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0:11:18 热度:549
经营困难一直都是非国有博物馆的短板,这些“赝品”博物馆又是凭什么获利的呢?吴青(化名)透露:各地对私人博物馆都有相关优惠政策,这些人在地方上以可能不到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拿下土地,建起博物馆,取得当地的奖金,先收入一笔小钱,几年后转换这块土地的用途并出让,“获利空间”巨大。而在经营期间,这些“投资者”的赢利模式,一是收取门票,二是以博物馆和藏品的资产向银行借贷。“西安每年都会有一笔文化扶持资金,视每个博物馆的规模大小给予每年20-30万的补助,这笔钱够一个小型博物馆一年的日常支出了。”蔡一阳告诉雅昌艺术网。
“国家鼓励文化大发展,将藏品和博物馆换成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现象。我看到的情况就是,先盖一个假博物馆,然后跟政府换土地资源。而且越是假的博物馆,规模还越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广东番禺一家山寨博物馆,被业内人士称作与冀宝斋同一级别的“奇葩”博物馆。其中收藏着大量西周青铜器、唐三彩、元明清青花瓷等。据媒体报道,这批藏品还有一个美丽的来源故事:清末时期,这位山寨博物馆主人的祖爷爷是驻英外交官,闲暇之余喜欢收藏,通过国外各种途径收藏了众多来自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清朝灭亡后,这位外交官没有回国,一直在英国从事收藏事业。死后便把所有藏品放入地下室秘藏,并叮属家人一定要把这些宝藏运回国内。90年代,这位企业家继承了上万件的收藏品,并先后捐给国内数个博物馆、艺术机构。“当得知这位企业家要把数百箱珍贵中国文物艺术品运回国内,并在家乡城市建立博物馆和部分要捐献国家的心声之后,当时的广东市政府和一些文化人士积极应对和支持,批地建馆。而目前,博物馆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对雅昌艺术网披露。
近年来,“赝品”博物馆之所以越来越多。蔡一阳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时表示:“这种风潮的背后,一个是可以打着成立博物馆的旗号要求政府扶持,问政府要地要钱;再就是希望通过私人博物馆将假古董变成真古董,然后私下出售,获取暴利;还有就是获取社会地位和名誉,从而用博物馆里的假古董进行融资洗钱。”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的一家私人博物馆
2015年3月,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以假文物作保的非法集资案件: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一家成立了4年的私人博物馆打着“研究、考古、鉴定”的幌子,用私人博物馆中的“宝物”作抵押进行非法集资活动,其中一把“乾隆宝刀”号称价值上亿元,涉案金额逾亿元。西丰警方透露,从2005年起,这家博物馆的馆长程红就开始向公众集资,但刚开始没有太多人相信她。后来博物馆大张旗鼓地开业,名声在外,信任她的人开始增多。她以典当公司为名,采取“体外循环”方式,以高息回报为手段,以博物馆文物作抵押从事非法收取公众存款活动。据知情人士透露:此类私人博物馆不再少数,如北京、温州、厦门、山东等地还有诸多颇具规模的山寨博物馆并未浮出水面。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