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07:33 热度:657
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国际拍卖行进入内地,日趋国际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是总会被冠上“只热衷中国艺术”的帽子。中国藏家在国际市场为西方艺术品一掷千金也不是没有的事,可是看看内地艺术市场上,连张像样的西方油画作品都没有,难道就只能默默将这顶帽子继续带下去吗?对于内地艺术市场西方艺术品的缺席,也有人想要填补空白,只是还要考虑:这些“艺术洋货”,中国内地艺术市场吃的下吗?
西方艺术品,是时候进入中国内地了
日前,佳士得公布了将于2013年9月26日首次在上海举行秋拍。这是佳士得取得在华拍卖资格后的首场拍卖,而在这场拍卖中,佳士得将首推西方现当代艺术。
近年来屡有在国外拍卖场上高价出手西方艺术品的中国买家,2010年纽约苏富比以1.06亿美元买走毕加索《裸体、绿叶和半身像》的是中国人;2011年纽约苏富比以2130万美元举走毕加索《阅读的女人》的也是中国藏家;2011年纽约苏富比秋拍一位内地收藏家参与竞拍了最终以2250万美元成交的莫奈作品;2012年伦敦春拍以340万美元购买乔治·莫兰迪作品的是一位北京藏家;2013年纽约佳士得春拍柴姆·苏丁《小厨子》被佳士得亚洲业务发展执行人李昕代理的电话买家以1800万美元竞得,买家疑为中国藏家。
但相比于内地买家在国外对西方艺术品的一掷千金,西方艺术品在内地市场还处于空白期,如果能打开市场无疑将会是个大肥缺。
中国内地买家强劲的购买力吸引了国际大拍卖行的注意。此次佳士得上海首拍主推西方艺术,将西方艺术品送到家门口,是否表明国外艺术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时机已成熟?
西方艺术品国内市场缓慢试水,还是沦为消费品
身处内地艺术市场的中国拍卖行,比国际拍卖行更早看到了西方艺术品在内地的空缺,也曾经试图将西方艺术作品引进中国,可过程却并不顺利。
华辰作为国内最早上拍西方艺术的拍卖行,在2007年便推出首个“西方油画和雕塑”专场试水内地市场,拍品包括了从17世纪巴洛克时期的经典风景画,包括雷诺阿、毕加索、夏加尔的油画作品,以及现代绘画的版画和雕塑作品。虽然在2007年秋拍、2008年春拍两场“西方油画的雕塑”专场中上千万的雷诺阿和毕加索作品都成功交易,并且也都保持着约50%的成交率,但首场总成交1400万元还不如当代艺术家一件作品的成交价。在匆匆试水后,西方油雕还是退出了国内市场,只留下甘学军“还是太仓促”的感概。
随着艺术市场不断调整和发展,西方艺术品在近年市场中又开始出现,很多拍卖行尝试在油雕版块加入少量的西方油画雕塑作品,但拍品只限于版画、小品和雕塑,极少有重量级作品上拍。从成交来看,更多集中在消费性为主的中等价位,并且更有实用价值的西洋古董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北京保利从2012年第20期精品拍卖会开始,每期季拍都会上拍小量西方油雕,拍品多为18到19世纪的小幅风景油画以及艺术大师的版画、雕塑等可复制作品,价位多集中在10万元以下。北京艺融在今年春拍油画版块也加入8件18到19世纪欧洲艺术家的油画作品,价格集中在10~20万元之间。
银座国际从2012年秋拍开始特别设置欧洲雕塑专场,上拍18、19世纪欧洲近现代雕塑大师的作品,到今年春拍为止的两场拍卖成交率分别为96.77%和88.89%,作品成交主要集中在10~50万元,算是西方艺术作品在近年比较不错的成绩。
上海泛华拍卖是目前国内较少的在拍卖中主打西方艺术品的拍卖行,从2012年开始设立西洋艺术品的常年交易,平均每半个月有一个交易,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有11场。拍品主要集中在西洋古董,包括钢琴、欧洲古典家具、钟表、雕塑、灯具、油画等更具实用性的物品。
从2007年北京华辰首次上拍西方油画雕塑到2013年春拍,内地拍卖市场共上拍西方油雕207件,成交131件,处于价格区间10万元以下和10~50万元之间的拍品是市场主力军,而从分别为48件和59件的成交数来看,10~50万元价格区间的作品成交率更高,是买家广泛接受的价位。
关税高、保险不到位,西方艺术难入内地
