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11:15 热度:563
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金铁烟云——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书法篇)”于2013年12月5日至2014年1月3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这是继写生篇、人物篇、牧牛篇系列展之后又一专题展。届时,观众将欣赏到百余件李可染书法、国画精品力作。
李可染不止一次写过“金铁烟云”横幅或中堂,他在跋语写道:“此论家赞唐李邕法书语,所谓画如金石、体若飞动,虎卧凤阁、龙跃天门,动静兼备,实为画诀。”由此我们看到可染先生对书画最高审美标准的深刻认识。此展引用“金铁烟云”为主标题,试图概括李可染的书法艺术铁线银钩、烟云缠绕的总体风貌,诠释中国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究李可染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与绘画成果卓著的内在联系。
一、源远流长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中国文字使用的历史一样悠久。自古以来,中国书法的字体经历了由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这些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深厚传统。为了更好地了解李可染书法艺术的形成流变过程,我们以李可染临写、推崇的碑帖为始,对其书法面貌形成的脉络做了以下整理。可染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八九岁时写于家乡徐州的一幅“畅怀”背临作品就显露出了书法天分,到了春节,乡邻不断请他写春联。少年时代受时流影响,习赵孟钭痔澹?痪茫?虻秸庵质樘迨е?诹骰?⑷崦亩?俟橇Γ?心暌院螅?羁扇疽约?蟮囊懔?谜?约旱氖樾聪肮摺=?牍?⒑贾菀兆ê笤?难?骰??拐狡诩湓谥厍煸俅慰?佳?按?常?醋髁舜罅考醣嗜宋锘?蜕剿??5笔彼?挠帽恃讣玻?咛趿鞒┒?市裕?涿挥卸懒⒌氖榉ㄗ髌反媸溃??踊?刑饪钿烊髁骼?男胁菔槔纯矗?帽事收妫?康鹘峁沟娜の叮?嗄芄缓突?嬗谢?亟岷掀鹄础U?缟蚺粝壬??敌郎推氚资?氖榉ㄗ詈没故强椿婊?獍希?郎屠羁扇镜氖榉ㄒ材艽铀?幕婊?獍现械玫蕉嘀窒硎堋?/p>
二、笔情墨韵
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和所有的艺术家一样,李可染写了大量的毛主席诗词,如《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鸟儿问答》、《沁园春·雪》等,多以汉隶《张迁碑》掺以魏碑笔意,整体显得凝重、遒劲,留下了很深的时代印记。到了70年代中后期,可染先生的书艺进入更高更成熟的阶段,他为友人与学生的题字中经常出现如“金铁烟云”、“龙跃天门、虎卧凤阁”一类句子,他立足碑派体系而又广收博取,着重理性分析而又注重神韵,他把一丝不苟的匠心安排寄托在情寄八荒的襟怀之中,将别出心裁的构思安顿在严格的法度之中。李可染善书法,喜搜求书帖,尤爱北碑,展厅展柜内展出的可染先生藏《宋拓张猛龙碑》可见一斑,他的早期行书题跋书体得益于黄道周,亦得益于他的绘画修养,重结构的建筑性与神韵,态静而多姿致,刚劲、苍秀又温煦朴厚。
三、声名日重
进入到80年代,可染先生书法作品内容更多涉及唐诗、名言、楹联,为各地的报刊杂志、名人故居题字,如《中国日报》、《深圳美术馆》、《丰子恺故居》等,包括《美术家》、《江苏画刊》《迎春花》等重要艺术类刊物、著作题签。布局构图必经营再三,落笔即极具妙趣。作为齐白石的弟子,他为齐白石作品出版物题签有:《齐白石三百石印》、《齐白石手批师生印》、《齐白石精品画选》等,精心布局中糅合着隶篆之意,缓慢运笔中寄托着对恩师怀念之情。在大量的牌匾题写中,李可染为家乡徐州题写了《我爱家乡徐州》、《徐州双拥陈列馆》、《快哉亭公园》、《戏马台》等,为了让上门求字单位或个人制作牌匾方便,可染先生大都会题写一横一竖两幅,字里行间寄托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字体从拙朴中透露出灵动,个人面貌也日益突出。到了80年代中晚期,有印语《实者慧》、《白发学童》、《所要者魂》等,此外,对部分展出作品的背后故事注以解释,加以说明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拉近观众和作品间的距离。
此展通过对可染先生书法的研究,带给我们很多规律性的启示,不仅给画家,也将给书法界很多有益的借鉴。
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李可染》开机仪式与展览开幕式同时举行。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心瀚、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任总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北京银谷艺术馆馆长杨京岛任总策划。《百年巨匠》第一部《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已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央视九套纪录片频道和北京卫视等台连续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关键字:李可染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