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开局之年,上海已吹响数字化转型赋能的号角,并立下目标。据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今年围绕经济、生活和治理数字化,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打造11个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标杆应用;“一网通办”网办比例不低于70%。
上海是一座超大城市,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复杂巨系统的特征,迫切需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早在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简称《意见》)就明确提出,要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并在实现路径上提出三个坚持,即:坚持整体性转变、坚持全方位赋能、坚持革命性重塑。
《2021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提出,今年首要的任务是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起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整体《意见》发布后,今年将围绕经济、生活、治理三个方面的数字化制订各自的工作方案,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1+3+X”政策体系支撑;同时,相关委办局要把调研工作开展起来,找准各领域、各行业发展中“高频急难”问题,摸清城市数字化现状底数;针对转型中可能碰到的数字法治、伦理等问题,将建立健全数字“规则”体系,实施“数据开放提质”工程、“数据流通加速”工程、“数据创新应用”工程。
围绕数字化转型的经济、生活、治理三个方面,今年将全面铺开,并提出具体举措。
根据安排,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上,一方面推动数字产业化,重点支持100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打造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生代互联网领军企业,建设20个行业标杆平台,加快建设“张江在线”“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另一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制造智联化转型,聚焦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行业,做优做强10个平台,新增5万家企业上平台上云,推动建设40家智能工厂;同时,进一步推进商贸平台化建设、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优化科创数字化生态。
生活数字化将秉承“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精准触达“基本民生”、创新发展“品质民生”,着力跨越“数字鸿沟”,打造标杆性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譬如,着眼于基本民生的精准触达,深化“便捷就医”示范场景应用,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场景,逐步实现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长三角“一卡通”;品质民生方面,建设20余个数字景区、600家数字酒店,打造“便捷停车”示范场景,优化升级“智慧早餐”“智慧菜场”试点;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实施长者服务“银色数字工程”,拓展“为老服务一键通”。
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上,将深化两个一网融合,纵深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牛鼻子工程。
其中,“一网通办”要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重点推进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选取100个高频服务事项,大力推动“好办”“快办”服务;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重构事件发现和处置方式,推进重点场景数字化应用。
今年城市数字化转型还有一项特别安排,结合“五个新城”建设目标,规划“全域感知、全数融通、全时响应、全景赋能”的未来之城先行区。同时,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数字化助力区域辐射引领、惠企惠民等方面先行一步、成为标杆。
在夯实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座方面,将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和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实现5G SA全面商用,高端绿色IDC机架数量超20万。同时,今年要建成累计4万个5G室外基站,并新建3万个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终端、700台智慧零售终端、6000根道路综合杆。
作为一项事关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已蓄势出发,向着到2035年把上海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勇毅前行。
栏目主编:刘锟 文字编辑:刘锟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刘锟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