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侯庚元的新宋式院体山水画:在神与物游中浑然忘我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14:55 热度:628

曾在四川博物院连续展出两次的《仙山楼阁图》,是青年画家侯庚元新宋式院体山水画的经典代表作。它打破了四川山水画坛现有的画风,绘出一条新的山水路线,风格独特,脱颖而出,引起了画坛的广泛关注。

成都西大街边有一间画室,名曰“竹山堂”,闹中取静,格外优雅。33岁的青年画家侯庚元是这间画室的主人。尽管年龄不大,但侯庚元至今已有着22年的绘画艺术造诣,尤其是在水墨山水画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

通过反复研究宋画精髓,侯庚元以北派山水为宗,精心临摹大量历代名画,又精心研究近现代山水艺术的笔墨之道,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凝重浑厚、自然清新的新宋式院体山水画风格。

刻苦钻研学生时代便崭露头角

1980年,侯庚元出生在湖南安仁的农村。当时,农村没有老师可以教授书画,从小喜欢绘画的他,买来各种各样的小人书,专心临摹书上的人物,在潜移默化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尤其是对绘画线条的把控能力。

小学毕业后,侯庚元凭着扎实的绘画功底,成为县里首届美术特招生,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从初中到大学的10年间,侯庚元孜孜不倦地提升着自己在素描、色彩、造型等基本功方面的能力。“读大学时,我的素描成绩名列全系前茅,”侯庚元回忆,因为成绩过于突出,自己的画作经常被偷。

著名画家王炳炎是湖南理工学院美术系的教授,也是侯庚元在大学时代的老师。“在大学期间,侯庚元的国画、素描、水粉、水彩画的水平就已相当突出,并且十分认真好学。”在王炳炎看来,侯庚元对画面和色彩、色调的统一都十分到位,这在青年画家中是十分难得的。

“当时,我几乎每天都在画室钻研绘画和书法技艺,一直到晚上10点教学楼熄灯。”侯庚元回忆说,班主任见他如此努力,便单独提供了一间大画室,供他潜心研究。

认真好学,再加上过人的天赋,侯庚元在学生时代便开始崭露头角,其花鸟画与书法分别在湖南省首届大学生艺术节和全国大学生首届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成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师法古人 自学失传的界画技艺

大学毕业后,带着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侯庚元来到四川,任教于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先后担任过辅导员、系秘书兼西画基础课教师,从事长达5年基础教学。工作负荷虽重,但业余时间,他还是坚持画画。

侯庚元心里很清楚,因曾就读于美术院校,学得多而杂,且在学校并未系统地学习国画,所学颇有问题,故自寻师门学艺。在一次画展上,他毛遂自荐,拜著名画家郭汝愚为师。

2008年,侯庚元开始系统研究中国绘画中一个很具有特色、失传已久的门类——界画,这为他以后的山水画作品,注入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侯庚元说:“界画与其他画种相比要难很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求准确、细致地再现所画对象,分毫不得逾越。虽然界画难工,却往往不为文人所重。其实,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下古代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等交通工具,较多地保留了当时的生活原貌,其意义已突破了审美的范畴。”

界画本是中国绘画中属于很严谨、复杂、精准的画科,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界画,尤其适于画建筑物、车舟器物。为了画好界画,他跑遍了很多建筑书店,买回古建筑、园林等相关书籍,上溯宋元,下到明清的界画他都作了深入的钻研与临摹,取法乎上,不师今人,师法古人,师法自然。此外,他还按照古法制作檀木界尺。

在此期间,侯庚元对郭忠恕《雪霁江行图》、李嵩《货郎图》、李容瑾《汉苑图》等名画进行了临摹,其比例恰当,透视准确,用线精准,并且还能对原作进行艺术加工,把原作上已经模糊的画面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加以修整。

“如果仅从技艺水平来说,侯庚元的界画,已经达到清代界画大师袁江、袁耀的水准。”著名学者、四川大学教授何崝评价说。

有了临摹的基础,侯庚元创作出的《艮》《仙宫遥在紫云边》等一系列界画白描作品,用线细若发丝,刻画细腻,气势宏伟,把巍峨楼阁融于浩渺旷远之自然景观中,精准地表现古宫殿建筑,亭台水榭的透视、结构、装饰的不同变化。

“这些作品,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楼阁结构精密严谨,画面疏密得当,深远细密的线条,复杂的场面使人感到震撼!”郭汝愚对侯庚元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此外,侯庚元还在画中融入现代构成元素,形成了雄伟壮丽,精微细致,格调高雅,富有强烈现代感的宫室楼阁作品,这在当今极少见,一反过去土俗粗陋的状况,曾经的不正之味远去无踪。”

孜孜不倦辞职为艺术而探索

怀着对山水画艺术的深情与执着,2010年,侯庚元辞去大学工作,躲入画室,埋头用功,专心学习,在自己的艺术王国废寝忘食地耕耘,极少被外事打扰,力图在国画的技巧与画风上寻找新的创作途径。

