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亚洲艺术文献库 为未来收藏材料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43:41 热度:608

  它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足球场”,成立12年,拥有亚洲当代艺术领域内最珍贵的一、二手资料,馆藏超过34000个项目,它在香港普及艺术教育,提倡通过分享去保存资料

  第陆期亚洲艺术文献库

  在画廊、美术馆、出版物,还有与艺术相关的主流媒体上,只能通过创作成果孤立的个体表达,去捕捉当代艺术生产的吉光片羽。和生机勃勃的艺术生态相悖,艺术历史的书写一直以来散落零星、过度简化,过往的艺术景观无从完整还原。

  亚洲艺术文献库正努力改写这种状况。成立12年,通过有系统的研究和数据搜集计划,它拥有了当代艺术领域内最珍贵的一、二手资料,如此的规模和专业,在亚洲是唯一一个。它鼓励对话、评论及反思,并将这些馆藏在图书馆及全球通行的网上在线目录,全面免费开放予大众。

  亚洲艺术文献库可以引领你回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原点

  “我们,二十三名艺术的探索者,把劳动的微收获摆在这里。世界给探索者提供无数的可能。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用自己的画壁和雕刀参与世界。”

  “我们不能把时间从这里割断,过去的阴影和未来的光明交叠在一起,构成我们今天多重的生活状况。坚定地活下去,并且记住每一个教训,这是我们的责任。”

  这是1980年第二届星星美展的策展前言。在前一年,画展被禁,诗人北岛担任总指挥,8位“星星”成员发起游行,喊出了“艺术自由”的口号。戏剧性的是,执拗地与主流对立的姿态取得了胜利,第二届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引起了轰动。

  30多年就这么融入了历史。2012年4月的一天,坐在亚洲艺术文献库图书馆靠窗的长凳上翻阅这本美展图录,窗外是上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有变幻而弥蒙地亲历了一场解放运动的错觉。回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原点,在“杂货铺”时代,他们的画里有各种表情,他们的表情诉说着各自的理想。他们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但他们当中也有陈丹青、钟阿城等众多知名艺术家。

  亚洲艺术文献库的所在,是荷里活道和水坑口街交界———荷里活商业中心的11楼。办公和图书馆连在一起,由信和集团和嘉里建设所赞助。大厦已经有些年头了,一楼大量空置档口,寥寥开着的几家都是书画古玩店,看光景与“商业中心”的名称并不怎么相符,但和这条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相当知名的古董画廊街倒是气味相投。不远处,是香港被列为古迹的旧中区警署和文武庙。

  图书馆占地面积约4千平方英尺,成立12年,馆藏已经增长至超过34000个项目。现在,这些当代艺术领域内最重要的研究资料,被分成参考书籍、专集、展览图录、期刊文献等门类,整齐地摆放在六排书架上。行走在其间,虽然满眼全是艺术类的刊物和影音文件,却似乎正在参与一场关于自由、民主、情感的大讨论,热烈地直奔主题。

  图书馆两面落地窗,一面是长长的书桌上摆放着几台电脑,访客可以在这里上网查阅资料,面向太平山的一面则有舒服的皮质长凳。书架和书架之间还有休闲区和视听间,三张橙色的沙发和一张茶几,结合出彷如自家书房的亲近感。于是,随手取下一本过刊,在午后阳光下稀薄隐现的尘埃中翻开,用新的口吻读一遍旧的文字,又是一次对世界的掘进。

  馆藏有最具规模和系统的中国80年代纪实文献

  图书馆的深处,有一个“文献库特藏”的密室,在图书馆助理邱悦之的带领下,推开重重的密码门,清冷干燥的空气当即扑面而来。这里存放的是艺术家们捐赠的个人物资,稀有期刊及刊物,个人、活动及团体档案,文献库制作的图像及影音资料等。严格的防火和温度及湿度调节,可以延缓藏品变质,足见其弥足珍贵。

  邱悦之小心翼翼地拉开抽屉展示。记录艺术家毛旭辉20多年艺术生涯的个人收藏库,有他与其他艺术家、策展人、艺评人的通信,以及速写簿、记事簿、手稿及各种展览的宣传品等。因为《大家庭》系列名气斐然的张晓刚,2007年就与文献库开始合作,将他自70年代末至今的作品、绘图、草图、往来书信、相片、手稿、剪报、书目等捐赠过来。历史学家、艺评人金马伦大量与亚洲艺术文化相关的文章,吕澎筹办“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的完整文件记录等,也都一一在列。

