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很知乎,也是由知乎而来的。
市场里,股票每时每刻都在涨涨跌跌,我们买卖股票,实质上是想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确定性。
人很不喜欢不确定性,所以对成功和失败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叙事的归因。
这个市场非常复杂,影响股价涨跌的因素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在事后总能找到影响股价涨跌各种各样的原因,给自己的心理找到一个安慰。
但如果不抓住本质,很容易陷入到错误归因陷阱。
心理好受,但是所投资的钱会不好受。
邱国鹭认为,投资中影响股价涨跌的因素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两点,一个是估值,一个是流动性。
估值决定了股票能够上涨的空间,而流动性决定了股票涨跌的时间。
即股价=价值+流动性。
01
评价估值高低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决定了能否赚钱,而艺术决定了能赚多少钱。
很多时候估值高了还会更高,高到你以为会涨到天上去;在市场遇冷的时候,估值低了会低到你以为再也没希望了。
但是价格还是离不开价值的羁绊。
有个著名的遛狗理论,股市中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就像遛狗时人和狗的关系。
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长期来看,迟早会回归价值,会纠缠于价值。
就像遛狗时狗有时跑在人前,有时跑在人后,但一般不会离人太远
遛狗时人通常缓步向前,而狗忽左忽右、东走西顾,正如股价的波动常常远大于基本面的波动。
趋势投资者喜欢追着狗(价格)跑;价值投资者喜欢跟着人(价值)走,耐心等狗跑累了回到主人身边。
有时候,狗跑离主人的距离之远、时间之长会超出能忍受的范围,让人怀疑绳索是否断了。
其实,绳索只是有时比想象的长,但从来不会断。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判断价值。
老师教过我们用来判断宽基指数价值的生命线理论。
以沪深300为例,分享一下这条生命线。
沪深300的发布于2004年12月31日,起始点数是1000点。按照年10%的增速,2020年底应该是4594点,2021年底应该是5054点。与沪深300指数相比,如果指数高,可以模糊认为价格高于价值,反之则认为价值高于价格。
沪深300指数基本涵盖了我们国家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强的300家公司。
GDP是平均取值,而沪深300都是尖子生,可以给予更高的增速。尤其是2010年以前,10%增速明显算少了。
如果按照2010年以前15%增速,2010年以后10%增速算,2020年底,差不多正好是6000点。
感兴趣的可以移步看看。我给沪深300画一条生命线。
要注意,这条生命线只适用于宽基指数,不太适用于行业指数,不适用于个股。
02
再说流动性问题。
邱国鹭先生把影响涨跌时机的因素归结为流动性,他认为所有的价格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比如钱多了,水涨船高,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往上涨,一旦钱少了,所有东西的价格都会往下跌。
而市场上的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对市场上的钱多钱少有极大的影响。
股票也是一种商品,股价也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说短时期的股价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钱多的时候,货币供给多,股票需求多,买的人多,卖的人少,就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买到股票,股价就会上涨。
钱少的时候,货币供给少,股票需求少,卖得人多,买的人少,就需要卖得更便宜才有人接盘,股价就会下跌。
整个市场是这样的,个股也是这样的,受供需影响。
邱国鹭把这个因素归结为流动性,比较偏宏观一些。
3
那么价值和流动性并不是每天变化,为什么价格每天变化呢。
上班喵自己总结的,应该再深挖一层,加上一个影响因素:心理风险溢价或者叫预期。
也就是说股价=价值+流动性+心理风险溢价或者股价=价值+流动性+预期。
这个市场是由一个个交易者组成的,每个人都对成交价格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每个交易者愿意付出的成本都影响价格。
有句话讲,市场中的每次交易,都是一次交易者擦肩而过并互道傻逼的过程。而这次交易,不仅受价值和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影响,还受到心理风险溢价或者说是预期的影响。
比如说,某股票估值已经涨到100估值了,严重超出了基本面,市场的流动性也没有大的变化,股票可还在往上涨。这个时候不是这个公司基本面更好了,而是大家都形成了心理共识,感觉公司还能更好,股价还能上涨,权衡击鼓传花的游戏最终一棒不会落到自己手里,愿意给予更高的价格,期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这时候风险获得了溢价,因为这个风险溢价并没有真实的锚,只是心理作用,所以我认为叫心理风险溢价。也就是预期。
又比如,国家突然出台了对某个行业的扶持政策,这个时刻行业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是市场中的投资者预期行业会收益,行业增速、空间更值得期待,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买入。
比如,拼多多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盈利,但是上市以来,股价在不到3年时间里最高翻了10倍。因为投资者看到拼多多活跃用户一直在增长,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发展空间又比较广阔,愿意给予更高的心理风险溢价,对公司的成长有更高的预期。
以上,股价=价值+流动性+预期。
04
本文中,邱国鹭先生的观点,以及遛狗理论来自他的书《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上班喵准备分享这本书的读后感,正在筹备中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