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51:28 热度:870
林散之(1898~1989年) 名霖,字散之,别署散耳,安徽和县乌江人。师从黄宾虹,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诗、书、画皆工,并称“三绝”。60岁后专攻书法,以其莽苍淋漓的狂草冠绝今世,被誉为当代草圣。
诞于乌江 初显天分
提起乌江,便不禁让人想起楚汉战争中的英雄项羽。这里也是林散之的故乡。1898年,林散之出生在这个皖苏交界之地。
林散之小时候因反应迟钝,小朋友便喊他“五呆”。10岁那年他随父亲参加亲属的婚礼,在这次婚礼上显示了他的艺术天分。亲属家的一堵新墙深深地吸引了他,晚上当人们熟睡的时候他便用早已准备好的锅灰和刷子,在厅堂的墙上画了一头嗷叫的驴。次日大家大吃一惊,大喜之日厅堂里画了不伦不类的驴,主人正要发火,父亲一边道歉一边向亲友打圆场说:“难得他机灵,墙重刷便是。”一次小小的风波平息了,这也在不经意间展示了林散之的天分。
唐楷入门 上下求索
林散之13岁那年,父亲不幸病故,此时的家中一贫如洗,年幼的他就得担当部分家务,这也磨砺了他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操持家务之余他不忘勤奋学习,后来在父亲好友的介绍下至南京拜张青浦为师。
1913年,母亲思儿心切,于是林散之从南京回到乌江。期间被其姐夫范期仁看中,介绍他在私塾教书。后来他又跟乡贤范柳泉、范培开学习悬腕临习唐碑,从而奠定了其一生书艺的坚实基础。林散之终生坚持深入探究优秀法帖碑版,并将其吸收变革,逐渐丰富,进而形成独特的自我面目。深厚的碑帖情结贯穿并融入了他的生命历程。林散之晚年总结自己的书法历程是“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他教习学生学习书法,开始亦是先临习柳公权,再临习《礼器碑》,以刚入手,柔中见刚。
林散之仰慕陶渊明的故里、王维的辋川、杜甫的草堂,便在自己家的周围栽上了许多树木和花草,并自号为“林木山房”,后来改为“江上草堂”。林散之山房建好后,恩师张粟庵先生取林木山房之意,谐“三痴”之音,给弟子林霖易名“散之”,这便成了林散之终生使用的名字。
1929年春天,林散之在老师张粟庵先生的推荐下拜黄宾虹为师,从此确立了其书法艺术之路上的一个新里程。
拜师宾虹 书艺大进
32岁那年,林散之敲开了位于沪上西门里7号的黄宾虹家门,从此他便开始了黄门3年的学艺生涯。黄宾虹特别看重笔墨技法,常常当面给林散之示范讲解。林散之一直铭记业师的教导:“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领会。君之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曰壁坼纹。用墨有七种:曰积墨、曰宿墨、曰焦墨、曰泼墨、曰淡墨、曰渴墨、曰浓墨。”并强调:“古来大家各宗各派在技法上千变万化,却离不开‘笔墨’二字。书画之道皆以笔墨为主。”这一番话语使林散之茅塞顿开,“五笔七墨”之法使其终生受益。3年后林散之向黄宾虹先生辞行,开始游历名山大川。
1934年3月29日,林散之告别妻子母亲,再次远游。数月的远游使林散之胸襟大开,笔墨技艺大进,他将宾虹老人授予的书法真谛与天地自然灵气相融,书法点画遒劲,厚重饱满,游丝映带如金,刚柔并济,自然中显现着山水灵气,挥洒中吐纳天地神韵。此时,林散之的书法已融渴笔焦墨,显示出苍劲老辣之风。这为他80岁以后的草书蜕变奠定了基础。
晚年蜕变 声名鹊起
晚年林散之的生活跌宕起伏,坎坷波折。先是国难当头,他到处奔走,后是妻子亡故,他渐渐双耳失聪。不久洗澡时又不慎落入开水中,致使五指粘连,为了还能继续研习书法,他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痛,将五指强行分开,不久就又手持毛笔,日日研习。幸运的是这些苦痛的经历并没有影响他对书法的痴爱,晚年林散之的书风渐趋成熟并日益蜕变,从而达到一生的巅峰。他晚年作书多饱蘸浓墨,以清水破之,笔下云烟浩渺,一派苍茫,雄浑中多藏俊秀,苍茫间尽蕴雅致。
林散之也是第一个将绘画中的泼墨技法运用到书法中的人。这样的技法中还融入了宾虹老人授予他的宿墨技法,其作品温润如春风拂面,燥裂如秋风袭人,柔美中饱含刚健,刚健中又挥洒飘逸,其笔力渐进连绵、凝重、洗练,充溢着丰富多姿的审美效果。这些前无古人的作品彻底打通了草书中的书卷气和金石气的壁垒,熔清逸与凝重为一炉,行气如虹。
林散之90岁后的作品洗尽铅华,复归平淡。线条遒劲柔媚,如春蚕吐丝,意态安详,心手神行。其淡泊宁静中饱含山林气息,清新雅致如天籁之音。老人这样表达自己物我两忘的境界——“写到灵魂最深处才能天机流露见精神”。
1989年12月6日,林散之安详地与世长辞,长眠于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翠螺山东麓,与李白衣冠冢遥遥相望。
林散之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
综观林散之的艺术历程,可以看到,他由楷书入门,中年拜师宾虹老,书艺大进,晚年蜕变,声名鹊起。其作品炉火纯青,风格鲜明,这不仅得益于他坚实的书法功底,更与他广博的学识和正直坦诚的人格密切相关。赵朴初先生曾有诗赞之:
万里行程万卷书,
精思博学复奚如?
蚕丝蜂蜜诚良喻,
岁月功深化境初。
林散之不但书法冠绝古今,而且绘画也造诣高深。但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他的作品在海内外拍卖行几乎看不到,且价格平平。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林散之艺术的肯定,特别是前几年有机构邀请专家评选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林散之同于右任、康有为、吴昌硕一起全票当选,这一评选结果在藏界和中国书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后林散之的作品价格出现了大幅飙升,2000年,他的《草书杜牧诗》和《草书毛主席诗词》分别被中国嘉德拍至1.65万元和3.3万元;2001年,他的《草书唐诗》被中国嘉德拍至9.9万元,令人为之惊喜;2002年,他一副仅1平方尺的行书镜片,却被朵云轩拍至0.605万元,同年他的一副《草书五言对联》(92.5×15.5厘米)尺幅也很小,也被翰海拍至2.2万元。2005年,其草书《临阁帖》长卷在荣宝拍卖会上以176万元的高价成交;2010年,其草书《毛主席词》在北京保利拍至80.64万元。尤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南京经典拍卖公司推出“一代草圣——林散之书法专场”拍卖会,其书法作品成交率达100%,其中“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拍出49.28万元的高价,创下林散之作品拍卖的新纪录。
林散之这位书法史上划时代的草书大家,作品价格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投资者和收藏者可多加关注。
来源:《收藏》杂志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