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38:08 热度:707
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学院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三十年发展文献展”开幕,同期,“境遇与策略:国际当代艺术教育与传播”峰会也一并召开,这一由俄罗斯国立列宾美术学院院长、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院长、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院长、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美国博物馆协会会长、新加坡美术馆馆长和中国美术馆馆长、上海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馆馆长以及国内10所美术学院院长等34位国内外知名艺术教育和艺术事业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学术讨论盛会,因其规格之高,参与者之众而备受业界瞩目。
“境遇”:全球都面临挑战
潘公凯(论坛主持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境遇”不同,“策略”则将必然不同
“当前全球艺术学院的领导者和操作者都在共同的国际化‘境遇’中进行着艺术教育事业,尤其对于中国来说,这个‘境遇’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中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事业在整个20世纪中一直都在‘古今’与‘中西’两大坐标的复杂空间中摸索着、探讨着、争论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的趋势中。此时,中国的美术教育不仅要面临一百年来一直存在的‘古今中西’这么个十字坐标的复杂‘境遇’,还要面临当代新的境遇,即数码媒体所带来的网络时代。而且,这个复杂境遇还在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影响它们之间的因素也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所以对于中国的美术学院来说,决定自己的教育怎么做,课程怎么上,学科怎么设置的时候,他们所要考虑的因素就特别多,面临的挑战也就特别大。
中国的艺术市场在近几年异常火爆,艺术品价格迅猛上涨。这就使得中国的艺术事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市场这三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中国的艺术教育除了要思考清楚与艺术事业的关系,还不得不思考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由于信息的畅通,各个学校甚至各个国家的美术教育都在逐步地趋同,彼此间的互相学习和靠拢显得那么容易,因此,大家都觉得非常难以保持过去的特色。在这个共同性和趋同性不可阻挡的‘境遇’中,学院当代艺术教育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成为全球各个美术学院首先要思考的大问题和本质性问题。
这个‘境遇’对于全球艺术院校都是一样的,但面对这个‘境遇’的方式和‘策略’则将必然不同。所以每所艺术院校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保持和发扬在历史当中形成的特色?”
中国“策略”:寻求“和而不同”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差异化发展策略是关键
“中国美术学院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里有着巨大的变迁,但是它发展的实质还是来源于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变迁。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教育如何消化20世纪的文化遗产?如何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基础?如何在全球化境遇中确立自我的文化主体性?又如何应对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转型等等都是大家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寻求一种‘和而不同’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是关键。这种策略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上早有传统:80年前,林风眠就强调‘引进西方的现代主义精神,让它在中国本土存活’,这种教育思想与徐悲鸿的‘引进西方的现实主义精神,让它和中国的传统经典对接’是一样的。相比之下,林风眠之路更贴近生命的表现和本土化的关怀。”
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唯有史论研究基础才能培养创新名家
“第一,中国美术学院是坚守传统的堡垒,一切创新都要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之上;第二,它是艺术创新的发源地,是中国前卫艺术家的培育温床,中国许多成功的前卫艺术家,如吴山专、黄永砯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因此,中国美术学院也是最具开放性的学院之一,而这种开放性的体现就是它与国际的密切交往。第三,这种对于国际的了解,又是立足于学院对美术史论的建设和重视,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的一个优秀传统。如从1928年建校开始,林风眠就认为中国的传统与西方的现代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任校长腾固留学德国,对西方史论的研究更是身体力行,这些都是中国美术学院早期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正是美院具有了这种史论研究的深厚基础,才能培养出如今这些优秀并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名家。”
黎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艺术教育的最大挑战在于市场经济
“中国美术学院所做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得到,而我们所做的,中国美术学院又不一定去做。对于21世纪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大众化、全球化以及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过去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沿用苏联艺术教育模式,培养的是具有写实功底和主题性创作能力的美术人才。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学院的知识学基础因为其培养的学生难于满足社会需求而遭遇质疑。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美术学院就迫切地体验到了这一点。因此,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区域文化为目标,广州美术学院成立了校办企业集美设计公司,逐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体系。教育需要面对商业化,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俄罗斯、日本:坚守传统,才能创新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A.C.查尔金表示:“在列宾美术学院没有建立之前,俄罗斯的艺术家都是到欧洲求学。250年前,彼得大帝的女儿建立列宾皇家美术学院,即列宾美术学院的前身,也都是请法国知名艺术家到圣彼得堡讲学,学院的老师不是欧洲著名艺术家就是从欧洲学成归来的俄罗斯艺术家。因此,列宾美术学院从创立之初就采用欧洲的美术教育体系并沿用至今,教学大纲也来自意大利和法国。学生从小就必须严格按照学院安排学习,从石膏模型到经典雕塑再到真人写生,一步一步地打好坚实的技法基础。这样的教学体系是他们的生命,而且从开始到现在验证下来的教学效果都很好。而且从学院毕业的学生90%都在从事艺术类工作,本土藏家也一直是俄罗斯艺术的最大拥护者。”
如果说俄罗斯的美术教育是只立足于传统的坚持,那么日本则是一个绝对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又不断创新的国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田渊敏男说:“现在都在朝创新发展,但不保留传统怎能走向创新?就如日本的动漫,虽然世界闻名,但这些优秀的动漫作品都是传统下的产物,在这些动漫作品背后都能发现日本‘江户时代’的传统影子。”
中国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认为,艺术需要国际讯息,也需要走国际化道路,但必须要注重传统教育和民族性教育,就拿中国水墨画而言,现在的中国水墨画已经不再那么具有中国特性,因此从现在起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存和传承。他说:“艺术如果没有民族化特征,没有本土化特征,那探讨下去还有何意义呢?”
法国、罗马:我们喜欢创新和合作
法国国立布尔日艺术学院保罗·德沃图指出:“所有艺术领域都受到网络的影响,可以说电脑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艺术。我们更习惯用新的工具去做以前的艺术,只要一点点变化,新的事物就会产生。”保罗·德沃图认为学院需要脱离传统观点,而成为试验基地,而仅非教育场所。
已经到访中国5次的罗马美术大学校长艾尔菲尔·蒙戈里在论坛上对于中国的美术课程和艺术水平表示盛赞。他说:“1993年,中国当代艺术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得以展出,自此开始逐渐获得欧洲的认同。近年来罗马对于中国艺术的关注也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私人画廊和艺术机构都在展出和宣扬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罗马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和乐观精神与中国展览合作。这里的艺术和文化比外交更能增强人民之间的关系。”他透露,罗马美术大学非常有意愿中国的各大学院进行交流和合作,并在实施中。
作为论坛构思者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表示,校庆的举办是对学院过去历史的一次回顾,是在过往的历史中汲取智慧。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兼设计学院院长宋建明认为,只有在这种跨语境、跨国界和跨文化的交融中,才能产生出不同的理解和解答。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则认为,艺术院校之间相互的交流有益于多角度看待问题,促进艺术的发展,生成新的艺术样式。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