  在底层档案柜,有已经停版的《中国美术报》。第一期头版头条,详细报道了“黄山会议”上“创作自由”的呼声,大力介绍新思潮。可惜这份“八五新潮”中影响最广泛的专业报刊在1989年停刊。现在,1985年7月创刊到1989年停刊共231期的样报,就静静地躺在这个藏库中,某一天谁又翻阅了它,会读懂现代主义运动与它共有的命运。

  密室当中,还存放着亚洲艺术文献库的重点馆藏———“未来的材料:记录1980-1990当代中国艺术”。邱悦之介绍,这是为研究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转折期而建立的专题项目。文献库前后花了4年时间,收集、整理和保存这些散落的纪实和原始素材。最终一共汇集了数百本80年代的出版物,完成了75次录像采访及一出纪录片的制作,并将一批著名艺术家和策展人的个人珍藏进行了数码扫描,有费大为、张晓刚、郑胜天、吕澎、毛旭辉、吴山专等。

  现在,这共计7万多个数字文件,构成了当今世界最具规模和最有系统的“八十年代纪实文献库”。除了在图书馆浏览,也可以登陆专属中英双语网站w w w .china1980s.org同步查阅。

  文献库85%以上的馆藏来自捐赠,通过周年拍卖实现“自我造血”

  独立策展人和学者姚嘉善在谈到中国当代艺术史时曾说,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存在于一个持续发展的永久状态中。历史被少数几个人讲了又讲,提拔新锐、褒扬功成名就者的展览登场又退场,出版物迅速脱颖而出,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新作品的不断制造,填补了无底洞般的巨大容器:画廊空间、艺术博览会、美术馆和艺术中心,但是内地以收藏为己任的机构却如此之少。所以有一种“当代艺术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处存在的怪异感觉”。

  亚洲艺术文献库创办人、总监徐文玠对此深有同感。上世纪90年代末,她在伦敦的东方及非洲研究学院读书,当她为撰写有关当代中国艺术的论文而寻找资料时,才发现这方面的参考文献“少得可怜”。毕业后回到香港,在汉雅轩画廊负责人张颂仁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主席夏佳里的协助下,她于2000年成立了亚洲艺术文献库。

  就如创办任何机构一样,他们遭遇了一定的挑战。徐文玠认为最有难度的,是如何回应艺术界内的需要。要覆盖整个亚洲艺术的范畴,对大型机构来说都绝非易事,更何况一个小小规模的团队?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只能尽量于区域内多个不同城市进行研究工作。

  资金筹集也是难题。作为非营利的注册慈善机构,文献库的运作有赖政府、商业机构及个别人士资助,同时还要努力实现“自我造血”。比如文献库的周年拍卖及筹款晚宴,就是主要资金来源。所幸有很多艺术家及画廊慷慨捐赠作品,2011年度的拍卖及筹款晚宴上筹得港币1100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约80%.

  目前,文献库85%以上的馆藏来自捐赠,主要是物主的主动捐赠,或经由文献库派驻北京、香港、马尼拉、新德里、首尔、台北及东京等地的研究员,主动接触业内人士及组织所得的捐赠。其余的馆藏分别是由文献库制作、员工收集得来,从书店、展览主办者或出版商购入,或与其他图书馆和博物馆交换所获。从一个书架开始,它正慢慢进化成为世界顶尖的当代艺术研究资料库,能提供不同工具来丰富本土及区域历史论述及访查的空间。

  文献库有对大众普及功能,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活动

  当代艺术策展人M aria Lind说的不错,“今天艺术界的关键问题,多半在于中间调和上:选择什么样的艺术,以及随后如何传达给公众”。这两者,正是亚洲艺术文献库不断探索的课题。

  文献库完全对公众开放。每一位到图书馆来的访客,在前台登记存包之后,都会有图书馆助理专门接待导引,介绍机构的硬件设施、文献的摆设位置及资料的搜寻途径。现场提供电脑和影印设备,下载和拷贝十分方便。文献库绝大部分的使用者是艺术家、策展人、学者、学生、收藏家、记者,以及一般艺术爱好者。无论是策展人要计划下一个展览、教授要设计课程、学生要搜索参考资料,或是艺术家和理论家创作,这里都是他们灵感的泉源。

  为了将更多层面的普罗大众带到这个艺术富矿,文献库也积极地提供多元化的公开和教育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讲座、工作坊、研讨会、放映会及驻场计划等。事实上,文献库一直充当香港国际艺术展教育伙伴的角色,今年是第五年为艺术展举办《后室谈》了。

  有意思的是,文献库并没有半点博物馆或图书馆的陈腐味道,反而处处时尚新锐。比如眼下正在举办台湾影像艺术家高重黎的个人藏库展以回应文献库的网上月刊,在展示台就有一个显著的二维识别码,方便访客登陆文献库网站了解更多。

