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31:06 热度:652
12月4日,为期5天的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落下帷幕。这一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以文物回流为主题、不涉及商业交易的国际文物展会获得了普遍关注,国内主流媒体以“海外文物回流盛典”及“北京成功举办亚洲艺术周”等给予评价。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亚洲艺术周的历史,对比不同版本亚洲艺术周的异同,分析此次“北京版”亚洲艺术周的特点,并尝试探讨类似政府搭台的艺术活动“谁来唱戏”的问题。
亚洲艺术周(Asia Week)的概念,源自纽约一年一度的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International Asian Art Fair),作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亚洲艺术博览盛会之一,至今已有12年历史。该博览会一直坚持把世界上经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艺术的顶级经纪人聚集在一起,并吸引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机构及私人买家,提供精美、稀缺的亚洲艺术品的展示与交易平台。
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IAAF)即“原版”亚洲艺术周在商业领域的持续成功,使得艺术品拍卖领域两大国际巨头苏富比、佳士得纷纷开辟相关亚洲艺术主题单元,尤其是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近5年,每年春秋两季,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伦敦的南肯辛顿轮番上演“双城记”,亚洲艺术周的商业操作模式通过“纽约版”“伦敦版”的推广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
继“原版”“纽约版”“伦敦版”的亚洲艺术周之后,借助欧盟全面实行文物禁运令对欧美文物交易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契机,“香港版”亚洲艺术周也于2006年5月闪亮登场,并且产下“双黄蛋”——亚洲国际艺术及古董展(AIAA)与国际亚洲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AAI),以此吸引那些因“老钱”转向在欧美地区艺术品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的国际传统文物古董商。如果说“原版”亚洲艺术周的成功是依靠主办方对文物参展商始终如一的严格把关以及努力拓展当代艺术交易平台的转型之举,“纽约版”“伦敦版”亚洲艺术周的成功基于两家拍卖巨头数百年积累的客户资源,那么,“香港版”亚洲艺术周的成功则主要得益于古董商享有地利之便的“行会效应”,以及遵循东方人广纳多收的经营理念。
“北京版”亚洲艺术周也终于在2007年岁末呈现全貌。如果仅从参展商的规模控制及展品品相的把关环节来比较,可以说,首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BICAF)是最接近“原版”操作模式的一次亚洲艺术周。参展商不到30家,主要来自欧美及中国港台地区,参展文物精品100余件,入围展览的内地古董商仅两家,主办方的谨慎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此外,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首都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等专业艺术机构以及苏富比、中国嘉德等市场口碑较好的大型拍卖公司携文物精品参展,以提升本次文物博览会的展品档次与影响辐射范围。而作为“原版”亚洲艺术周国际亚洲艺术博物馆会(IAAF)的所有展品同样经过严苛的鉴定程序,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包括非常重要的文物专家及博物馆专业人员。然而,IAAF主办方之所以认真鉴定每一件展品的质量和真伪,不论价格是几千美元或是几百万美元,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保证参加博览会的买家可以放心地购买到真货。反之,BICAF尽管也严把质量关与数量关,并且在布展与陈设上尽显高规格与高水准,然而这些原本可以成为附加分值的有利因素却不能转化为相应的商业效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对于即将迎来奥运盛会的北京而言,目前举办及即将举办的各类国际性质的展览活动都蕴含着无限商机,众多海外参展团体也正是看中这一潜在优势积极介入以北京为中心的内地市场,寻求更大的合作与发展机会。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诞生的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同样如此。本次博览会获邀的Christopher等欧美古董商,中国台湾的清翫雅集社团,以及中国香港的诸多业内精英,绝大多数是冲着商业交流的想法前来。然而,展览中某些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却令不少参展商如鲠在喉。在主办方同期组织的“中国文物在国际会展与收藏业的影响”研讨会上,一位来自国外的收藏家这样表示:“我参加过很多世界性文物展会,但是像北京这样不现场售卖、只以展示交流为目的的学术性强、规格高的文物博览会,还是第一次参加。”此话颇值得玩味。
摆在“北京版”亚洲艺术周眼前的出路有两个:一条是沿着老路,继续由政府出资,政府把关,政府运作,广邀各方嘉宾,博取皆大欢喜,打造一个具有纯粹学术意义、完全对公众开放的中国文物展览品牌。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以本届BICAF为例,前来参展的国际古董商中绝大部分都没有参加过具有行业标竿的IAAF,博览会亟需更多类似的国际知名古董商加盟。同时,通过政府渠道争取更多国内外顶尖文博机构参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博览会提倡公益性质的“艺术交流”,门票定价却高达200元人民币,着实限制了绝大部分热爱中国文物的普通观众的入场。原本就已经失去了商业交流的可能,如今再造就曲高和寡的格调,这显然不是每个参展商愿意看到的。总而言之,任何一个文物博览会,如果仅仅将古董商、博物馆、拍卖公司简单混搭、陈列,缺少真正交流的实质,除非依靠政府不断补贴,否则,即便是规模再大、水准再高,都将难以依靠自身免疫力持续生存下去。
另一条路则很简单,认真参照“原版”“纽约版”“伦敦版”“香港版”亚洲艺术周各自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北京的文化地理优势,经由政府搭台,放手商业运作,打造一个属于北京且真正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中国文物博览会品牌。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马继东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