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科学家利用梵高后代活细胞培植出梵高耳朵复制品 在德国展出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18:19 热度:747

6月4日,据英国《卫报》报道,19世纪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在1888年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如今,利用3D打印技术,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展出了一只用梵高基因造出的耳朵复制品。更惊人的是,这只耳朵还有听觉。

这只复制耳由艺术家Diemut Strebe创作而成。耳朵中包含的活细胞样本,是从梵高的弟弟Theo的玄孙Lieuwe(梵高的远亲)身上采集的,二人共有十六分之一相同基因,包括决定男性性别的Y染色体。Strebe在接受采访时称,她制作这件作品是想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她计划在明年将这只耳朵带去纽约展出。

梵高的耳朵于1888年圣诞节左右被割去一大半。对于这只耳朵,后世普遍认为,是梵高精神失常导致的。由于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高更愤怒之下离他而去,情绪激动的梵高于12月23日晚挥刀割掉自己的耳朵。

“梵高的耳朵”用3D打印制作

Strebe最初的计划是从梵高曾经舔过的信封上提取他本人的DNA,但不幸的是最终提取的DNA被证明不是梵高的。

利用先进的3D生物打印技术和计算机软件,Strebe可以根据梵高耳朵的实际形状打印细胞。据了解,细胞被打印出来后,在波士顿的布里格姆女子医院被培育成为一只完整的耳朵。

从技术角度讲,这只耳朵是活的,因为它是用活的人体细胞做出的,而且已形成软骨。由于被浸泡在营养液中,理论上说这只耳朵可以存活很多年。

更惊人的是,这只耳朵还有听觉。展出这件作品的ZKM 媒体博物馆说:“您可以对着这只耳朵说话。声音会通过计算机软件转换为模拟实时神经冲动的信号。”

关于梵高的耳朵

梵高死了,却留下了一只著名的耳朵——这最后的遗物似乎并没有失去“听觉”,因为它收集着后人的议论。文森特·威廉·梵高,生于1853年,1886年赴巴黎,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1890年7月,梵高开枪自杀,年仅37岁。

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莱。

梵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1888年,梵高和好友高更一起住到了法国阿尔的黄房子里。在这之前,梵高本来是一个人住在黄房子里的,但是高更生病了,并且他的画卖不出去,他的生计都有了困难。梵高为了照顾老朋友,就写信要求高更和他一起住到黄房子里,由梵高的弟弟来支付他们的生活费,但是这段日子高更画的画得归身为画商的梵高弟弟所有。即使是好朋友,但是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见解、他们喜欢的画家、喜欢的绘画风格、绘画时颜色的选择完全不一样。自从住到一起后,两个人经常因为小事发生口角和争吵。梵高的脾气比较固执、拗、性情也比较古怪。再加上他从1880年就开始画画了,但是直到1888年,他一幅画也没卖出去过,不得志、不被世人认可,当时他得了疯病。

一天晚上,梵高和高更又像往常那样发生了口角,高更一气之下走出了黄房子。梵高陷入了疯癫状态,他隔下了自己的耳朵。第二天,高更回到了黄房子,看到梵高倒在地上,立马找来了医生,但是他觉得梵高太疯癫、太危险了,直接离开了房子,再也没有回来。(摘自《梵高传》)

在1889年1月22日,梵高写了一封信给高更,内容如下:“我开始自责,或许是太过于坚持让你到这里来,并强调那样做的种种好处。我现在很自责,或许我就是你离去的原因。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我们两可以尽可能地相互欣赏,如果需要,可以重新开始。”(摘自《梵高艺术书简》)


《割耳后的自画像》,梵高

梵·高于割耳事件后,增画过数张包着伤口的自画像。这幅画中橙红绿三色产生活泼的色彩效果。叼着烟斗的凡·高神情有些呆滞。袅袅白烟对画面中因为色彩浓重而产生的压迫感,有减轻的作用。

梵高37岁时,用左轮手枪在奥维尔麦田自杀,短短的艺术生命中共创作了2000幅作品,只卖出去一幅。他的一生都是在贫困和无人理解的孤独中度过的。如今他已成了世界画坛的明星,因为他的作品在伦敦和纽约的拍卖中,标出了创纪录的卖价,打破了历年来世界名画的最高价格。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等。

2013年9月10日,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宣布,他们发现了梵高的一幅新作。此前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幅作品一直被认为是赝品。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