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陈逸飞的遗愿——记油画《不朽的青春》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44:32 热度:625

 
 


 


                                                          不朽的青春(油画)  陈逸飞、蔡江白


        陈逸飞逝世三周年,蔡江白画了三年,终于完成了30年前与陈逸飞开始合作的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之二《不朽的青春》(357cm×210cm)。


        蔡江白在12平方米的斗室里完成这巨幅油画,墙上立着大镜子(从镜子里看油画整体效果),身旁放着陈逸飞的《红旗》(对照油画《红旗》的气氛与颜色)。是何动力非要完成这幅画呢?蔡江白坦率地说:“信念和还愿!”


        30年前,蔡江白与陈逸飞年轻而血气方刚,充满着“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决定取材当时家喻户晓的革命二烈士周文雍陈铁军传奇故事,合作创作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之一《寒凝大地》,之二《不朽的青春》,之三《只要主义真》)。《寒凝大地》敢把烈士特写的头颅仰躺在广阔的天地间,体现了“自由是心灵的最高的定性”(黑格尔语)和陈逸飞的诗情画意境界,难怪当时全国美展各地送32幅同类作品落选,此作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最高奖项,并被美术馆收藏而成历史经典。接着他俩又进行《不朽的青春》创作,正巧《解放军画报》约稿,把他俩合作的《不朽的青春》(原名《视死如归》)发表在1978年12月刊上。同行以为是幅大作品,其实原作也就像画报通栏整版大、细部刻画动用了放大镜、由逸飞构思创作的黑白水粉小稿。以后陈逸飞出国,留下一句:“江白,这幅画还是由你完成吧!”不久江白也出国了,早该完成的作品,由于各奔东西,一个忙“大视觉”,一个忙“教美术”,一晃27年搁浅至逸飞去世,江白才猛然回醒,想起老友的遗言。他决定用五年时间将这组陈逸飞倾注梦想与心血的后两幅作品完成。如今江白已回国定居,年过花甲(他比逸飞大4岁),心里明白:他这代人不画,恐怕没人来完成了。他具备逸飞的油画写实功力,有着“大难不死”(遇空难)的经历,“特殊年代”的教育和对革命烈士的情结,加上对老友逸飞的崇敬和怀念,促使他一定要完成陈逸飞的遗愿。蔡江白以放大素描稿,寻找形象模特,颜色尽量做到陈逸飞的调子。二烈士昂首挺胸上刑场的墙背,是按逸飞生前关照取长乐路天主教堂的“红墙”,巨幅油画《不朽的青春》展现在眼前是暗蓝色浑厚的基调,“在蓝色里主要因素是暗”(黑格尔语)红墙象征革命的曙光,构图打破常规,大胆地把烈士面向的画面小于背后的空间,人物的脸部“对象在照明中显现为饱满圆整的东西的过程”(黑格尔语,引自黑格尔《美学》)牢里的人仿佛要冲出来,手铐、脚镣、人物衣纹、墙壁逼真如实,好像听到“叮当”的铁链声。逸飞和江白(包括前辈油画家)大多受前苏画派影响(如赫鲁也夫《革命士兵》和弗鲁别尔《魔鬼》的画技影响),吸取其直线,方块,几何形体,彩色构成的风格。如今的美院青年喜欢印象派,前卫派,但画主题巨幅,非前苏画派莫属,故陈逸飞的《红旗》就一个解放军战士拿枪扛旗,观者站在画前会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这就是“现实主义”魅力。《不朽的青春》达到了这个效果。


        蔡江白尊重老友,因三联油画是他俩合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朽的青春》整个构图仍按当年《解放军画报》发表的两人合作的小幅图没有改动。无论今后“花”落谁家,江白还是以当年逸飞署名在先(包括最后一联画)。


        假如逸飞在天之灵知道江白完成了他的遗愿,一定会感到高兴吧。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晓炎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