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海星入侵青岛胶州湾 受灾10万亩捕杀45万斤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7 14:45:24 热度:782

最近,在青岛胶州湾近海海域出现的大量海星,给水产养殖带来了危害。记者从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了解到,目前已允许养殖户使用地笼等渔具,海星日增捕捞量达10万斤,养殖户预估还需捕捞最少十天。 

已捕杀海星45万斤 

再不彻底清理会耽误蛤蜊放苗 

经调查,此次海星暴发主要集中在胶州湾海域牡蛎、蛤仔底播海区,粗略统计密度平均50个/平方米,受灾面积约10万亩,预计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 



海星暴发后,当地渔民采取人工采集等方式捕杀海星约有45万斤。张先生是红岛渔港的一名养殖户,主要养殖蛤蜊和海蛎子,他告诉记者,受这次大量海星入侵的影响损失了几十万元。 

“我养的海鲜差不多3000亩,现在雇了潜水员还有拖网,来回拖,地笼作用不是很大,所以主要是靠拖网以及潜水员下去摸海星。” 

张先生介绍,他家每天捕捞上来的海星数量约五千斤,同时,这两天数量有变少的趋势。 

好在,打捞上来的海星得以出售,“有很多南方或者东北那边的商贩,基本上4块左右一斤。” 

张先生透露,除去雇船、雇人等成本,捞上来的海星勉强能弥补二十万元左右,但也不能弥补此次养殖水产品的损失。 



另外一名养殖户告诉记者,他每天打捞上来的海星也有5千斤,而且他预估清除海星至少还需15-20天。 

除此之外,眼下正是放蛤蜊苗的日期,海星没法彻底处理,就会推迟放蛤蜊苗的日期。“苗最好就是清明节前后,放晚了就会死掉。”养殖户说到。 

已允许使用地笼 

养殖户预估还需捕捞10多天 

解决海星增多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捕捞。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海洋管理保障中心工作人员韩兵介绍,3月11日下午,接到养殖户反映后,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赴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并组织部分贝类养殖户进行交流座谈。并结合专家意见和渔民诉求,决定允许养殖户使用大网目地笼网进行海星捕捞。 



“养殖户使用地笼网进行海星捕捞,是在胶州湾海域内,限定时间截至四月底,同时,我们建议养殖户,结合使用潜水员进行作业,以及拖网。”据韩兵介绍,从上周六开始,每天海星打捞量都增加10万斤以上。 



PS:地笼属于山东禁用渔具 红岛渔港为特殊情况 

山东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曾要求,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渔具和定置串联倒须笼(俗称“地笼”,全年禁用)。因此,此次允许养殖户使用地笼是在特殊情况下,为此,青岛海洋发展局还将织渔政部门加强对地笼网、拖网等特殊网具的使用监管,对以清除海星为名违规作业,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此次海星暴发, 

专家分析主要有三点原因 

此次暴发的海星主要为海星纲的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是我国黄海沿岸常见的冷水性种类,最适生长温度15-20℃,适温上限25℃,在10月至次年1月进行繁殖。海星是贪婪的掠食性生物,对分布区内底栖动物的生物群落组成影响极大,是一种生态敌害生物,也是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敌害生物。 



此次海星暴发,专家分析主要是因为这三点: 

一是海洋生态环境变化。 海域水质的营养盐、pH值、水温等各种水文因子的变化为海星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天然条件。海星繁殖力强大,成活率极低,但有研究表明,若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微小变化,造成海星幼体成活率提高,那么在几乎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海星将极容易大量增加,海星从深海移动至浅海,致使海星在贝类养殖区迅速蔓延、暴发。 



二是海星的摄食习性。 海星具有向食物富集区聚集的习性,主要捕食双壳贝类、海胆、牡蛎和海葵等。胶州湾作为贝类养殖区域,其底播的牡蛎、蛤仔等为海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为海星的大量繁殖提供了环境基础。有科研人员在贝类养殖区做过调查,养殖区内的海星往往很多,但养殖区外就特别少。2007年以及今年青岛海星暴发,几乎都是发生在养殖区。 

三是天敌生物数量减少。 由于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近海捕食海星卵及幼虫的鱼类数量锐减,为海星生物量的增长提供了可能。 

此前报道 

青岛海域海星泛滥成灾!几乎无天敌 网友:吃光靠谱吗 

近日,山东青岛有许多渔民反映,胶州湾近海海域出现大量海星,给水产养殖带来一定危害。由于海星主要以贝类为食,这也让部分蛤蜊和海蛎子养殖户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海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为何会突然大量出现在胶州湾?养殖户又该如何应对这些不速之客? 