华辰在2007年到2008年先后两次试水西方油画雕塑之后,没有再进行下去。甘学军总结出两个原因:主观方面是国内收藏西方艺术品的基础薄弱,藏家对西方艺术大师作品的市场行情把握不够,不敢轻易下手购买,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则是国内艺术市场基本要素不健全。由于国内艺术品高关税的限制和国内艺术品保险的缺失,国内拍卖行难以在国外征集到重量级作品。
从2007年到2013年,国内艺术市场气氛日益浓厚,并且随着对西方艺术品的熟悉,以及艺术收藏、投资视野的不断扩展,对国际艺术品的需求也更加旺盛。而且随着国内艺术市场向国际市场的发展,许多藏家也开始考虑向国际藏家转型。未来国内市场对西方艺术品将会有更大的需求,但甘学军认为,关税和保险依然是西方艺术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最大障碍。
一方面,国内艺术品进口关税虽然在2011年由11%下调至6%,但仍需要交纳17%增值税。这些费用使西方艺术品进入国内市场所要承担的费用很高,所以更多的买家会愿意在国外市场购买西方艺术品,并存放在国外。
另一方面,国际藏家对艺术品保险的要求极度苛刻,但国内的艺术品保险在2012年之前几乎是空白。虽然从2012年安盛艺术品保险进驻中国开始,国内的艺术品保险慢慢起步,但依然缺乏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艺术品鉴定及鉴价专业人员或机构。保险的不到位限制了拍品的征集,就如同甘学军所说:“由于无法提供国外藏家要求的完善保险,内地拍卖行很难在国际上征集到艺术大师的重量级作品,只能征集到版画、小品、雕塑等复制性作品,这就很难推动整体市场的发展。”
藏家养成,东西方艺术皆有才是国际化市场
随着苏富比、佳士得先后进入中国内地,国际品牌可以为内地艺术市场带来西方重量级艺术作品。同时各地免税区的成立也减轻了关税的负担,西方艺术品进入在内地市场将会变得容易。但从已经开始运营的保税区艺术品拍卖状况来看,西方艺术难以进入内地的原因,并非单单是关税和保险,还包括内地艺术市场对西方艺术品的主动回避。
华辰今年春季在厦门保税区举行了西洋艺术品保税拍卖会,拍品包括古典家具、银器、版画、钟表、邮品、钱币六个门类,却没有西方油画。拍卖行在引进西方艺术的时候还是选择了价格偏低的西洋古董,这又是为什么?
就拍卖行而言,选择重量级的油画艺术存在风险。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国内买家开始在国际拍场购买西方艺术品,但那毕竟是极为有限的小部分,而大多数的中国藏家的审美习惯仍然停留在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艺术品的态度只是看客心态。所以那些动辄好几千万美元的西方当代艺术,即便中国拍卖行顺利征集在内地上拍,也不见得能成功交易。从藏家的角度来说,邻国日本因为大量买入国际市场上的印象派作品而折戟沉沙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
所以归根到底,西方艺术品在在中国内地并没有形成市场。这对一个艺术市场刚刚形成20年,并且自身艺术品财富异常丰富的国家来说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正在向国际化发展的艺术市场,将西方艺术品纳入自身市场结构中,却是必经之路。拍卖行逐步培养藏家审美趣味和购买计划是很艰难的过程。但好在国际拍卖行为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已经针对内地藏家有所行动。香港苏富比去年在香港金钟商业区开设了1.5万平方的展厅,旨在让中国买家更了解西方艺术。
而内地拍卖行所要做的除了培养藏家,还需要在拍品结构中有计划地加入西方艺术品。拍卖行每年都会海外征集,在中国艺术品越来越被藏家惜售的情况下,西方艺术品未尝不可以成为市场的一种补充。况且,国内保税区的建设也并非只为国际拍卖行进驻中国而设立,国内拍卖行为何不充分利用这个轻松的环境扩充市场?也只有当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一同上拍内地拍卖行的时候,中国国际化的艺术市场才算形成。
关键字:艺术,洋货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