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44:47 热度:651
4月23日,北京保利第18期精品拍卖“中国书画(五)”专场拍卖上,第6164号拍品陈铿如(款)《竹林大士出山图》以1000元起拍,引发了场内激烈竞争,经过近40分钟,在多轮竞拍之后,一位买家以1000万元的报价结束了这场争夺,加上佣金,这件作品以1150万元成交。诸多专家表明,这一现象体现了书画市场并非如之前很多人悲观预料的那样遭遇春寒,市场信心并未减弱,品质好、价格合理的作品仍会出现不俗的表现。
2011年秋拍的书画板块在成交率和成交额都出现明显下滑,市场趋于理性,藏家观望情绪浓厚,关注点由投机获利逐渐过渡到注重藏品内在的艺术价值。从春拍各大拍卖公司征集情况来看,规模和场次都出现调整的迹象,重质轻量的策略显得更合时宜。
2012年的春拍逐渐拉开大幕,各大拍卖公司的征集已进入倒计时,商家必争的书画板块,成为各大拍卖公司“内功”博弈的重要场地,而对于买家来说,只有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学会比较,才能在行情波动的市场上,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精品。
“羊群效应”值得关注
所谓“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在2012年春拍中国画领域,有几位画家受到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其中首推李可染。北京保利将重点推出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其估价高达2.8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拍卖有史以来估价最高的艺术品。
按照以往拍卖惯例,在拍卖之前,诸如《万山红遍》这样的重品往往都会标注为“估价待询”,也许是考虑到春拍实际情况,拍卖公司提前公布了估价。
作为李可染山水的成名作,据著名鉴藏家刘文杰考证,艺术家于1962年至1964年间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其中尺幅较大的有3幅,一幅现藏于北京画院,一幅藏于荣宝斋的为新中国成立15周年大庆所作,第三幅就是这件作品。该作曾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和高雄市立美术馆展出,2007年5月28日,作品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的书画专场拍卖中,以350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李可染个人成交纪录。
李可染的另外一幅革命圣地山水的巅峰巨制——《韶山》,曾是1996年中国嘉德秋拍“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的封面作品,16年后再次现身中国嘉德。这幅作品创作于1974年,是艺术家同类题材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幅。
除了这两件李可染的重品之外,中国嘉德推出李可染的《雄师渡江图》;北京保利推出李可染作于1976年的《井冈山》;北京翰海推出李可染的《山水》;荣宝拍卖将有李可染的《山居图》上拍,这些李可染的作品都有重要的出版著录或者展览,对于收藏李可染山水作品的藏家而言,春拍的确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封面作品确保真品
近年来,真伪成为书画市场泡沫说的主要诱因,在数量众多的书画作品中,伪作数量庞大,而作伪者的手段也五花八门,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正规出版物,在其中插入一两件赝品,以此蒙混过关。画家杨之光就曾在香港艺苑出版社出版的画册——《杨之光书画集·翁镇熙诗词集》中发现其中夹杂着一件赝品,而画集本身曾经过杨之光鉴定为真品。这种做法成为造假者欺骗买家最恶劣的手段。
相比而言,敢于以出版物封面造假的几乎没有。在今年春拍中,很多拍卖公司纷纷推出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或者几大拍卖公司举办过的重要拍卖的封面作品。最近两年,明代书法家王铎连创佳绩,其传世名作《雒州香山作》以4536万元成交,雄踞王铎书法个人成交最高纪录。2012年,北京匡时再赴日本,征集到日本著名书道家铃木景堂藏王铎《临徐峤之帖》,这件王铎的草书作品曾被日本二玄社出版的《王铎的书法》作为封面。
由村上三岛1979年主编,由二玄社出版的四卷本《王铎的书法》是村上三岛的代表作,其中“条幅篇”斟选的55件王铎作品均为其传世名品,《雒州香山作》则是这本书其中的一件作品,而此次拍卖的《临徐峤之帖》则是封面作品,无疑更加值得关注。
除此之外,北京诚轩春拍推出的程十发1980年完成的作品《李昌谷诗意图》,则曾出现于1980年日本西武百货展览的图册封面。
源流靠名人更靠名家
流传有序是书画拍卖的一大原则,从各大拍卖公司今年春拍推出的作品来看,更关注画作曾经拥有人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中国嘉德春拍将推出石涛难得一见的细笔山水作品《细笔山水册》(十开)。此册页流传有绪,经多位名家递藏,十分珍罕。其中最为著名的收藏家要数孙毓汶。孙毓汶,字莱山,号迟庵,曾任清朝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好收藏,所得明清名画多精品。入民国后,此册为上海名画家钱瘦铁所得,瘦铁画学石涛,故对石涛传世作品颇为关心。此外,民国上海才子陈定山也是该作品的收藏者,陈定山与吴湖帆、张葱玉、徐邦达交谊甚深,亦是石涛爱好者。诸公的鉴藏,为此册的真实性做出了保证。
在今年北京匡时的春拍中,王原祁的《仿大痴山水》原藏于上海博物馆,在“文革”后返还给藏家。这幅画是王原祁应其侄儿——当时的成都知府屺望(屺望即王瞻)之请而作。《仿大痴山水》咸丰、同治时期被成都知府于腾收藏,于腾的藏品很多件入藏了上海博物馆。同治、光绪年间本幅又成为了江苏巡抚薛焕第三子薛华培的“枕经书屋”藏品,画幅右下角钤有“枕经书屋主人次申章”朱文印。后此画又辗转而归虚斋庞元济所有,载入《虚斋名画录》卷九。著名鉴定家张葱玉所著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著录此画,且有相当高的评价:“王原祁为屺望仿大痴轴,此画用笔设色俱佳,丘壑亦胜。”徐邦达过目并认定为真迹,收录在所著《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一书内。在王原祁年谱中也将此画收录,作为康熙三十八年(己卯)条目的实物注释并加以引用。
在今年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中,来自尤墨君收藏的弘一大师墨宝格是个亮点。这幅真迹虽只有“无上清凉”四字,但字字平淡、超脱且恬逸。墨君是尤翔的“号”,1920年9月,弘一大师来到浙江衢州,居于莲花寺。在此期间,与在附近学校教书的尤翔相识,两人同为南社社员。次年正月,大师将离衢州返杭,临行,将手书《大乘戒经》并旧作七篇写成一手卷,赠给了尤墨君。尤墨君邮寄给了同乡周瘦娟,后来刊于《半月》杂志第15期(1924年8月),题为《弘一集》。在2004年的拍卖市场上,弘一致尤墨君居士函封(12枚)成交价为3.85万元,这无疑是对此次拍卖的这件拍品最好的例证。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