这位为人低调、不善言辞的年轻人,在创作上一丝不苟,踏实认真。这段时间,循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训,侯庚元遍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以自然为师,以自然为友,为艺术而探索,夯实了基础。

此外,他还系统学习了中国传统山水技法,精心临摹大量历代名画,尤对宋元大家名字认真揣摩,含英咀华,师法范宽、郭熙、李成、郭忠恕、夏永、李容谨、元四家、明四僧,用功甚深,烂熟于心。又结合自己独家的临摹心得,精心研究近现代山水艺术的笔墨之道,掌握了大量的山水绘画技法等理论精髓。

为了与界画的宫室楼阁相匹配,侯庚元还反复吸取宋画的精髓,以北派山水为宗,书法入画,以线条为骨架,创作了《仙山楼阁图》《丹崖琼阁步履逍遥》《华清楼殿图》《江阁揽胜图》等一系列的水墨界画山水,尤为精彩。

正是这种矜持平静的创作心态和敏锐颖慧的悟性,使他近几年在山水画艺术的创作上突飞猛进,有了质的飞跃,深得画界同仁的广泛赞誉。

创作风格师法自然不拘于自然

侯庚元水墨山水画的特点,可以用一个“仙”字来概括。有别于其他画家,他的水墨山水,首先给人奇绝、险峻、浑然而无序的印象,充满仙气。

如果仔细欣赏这些作品,当你的视觉技艺似乎寻到某些线索时,他却旁逸斜出;当你索性将其作为写意山水欣赏时,画面的传统因素又把你拉回到熟悉的路数中,山石逶迤而又奇翘,云气萧萧而容与,你会一时找不到适合的词汇形容。

“我画的山,都取材于自然,但却又在自然界中无处寻觅。”侯庚元说,自己从自然界中取景,但却“看山归来不画山”。“我从来都不会将所见的景色直接画下来,而是通过自己对艺术天马行空的理解,再运用书法用笔灵动的线条加以变形,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美感,即师法自然,却不拘泥于自然。”

侯庚元不仅画山的气势结构,更画山的思想内涵。无论在作品构图全局整体把握上,还是对笔墨节奏的掌握能力,都能做到井然有序。

侯庚元说,每当创作前,他会仔细思索画面的大体章法、意蕴和布局。此时,他会先用水和淡墨潜意识地在宣纸上泼墨,喷、甩、提、扣、留、吸、渍,产生出一些奇绝而抽象的墨痕,把抽象的具象化,无理的合理化,小心收拾这些偶然性的墨渍,进行后期的造境加工制作,整理、分割成形。再把偶然性的墨痕营造成可居可游可观的仙境山水,使人忘掉繁杂的城市化生活,投入神秘的仙山,心中的桃花源。

他笔中的山,虽没有寻常名山大川的绵亘不绝,显得更加陡峭艰险,但也有脉可寻,在“神与物游”的凝视中浑然忘我,充满仙气。所以观其作品,如一条仙境中的小径,拓开一条远离喧嚣、躲开繁华,进入观画明禅悟道的精神家园。穿越时空,回归到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大山大水之中。

返璞归真创作依心源而造境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侯庚元的作品并非先师造化,而是以“心源”统而化之,造化依心源而造境,偶然之中渗透着必然。

每当夜幕降临,侯庚元都会拿出《心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一类的佛经,用小楷逐字抄写。“抄写和诵读佛经的过程中,可以让我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寻找和领悟更多的绘画灵感。”侯庚元说。

何崝教授多次告诫侯庚元:要想在艺术领域更上一层楼,就应该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缺一不可,此外还应广泛涉猎书法、诗文、佛经,加强自身内涵修养。何崝教授认为,如果自己能为自己的作品配上一首意境深远的题画诗,必定能让作品增色不少。

对此,侯庚元开始按照何教授开的诗词“药单”,开始对我国5000年来的诗、词、歌、赋、经书进行研究,在先贤的经典中感悟他们的思想境界和哲学修养。“我特别崇尚《心经》提倡的‘真实不虚、五蕴皆空’的思想意境,真诚豁达、顺其自然。”侯庚元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这种思想的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书画艺术的风格。

“画家的个人风貌是十分难得的,不少人为之追寻一辈子也难找到其踪影。”郭汝愚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但他却对侯庚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庚元的画,每一笔一划一皴都十分显功力,十分老道,“在传统的宝贵遗产中,探索与自己艺术思维相融洽的着力点,用内心真实的感受来创作,所以他能在较短时间里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这是十分难得的。”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摄影刘陈平
侯庚元简介
  侯根源,谱名庚元,竹山堂主人,1980年出生,湖南安仁县人,湖南理工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与“湖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006年入川在四川理工学院美术学院任教,后辞职进修于四川省诗书画院郭汝愚高研班。现为职业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工笔画会理事、四川东方绘画艺术院画师。
  从小爱好画画,幼时自学临摹连环画和书法,曾习西画10年,后转中国画,主攻山水,亦擅界画、人物、花鸟,同时涉猎书法、篆刻等。尤对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领悟甚深,并勇于创新。其国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大展,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