南山路的热闹和繁忙,并透露今年一共收到2582件参赛作品,除了国油版雕,设计、动漫、综合艺术等多个画种投稿都很踊跃。在当天6点钟收件环节截止后,他们的后续登记整理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

评审程序:公平公正

7月6日,经过组委会的特批,记者得以进入封锁清场的大展评选现场——浙江美术馆。徜徉其中,顿感这次探营有点“卧底”的味道,见证了5年一次代表着浙江省最高水平的绘画盛宴的评选过程。尽管当下各种类别、不同规模的展览众多,但对于艺术家而言,全国美展仍然是他们非常重要、非常向往并积极拿出最优秀作品参加的全国性展览。在展厅里,记者看到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作品,几乎占满了整个浙江美术馆的所有空间,甚至走廊、休息室、边边角角都摆满了参赛的作品,国画、油画、艺术设计、综合绘画等多种画种琳琅满目,蔚为壮观。

在现场,记者也感受到这次评选工作的严肃和公平。首先,评选现场会有一个严格的清场检查,除了挂有蓝色证件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和佩戴红色证件的评委,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评选现场。整个评选工作由初评、复评、终评3个环节构成,并且初评评委和复评评委由两组不同的专家担当,36位复评评委负责“浙江省第十三届美展”的评选工作。而终评评委又是从 36位复评评委里选出的19位代表,专门负责“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评选工作。

为了保证评选工作的顺利进行,浙江美术馆作出了临时闭馆的时间调整。此外,组织方还设立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纪委工作人员组成的监审公证委员会,确保整个评选活动公平、公正地展开。

因为这次涉及的作品数量非常庞大,为减少评审纰漏,评审团的首轮工作是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划分到各个参赛画种中,先由他们讨论挑选自己负责画种的入围作品,再由36位复评团评委审核入围作品,确定优秀作品及金银铜奖作品名单。在这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作品被“颠覆”的现象,有些作品会通过复评团的反复论证,从入围升级到优秀,甚至还会直升到银奖。最后,再由19位来自国内各个画种的学术带头人和一线理论家组成的终评团,投票决定入围全国美展的作品名单,而这个环节,评委们更是慎之又慎,评选异常严格。在这个过程中,为清晰明确地了解到每一幅参赛作品,评审团几乎每个人都会转场3-4轮,这意味着他们一天要把浙江美术馆的各个角落扫描三四遍,如此可知他们工作的辛苦和评审态度的严谨。而在有争议的作品面前,他们会反复推敲论证,慎重作出选择。晚上8点,记者拖着疲惫的双腿提前离开了评选现场,而那天的评审工作却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才结束。为他们的敬业和专注,点赞。

评选标准:严谨求新

36位评审,36双眼睛,每个人的评选标准也会不一样,但总体而言,作品创作兼顾内容和形式,贴近时代、关注民生,绘画基本功扎实,创作理念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和启迪性的作品大多会受到评委们的青睐。但如果作品“硬伤”明显,一般在第一遍的初选过程中就被评委们的火眼金睛果断拿下。记者在探营过程中,看到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就因为碰触到了各种“高压线”而惨遭淘汰。比如有些作品在表现手法和创新性上不够,或局部构图不严谨、造型出现误差等瑕疵而直接淘汰,在全国美展这个高端的美术大展选评中,是不允许有丝毫偏差的。此外,还有些艺术家作品创作很精彩,得到多位评审专家的肯定,但由于创作者本人不够严谨,因尺寸超大而遗憾出局。这点记者在现场也深有感触,因为组委会为每位评委配发了尺子,有超尺寸嫌疑的作品,评审专家会拿着尺子认真量取。

有些参赛者为了获奖而走所谓的“捷径”,耍小聪明、走偏道,在作品创作中模仿痕迹明显,一些过世的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和往届美展中的获奖作品会成为他们优先考虑的模仿对象,这是很不可取的。评审组专家王赞就表示:现在真正的好作品太少了,有功力打动人的作品不多,很多年轻人在艺术表现方面还不成熟,虽然参展热情很高,但作品没有创新意识,又带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寻求借助别人已经成功的创作方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建议年轻一代的艺术家首先应该很扎实地训练基本功,同时,还要在艺术观念上寻求大的突破,全国美展以及浙江省内的美展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年轻艺术家可以通过这个展览思考一下自己的发展之路,静下心来好好感受新事物和新的笔墨语言带给我们的思考。希望年轻人能够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两辈人一样,有很强的传统功夫和创新手段,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浙江国画的全新语言,而这种语言的确立也是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责任。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绘画形式语言的创新,评委们的审美观念也会有所变化。比如在动漫组的作品评选中,评审组既会考虑动漫作品的故事连贯性和表现性,在美术风格和创作手法上也会有所考量,并且挑选入围作品时会力求表现风格的多样化。在采访中,该组的评审专家吴晓华谈到,这次参展的艺术家以青年人为主,过去传统的带有讽刺意味的手绘风格漫画作品,与往届相比数量大大降低。而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加入,作品表现风格更加多元,艺术家的个性化作品更加突出。甚至一幅作品在不破坏它的主题的前提下,会有多种表现手法穿插进行,所以评委的观念也会随着参赛者的创新而不断更新。这种变化在雕塑组的评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雕塑组的几位评审专家就因审美理念和评判标准的不同,在讨论入围作品时一度未能形成共识,最后由36位复评专家投票选出最后结果。从结果来看,这次雕塑作品的金、银、铜奖的获得者,在创作手法上都不再是传统审美意义上的雕塑语言,评委们更看重的是新的学术理念的运用。

关键字:全国美展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