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22:48 热度:651
不久前,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召开,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在此间举行的文物艺术品收藏论坛上呼吁,北京若要成为全球文物艺术品之都,还应做全球化收藏,特别要关注亚洲国家的文物艺术品的收藏。
提及亚洲艺术品,很多国内藏家可能更清楚中国以及韩日艺术品,对东南亚艺术品则相对陌生。事实上,近几年来,作为亚洲艺术品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南亚艺术品早已悄然进入中国,并拥有了一批实力收藏家。
东南亚艺术近年升温迅速
2007年春,首次由画廊承办,在中国举行的东南亚艺术展――“索卡新观点”东南亚当代艺术展在北京索卡当代空间展出,引发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首度在香港推出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品拍卖,不但吸引了包括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收藏群体,很多内地藏家也纷纷参与竞拍。
2010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拍卖成交总额4450万港元,较2009年秋拍成绩增长了33%,多件由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拍品创下了新的世界拍卖纪录……
不经意间,在很多内地藏家对东南亚艺术品尚感新鲜的时候,这些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艺术品已经悄悄走进了收藏家们的视野。
事实上,早在8年前,香港佳士得就已在同行中先行一步――将东南亚艺术专场从新加坡移师香港。香港佳士得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部门主管龚若灵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自东南亚艺术品在香港拍场推出,藏家们对其了解与接受的程度逐渐加深,一些内地藏家加入其中。这在拍场的表现非常直接。比如,一件估价4000美元的作品,成交价会达到3万美元以上。
近三四年来,很多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在北京、上海、台北进行展览。在北京、上海举办的艺术博览会上,也会有一些印尼画廊参加。这些因素都使得对国人有些陌生的东南亚艺术受到了更多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新的中国内地收藏家进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方面,台湾画廊以及收藏家的反应要快于大陆同行。在台湾,不但有很多收藏家在收藏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有些台湾画廊更早在五六年前,就在业内首先注意到了东南亚市场。
明星艺术家画有卡漫风
在众多的东南亚艺术家中,有一批艺术家被关注东南亚市场的收藏家公认为“明星”。这其中,最为人所熟知、市场表现也极成功的应属年轻的印尼艺术家米斯尼亚迪。
米斯尼亚迪生于1973年,他一直在作品中巧妙地渗透讽刺和哲学元素,着力重新定义、诠释他周边的世界。他的作品风格强烈鲜明,足以让人一眼就在众多画作中挑选出来。那些带有卡漫风格的作品,与人们熟悉的日本式卡漫不同,在讽刺之余流露着画家独有的幽默感。很多时候,画家所讽刺的对象是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会引发人们的共鸣,而忽略掉地域或社会的差异。比如,他对人性贪婪的讽刺等。
米斯尼亚迪的《伸缩喇叭》即体现了这种“讽刺与幽默”。这件作品描绘一个衣冠楚楚的人探身窗外,在豪华的劳斯莱斯车上高兴吹着长号,看似风光无限。然而细看画面配文,一位女士正在训斥他:“Bisakah kamu main setelah kita sampai!(你到达后再玩可以吗!)”男子则谦卑地回应:“是的,夫人。”画家以图解的方式展示了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人莞尔之余不禁思考:在表面风光背后,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有趣的是,龚若灵告诉记者,米斯尼亚迪的卡漫灵感并非来自漫画,而是来自于电子游戏。因为画家本人是一个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的人。事实上,无论是漫画文化、电子游戏文化、还是手机文化,这些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影响到这一代的艺术家,影响到他们的作品。当然,城市文化对艺术家的影响也会因人而异,这也使得他们的作品风格不同。
汉迪维曼?沙普塔拉、鲁迪?曼度凡尼也是杰出的印尼当代艺术家。沙普塔拉拥有直观而微妙的演绎手法,可以将画面物体简化至最基本的精髓。同样擅长这种美学演绎手法的还有印尼知名女性艺术家克丽丝汀?嫒珠。
印尼艺术家表现最活跃
此外,很受藏家认可的东南亚艺术家还有素有“印度尼西亚现代画之父”之称的萨勒、史毕斯、菲律宾的朗奴?温杜拿、于一兰、杰拉丁?哈维尔、越南法籍画家黎谱等。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越南的情形有点特殊。越南的老画家市场表现平稳,但可以推出的作品越来越少,四五十岁的中年艺术家作品政治色彩浓烈,年轻艺术家仍在艺术积累期,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比较引人注目的当代艺术家。总之,给人一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越南法籍画家黎谱(1907年生于越南-2001年卒于法国)是市场上表现比较出色的一位艺术家。在香港佳士得今年秋拍将推出的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专场中,即包括他的一件《白衣少女》。作品描绘了一名身穿白色越式旗袍“奥黛”的女子,着淡蓝色的薄纱巾,斜靠在枕头上。作品布局精简,肖像绘画技法与法国沙龙艺术家的风格十分相似,是黎谱以美女为题的代表作。
可以看出,在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东南亚艺术家中间,印尼艺术家是表现最活跃的。这与印尼的历史及客观环境密切相关。首先,印尼的艺术发展史比较久远;其次,印尼的艺术市场比较大。虽然艺术市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属于小众市场。但比较而言,印尼艺术市场发展速度比其他东南亚国家都更快;最后,印尼人口众多,这使得它不但拥有更多的艺术家,也拥有更多的收藏家。
市场观察:东南亚市场尚未完全发掘
无论是东南亚艺术的领军人物米斯尼亚迪,还是鲁迪?曼度凡尼、朗奴?温杜拿等,都是在最近五年的时间内,经过市场的起伏调整,仍然深受藏家青睐的艺术家。可以说,当人们在观察市场的时候,这些艺术家们的表现是一个重要参照。
从市场表现看,米斯尼亚迪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米氏作品第一次进入香港拍场还是在几年前,当时的估价只有4000美元,但甫一登场即有两三万美元的价位。之后,他的作品价格水涨船高。现在,最高价位已经达到100万美元。只要有新的作品出来,拍卖行的估价基本上以10万美元开始。
这与米斯尼亚迪对自己作品的市场控制不无关系。据香港佳士得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部门主管龚若灵透露,米斯尼亚迪对画廊的规范行为很有认知。有些艺术家会私下买卖自己的作品或将作品直接卖给收藏家,或是同时与很多画廊合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造成市场上出现多种作品提供来源,难以控制作品价钱。但米斯尼亚迪从不如此,他选择只跟一家画廊合作。最近几年,他的声誉雀起,也从不滥画,作品数量始终控制在一年只有十几张。所以,即使是新作,拍到三四十万美元也没有问题。
不过,类似这种“很贵”的艺术家仍属特例。多数的东南亚艺术家都达不到这个价位。从市场的增值空间来讲,“离饱和点还差得远”。“当一个新的艺术家出现,他的价位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必然不一样。”龚若灵笑称,在东南亚已经有这样的区别,其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的区别自然就更大了。
东南亚市场本身已经很大,目前尚未完全发掘出来,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还没有进入拍场。而且,很多收藏家也是刚刚起步。可想而之,将来会有更多新的收藏家进场。
来源:国际在线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