“美丽杀手”让蛤蜊、海蛎子遭灾 

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渔港码头,总台记者看到很多渔船在穿梭忙碌,一船船的海星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岸边。工人们称重、装箱,把刚刚上岸的海星装上卡车运走。一位负责出海打捞海星的渔民告诉总台记者,他们两条船一天就可以打捞3000多斤。“大量的海星对蛤蜊和海蛎子都有害,得赶快捡上来。现在潜水员专抓这个。” 



△青岛红岛渔港码头,多艘渔船往来打捞运送海星。 

来自河北秦皇岛的收购商郭先生表示,他听朋友介绍说今年青岛海域出现大量海星,因此特意赶过来收购。“4元左右能买一斤海星,今年第一年来青岛收购,以前都在当地收。知道今年青岛海星产量高,准备收回去加工成药材,有药用价值。” 

海星收购商和捕捞者付钱、交货,实现了双赢,但当地的水产养殖户却愁眉不展。养殖户赵先生告诉总台记者,别看海星长得漂亮,对养殖的蛤蜊和海蛎子来说却是一个“美丽杀手”,也是近海水产养殖的灾星。 



△收购商现场收购刚刚打捞上岸的海星。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海星出现,但如此大规模的海星已经好多年没有出现过了。赵先生表示,现在正是蛤蜊放苗的时间,如果不赶紧捕捞海星,恐怕会造成更大损失。 

赵先生表示,自己今年几乎投上了所有的积蓄,跟其他渔民合伙放养了2000亩蛤蜊苗,没想遇到了这些并不受欢迎的“美丽杀手”。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养殖户们纷纷组织人手下海捕捞海星。 

“海星钻地笼网,只有潜水员下去摸,也没有别的办法。原先捕捞海星,一艘船有几十斤或一百斤,现在一千斤、两千斤。” 



专家:海星成体后几乎无天敌 

目前没有好的防治办法,只能人工捕捞 

当地渔民告诉总台记者,去年秋天,他们就在附近海域发现了小海星,因为往年也曾出现过少量的海星,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今年春节过后,有渔民在近海海域发现了大海星,并发现他们养在海里的蛤蜊,被海星吃的只剩下蛤蜊壳。 

海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为何会对水产养殖造成重大威胁?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光涛告诉总台记者,海星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每年春秋两季产卵,成体后几乎没有天敌,一旦长大,将很难对付。 

“海星的危害其实很大。它不光吃贝类,还有过度捕食的习性。它捕食贝类,并不是吃一个打开一个,很可能是弄死十个只吃两个;防治也很难,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海星一旦聚集到高密度的养殖区里,清理难度很大。” 



△一位渔民向总台央广记者展示其打捞上来的海星 

张光涛研究员表示,早在2007年,胶州湾海域就曾经历过一次大量海星来袭。他认为,大量海星出现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海洋生物繁殖量很大,基本上幼体存活率很低。但如果海洋里的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它的幼体存活率会提高,成体就会增加很多。 






海星有向食物富集地方聚集的趋势。之前在贝类养殖区做过调查,调查区里的海星非常多,它们一旦出了养殖区后,数量就会少。 








张光涛说,目前除了采取人工打捞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快速清理这些海星。但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大规模海星连年爆发的概率也比较低。“海星生活周期大概分两个阶段,今年海星成体很多并不预示明年的成体也很多,关键还是看成体的捕食种类,以及海星幼体在水里面浮游时,它的天敌能否有效吃掉它。” 



△渔民把打捞的海星运送上岸 

针对有网友提出“让吃货来消灭海星”,张光涛提醒, 人们平时吃的海星其实是它的生殖腺,含有轻微毒性。 有人吃后嘴里会有酥麻的感觉,建议少吃 。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确保胶州湾贝类养殖有序、安全生产 

总台记者了解到,12日下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城阳区海洋发展局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北海监测中心有关专家一起,就近期胶州湾海域爆发海星灾害问题,与城阳区部分贝类养殖户进行了交流座谈。 



养殖户们认为,海星以贝类为食,繁殖能力强且没有天敌,由于近期水温合适导致胶州湾贝类养殖区周边海域海星大量爆发,已经形成灾害,后续将严重影响贝类投苗生产养殖,希望给予帮助解决。 

与会专家就前期对海星灾害调研情况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专业性的指导意见。针对养殖户这一诉求,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将对渔民朋友诉求和专家建议充分考虑,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给予答复,确保胶州湾贝类养殖有序、安全生产。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