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56:38 热度:789
女书·意象:何世斌纸上作品展
艺术家: 何世斌
策展人: 杨 卫
策展助理:廖智敏
出品人: 李小山
艺术总监: 李 松
展览执行:刘鑫、尹森、李志勇、苏朗、吴国宝
主办机构: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 协办机构: 湖南美术出版社 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合和文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兰美术馆 法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AECA)
支持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7月31日—8月4日
展览地点:圣之空间 (北京798艺术区)
开幕时间:2016年7月31日(周日)下午3:30
镜由心造 君子女策展人杨卫:
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形态,越来越突破自身的边界,朝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取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拓展表现的媒介;二是回归于过去的传统,从中寻找创作的资源。前者造就了语言和形式的试验性,后者带来了文化的深度,也增加了当代人的“寻根意识”。正是在这两极的拉锯与刺激作用下,一些古老的文化符号,比如书写的文字等等,被创造性地转换成了新的视觉形象。在这方面深入探索的中国艺术家有不少,其中何世斌就是青出于蓝的一位。
女娲补天不过,虽然何世斌是以文字为艺术创作的母语,热衷于将某种书写性引入自己的绘面,但与许多相似倾向的艺术家还是有所区别,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作品并非脱胎于大面积使用的汉字,而是挖掘了一种极为罕见,只是在极小范围流传的“女书”,并以此为创作的源头,去丰富自己的笔端,使其更具陌生化和抽象性,同时,也更有边缘文化的内涵。如果说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那么,何世斌从边缘的文化形态中摄取创作资源,也必将会把我们引向一个隐秘的世界,去感受奇幻的视觉之旅。
万象无极何世斌是湖南江永人,他的家乡流传着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特殊文字,称之为“女字”,或曰“女书”,是专供妇女之间交流、姊妹妯娌之间吐露私情的文字。这种斜体修长、秀丽清癯的文字,脱胎于方块汉字,自成一个书写体系,与甲骨文近似,带有很强的象征性与纹样性。何世斌尽管不是女书专家,但从小与之接触,尤其受女书研究者的姐姐之影响,耳濡目染,对其也是了如指掌。他后来选择女书作为自己的艺术母语,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和演绎,使其抽象画创作迥异于其它类型的抽象画,不仅丰富了抽象艺术的语言形态,同时也包含了他对自我主体的发现。
凤其实,何世斌回归自我的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许多辗转和反复。像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一样,何世斌进入艺术创作,一开始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他早期作品就明显带有西方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的痕迹。可尽管何世斌也是受“他者”影响而进入艺术创作,但寻找自我的命题却始终贯穿其中。这使得他总是一步三回头,在不断尝试新风格的同时,也会不时地回望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文化回溯中,何世斌遇到了在自己家乡流传的女书,顿时获得启迪,于是,便以此为基础,将女书的字体结构加以抽象和变形,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探索。
网 春华秋实在何世斌的作品中,女书成为了基本的造型语言,无论是将女书直接作为符号来演绎,还是间接地以此来构图,都脱不开女书的印迹。不过,何世斌在自己的绘画中运用女书,并不是要回到女书的本身,而只是一种造型的借鉴。正如他很强调作品的绘画性,甚至迷恋于笔墨的趣味一样。诸如此类都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何世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之所以将女书作为母语,来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那是要借题发挥,为的是与西方抽象艺术拉开距离,给自己的抽象画探索找到不同的源头,注入自我生成的文化内涵。
只得名 老同 艺术家照片关于艺术家
何世斌,七十年代生于湖南江永,土生土长的江永“女书”家乡人。曾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书画作品曾参加中韩美术大展、德国、希腊文化交流展,北京故宫(太庙)展等。作品被德国的大学、希腊驻华大使馆等机构收藏。
现为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工作生活在北京。
2008年9月 中韩美术大展 北京 798艺术中心
2009年9月 德国 科布伦兹 文化交流
2010年6月 德国 耶拿 文化交流
作品被德国耶拿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Jena)收藏
2011年11月 北京 希腊大使馆 文化交流 作品被大使馆收藏
2013年5月 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 北京 故宫(太庙)
2014年9月 北京“庆祝建国65周年书画展”绘画二等奖
2016年5月 中华古训书法邀请展 北京 故宫(太庙)
2016年8月 “女书意象”—何世斌纸上作品展
北京 圣之空间(798艺术区)
关键字:何世斌,中国书画,圣之空间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