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关山月作品展亮相 他的写生作品至今难超越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17:28 热度:576

   关山月逝世10周年写生作品展亮相广东画院

     “他的写生作品至今难以超越”


     “不动我就没有画”,著名画家关山月生前的这句名言,是岭南画派“注重写生”最传神的精神写照。为了再现这位岭南画派大师的艺术神韵,在关山月逝世10周年之际,广东画院举办了“生生不息———关山月写生作品展”,展出的100张写生作品,全部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借展,不少是首次到广州展出。


     关山月美术馆收藏研究部副主任陈俊宇告诉记者,为了纪念这位岭南画派的巨擘,深圳美术馆分别向广州、武汉借出了一批关山月生前的力作,在两地各办一场纪念展。关山月之女关怡更是告诉记者,因为关山月早年执教于武汉的中南美专,武汉甚至把关山月当作他们的文化名人,在武汉的公园里为关山月塑了全身立像。武汉巡展,特别展出了一幅15米长的《山村跃进图》长卷。而在广州,关山月上世纪50年代游欧的一批珍贵写生作品亮相。从这些写生作品里,观众可以看到他研习画艺的过程与思考。


     旅欧写生———


     中国水墨表现欧洲现代景观


     “生生不息”展览全部是关山月的写生作品,囊括了他早年赴欧洲游历时的一批珍贵写生,还包括建国前的西北写生、新中国建设的写生图。


     “关老这辈子不论是自己创作还是教导学生,都非常强调写生,到生活中去,反映时代。尤其是解放后,关老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描写工厂和农村。”关山月的弟子、著名国画家陈金章特别观看了这个展览,回忆起老师的艺术主张。


     陈金章回忆说,1958年关山月受国家委派到欧洲举办了画展,在这期间他画了大量的欧洲写生,瞄准的就是欧洲的现代景观,比如码头、船厂。“正是在游欧的写生中,关山月实现了巨大的艺术变革。”陈俊宇说,当年艺术界普遍认为国画是无法表现现代化生活和工业建设的,但关山月大胆使用传统中国笔墨来描绘现代化建设成就。“从这次展出的写生作品里可以看到,关山月画船坞、码头、画欧洲的堡垒,用中国水墨表现现代景观,透视度、立体感和意境一应俱全,鲜活的时代脉搏,至今国画家的写生作品难以超越。”


     “正是在写生作品里,关山月让岭南画派在全国领风气之先,他寻找到国画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当下、表现当代,不再一味地画高山流水。”陈俊宇认为,能实现这种艺术变革与关山月敢为人先的气度不无关系,值得当今广东画家们学习。


     在这批早年的游欧写生作品中,关山月不遗余力地在进行艺术思考和批判,锋芒毕露。展览中有一幅作品,关山月画了一个人在作画的场面,画中人笔下有一个扭曲、丑陋的维纳斯。“关山月当时在游欧期间看到了现代派风潮,他大胆地发表了看法,用这幅漫画情调的作品来讽刺现代派的过度夸张,如今看来,非常有趣。”陈俊宇说。


    青年时期———


     弃当大学老师前往敦煌写生


     著名画家梁世雄回忆说,作为关山月、黎雄才的弟子,他经常跟随关山月外出写生。“有一次去新加坡展览,关山月知道新加坡有一个渔港很有特色,但当时风雨大作,可关老一直不停地写生,回来就创作了一幅风景,这种精神让我们很感动。”梁世雄说,关山月一直强调,到生活里要有激情,艺术创作就会有激情。


     梁世雄说,关老作画非常有激情,非常认真。写生后拿回来的作品都是非常完整的,一幅好的写生本身就是创作。


     “除了西藏和台湾,祖国大地关老都走遍了。”广州美院教授、著名理论家于风说,当年关山月80岁高龄了还想去西藏,在医生强烈劝阻下才没有去成。“不少人的写生画不出个人感受。但在关山月的写生画面前,人们会被画面传达的意境、情感所感动,画面不单有技巧,每一张画的技巧也不一样,每一张都在探索,他在追求一种美好的感觉。”于风说。


     展览中特别展出了关山月早年的写生稿《今日教授之生活》,根据这幅写生作品,关山月最终完成了《今日之教授生活》的名画,使得他在当时艺术界一鸣惊人。关山月当时画了民国时期著名教授李国平的拮据生活状态,一位身穿积满灰尘西装的读书人蹲在吐着浓烟的灶台前,裤子膝盖处盖着一块大补丁,嘴对着灶门吹火,又舍不得放下手中正在看的书。他以精辟的角度刻画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


     还有一张特别的写生作品,关山月画了老师陈树人给当时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写信的场景。当时关山月正面临两种生命的抉择:一、受邀国立艺专担任教师;二、按创作计划到西北考察写生、到敦煌临摹,结果关山月毅然放弃了当大学老师的优厚待遇,前往敦煌写生,由陈树人帮他致信给陈之佛说明缘由。陈俊宇说,这幅作品是关山月一生中最有象征意义的作品,标志着关山月此生不渝的志向:永不终止的写生之路、永不枯竭的创作激情。


     ●关山月写生作品


     生生不息


     ———关山月写生作品展感言洪楚平


     7月3日,关山月离开我们10周年了,我们深深地缅怀他!


     生活,写生,生生不息。正如关老在《我的实践经历》中说:“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因此,中国画写生、速写,只是认识生活、掌握客观事物规律的一个手段,是为创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国画是背离具象进行创作的,这是中国画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可贵的优点。”“没有生活的基础,何来‘以形写神’、‘借景抒情’呢?画面的景物是具体的,情意是抽象的,没有具象就没有抽象。”早在1944年,郭沫若在关老画作《塞外驼铃》上题跋:“关君山月有志于画道革新,侧重画材酌挹民间生活,而一以写生之法出之,成绩斐然。近时谈国画者,犹喜作狂禅超妙,实属误人不浅。”如今重温之,令人不禁感慨系之。


     何谓“大家”?既不是自封的,也不单单是职称职务就能认定的。特别是艺术家,不是时势所能造的“英雄”,最幸运的也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吧!关老在谈创作时说:“我习画已半世纪多,只能说,70岁前都是打基础的时期。”关老作《心地杂咏》四首,道尽创作甘辛。“尺图每自胸中出,万里都经脚底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写生,可以说伴随关老终生。从关老大量的写生作品中,特别是从他的速写、写生与创作作品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直接的借鉴和启发。


     丹青难写是精神。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这不是技法使然,而是人格使然。朱光潜在1942年8月致关老的信中说:“近来画家多仅于技巧上下工夫,一目过去,未尝不可喜,若深加玩索,则浅薄寡味,此必须急改正者。先生于群趋浅薄之际,冥心孤往甚丰,将来能大有迭于艺术界也。”半个多世纪了,终于成就了中国一位画坛巨匠关山月。关老曾赋《十六字令·梅》三首并自注:“童年,经常在家园做父亲接枝种梅的助手;当梅花开放时,我欣慰自己劳动成果,则痴爱观赏写生,而特别喜欢:‘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前人诗句。”欣赏关老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学习其精神,学习其如梅花一样的人格。


     红梅一枝,这是我们的一炷心香,这是我们的一番敬意。学习、继承和发扬关山月的艺术精神,这应是对关老最好的缅怀吧。


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