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艺术品投资的“熊市机会”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47:43 热度:601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性经济衰退对艺术品市场的震荡,似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过去的数年中,伦敦、纽约和香港等拍卖行,对中国现、当代画作的热情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价格一再飙升;然而,继今年纽约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成交额大幅缩水之后,香港苏富比秋拍亦表现不佳,约有1/3未能成交,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等中国艺术名家均有作品流拍。因此,有人戏称,“今年中国的艺术品拍卖比秋风还凉”。

  苏富比秋拍的不佳表现,很快被认为是全球艺术市场“转熊”的一个重要标志。拍卖行情的急转直下,将会对中国收藏界造成怎样的影响?


市场面临深度调整


  作为拍卖界为数不多的一家上市公司,苏富比在纽约、香港等地的拍卖会历来备受瞩目。然而,在10月8日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其对1690件拍品的预计成交额为20亿港元,但最终成交额为10.98亿港元,仅达预估价格的一半,远低于去年同样拍品件数所达的17.7亿港元。

  随着拍卖市场的缩水,苏富比的股票也呈下跌趋势,拍卖当周跌幅达1/5,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基准下跌9个百分点。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坦言,通常情况下,拍卖公司在春拍后一个月左右就开始征集秋季拍品,当时还无法预见目前的经济形势,所以苏富比并未对此次经济衰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刻意的应对之举。

  “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大幅缩水,是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使然,在此之前,证券、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都发生了变化,对资产价值重新估价,艺术品也是如此,虽然它的艺术价值不会贬值,但它的商业价值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就是贬值的。”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周城雄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陈海波则认为:“除了美国金融危机,‘后奥运经济’走势不明朗,加上地震、股市等因素,投资者、收藏者大多数都在观望。从今年的秋拍来看,艺术珍品还是能拍出好价格,随着收藏家鉴赏水平的提高,普通意义上的藏品则受到了冷遇。”

  实际上,从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拍卖市场就已经出现了相对滑坡。陈海波告诉《投资者报》:“真正的收藏家并不多,艺术市场的火爆,主要是一些民营资本在投资,而这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抑制了一部分投资欲望。” 据了解,在苏富比秋拍中,价格一路飙升的当代油画表现不佳,有些作品没有人接盘了;中国书画不是苏富比的长项,表现反而相对坚挺。

  鉴于内地有些拍卖公司对当代艺术已经持谨慎的态度,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董事、艺术鉴赏家胡西林判断,国内已经到了重新洗牌阶段:“在中国大陆,拍卖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复苏,短短十几年就发展到上千家,速度迅猛,良莠不齐,迟早会出现洗牌,世界性的经济下滑则为这次洗牌创造了条件。”胡西林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半个世纪以来,艺术市场曾经历过1987年和1998年两次世界经济衰退,但两次股灾后,艺术品拍卖反而呈现出与总体经济形势背道而驰的曲线。以苏富比为例,当时的全球拍卖成绩经历了坡起性的增长。

  究其原因,胡西林认为:“拍卖行业之所以受到影响,主要是资金链问题,而对于真正的收藏家来说,永远都是有机会的,尤其对于把艺术价值看得比投资重要的人,因为此时的拍卖价格要相对较低。而一些被投机者炒作起来的艺术品,或者艺术价值不够顶级的艺术品,由于不再有人接盘,价格会自然会回到原位,甚至退出艺术市场。”

  然而,“如果没有投机行为,就不是市场了,但成熟市场的标志,还要看真正的收藏家的比例。在苏富比拍卖中,中国书画不是他们的长项,反而表现比较稳定。” 胡西林比喻说,如果一瓶啤酒都是泡沫,肯定不是好啤酒;但如果没有了泡沫,也不会是好啤酒。

  “前一段时间是中国大陆的第四波收藏热,赝品充斥,空前的多是赝品。” 陈海波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在陶瓷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现、当代陶瓷的市场表现之所以比较坚挺,就是由于赝品少,相对容易激起人们的投资热情;明窑古瓷的真伪辨别难度较高,反而使许多人敬而远之。

  纽约大学教授梅建平建议,投资者要有一个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国外艺术品的平均持有时间为30年,很难说两三年就可以有一个很高的回报。

  因此,艺术市场的重新洗牌,也是收藏家艺术鉴赏力逐渐提升的过程。胡西林指出“不管大陆还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收藏家大多是成功人士,但相对来讲,中国台湾的收藏队伍比较健康,由于发展较早,收藏理念也比较成熟,不以投机为目的,不在乎金融市场下滑,买自己喜欢,买自己合适。”


来源:经济观察网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