  今年6月5日,花了两年时间重建数码系统的文献库“数码馆藏”将会全面开放。届时会有三个特选馆藏首批上线,包括上文提及的“未来的材料纪录:1980—1990中国当代艺术”,还有R obertoChabet文献、“今生他世:卡普尔与孙达拉姆数码典藏”。超过200项纪录了文献库活动、人物专访、重要活动及展览的影音制作,亦将随后推出。

  从此之后,由文献库收录和制作的“电子文献”,都会迁移到这个新的存储库,使“数码馆藏”纤悉无遗。即便是不能到图书馆来的访客,都能直接在文献库网站上扫描图片、书信、艺术家的个人文件,收听和观看表演艺术的音频及视频、艺术家讲座、课堂及其他艺术活动,不受距离限制。网站还配备了简便的用户设定和参与功能,鼓励有共同艺术爱好的用户之间随时进行对话及信息共享。

  它不仅是资料的集中地,也是思想的集中地

  以香港作为亚洲艺术文献库的根据地,是因为香港处于亚洲正中心,与中国大陆及亚洲其他各个地区城市联系密切,为工作人员赴外地进行资料搜集和研究提供了地缘便利。香港亦拥有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开放环境,使得文献库保持营运的独立性成为可能。

  但位于香港并不等同于“香港的”,文献库不能有地域性,它是全公开、全免费的,这一点,所有董事会成员及徐文玠都有共识。徐文玠强调,“通过分享去保存资料”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重要理念。在以往建立一个资料库,并未曾如此便捷地得到资讯,或未曾以一个网络接通世界各地的人。但数码时代改变了获取、使用、存储、共享信息的方式。这或意味着每一家机构甚至每一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文献库,对此,她是绝对鼓励及支持的。

  而作为联合创办人,张颂仁认为,立足于香港成立一个文献库,可以“为亚洲当代艺术营造一种未来学术权威的基础”。他曾回应媒体称,在当下的艺术界,不管是所谓学术思潮或文化动向,话语权基本掌握在美国人和欧洲人手里。美国有几所大学都在非常积极地收集中国当代艺术的资料,日本也早在80年代就开始收集整个亚洲当代艺术的资料。而做学术首要是资料,才能吸引好的学者,亚洲自身极有必要设立资料库和学术机构“争夺学术发言权”。

  如果本港没有资料库,即使相关人士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做研究,也很难做得到。香港艺术家、策展人梁志和说,这就跟“踢足球当然需要足球场”一个道理。他最近正在筹备新的项目,需要寻找一些旧的展览的邀请卡,结果,香港大学的文献库将他拒之门外,亚洲艺术文献库则提供了很大的支援。(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梁志和评价,作为一个非营利的艺术机构,文献库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图书馆或静态的藏库,它除了拥有很多独家的资料、有很方便的网上检索系统以外,还积极地进行艺术的推广和教育,组织专业研究和评析,“不仅是资料的集中地,也是思想的集中地”。而最难得的是,即便不是艺术界的专业人士,而只是纯粹希望获得艺术启蒙的普通公众,也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秘游香港

  大学游之岭南大学

  在大西北,香港的大西北,有一所大学,叫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位处屯门虎地,四周尽是住宅如富泰邨、倚岭南庭、聚康山庄和叠茵庭等等,多是在2000年之后兴建。岭大其实源远流长。岭南大学原来的校舍其实在广州河南康乐村,20世纪初已然成立,后来在香港开设分校,初时叫做岭南书院,校舍在香港岛的司徒拔道,70年代易名为岭南学院,后来于1995年迁入面积大得多的屯门现址,并于4年后正式升格为大学,正名岭南大学。

  演讲厅:上演一年一度的文学盛事

  白先勇、王安忆、张大春、黄虹坚、也斯、梁秉钧、刘克襄……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得很长很长,他们都是岭南大学“驻校作家计划”所邀请的作家。岭南大学“驻校作家计划”自1991年起每年会邀请作家到校内教学和交流,成为校园一年一度的文学盛事。课堂设在主楼的几个演讲厅。

  送别亭:很少有人敢去拍照

  岭大现在的位置,本是以前虎地中村、军营和难民中心(曾用以安置越南船民)一带。据说当年兴建岭南学院时,虽然村民已经搬离,但坟墓却是个难题。由于校园范围内及附近有颇多先人坟墓及义冢,搬迁不易,因此校园之内仍能见到部分坟墓,其中一个就是麒麟围义冢。传说兴建校园初期,校方当然知道义冢会为大学带来阴气,所以曾经多次计划拆掉义冢,但总是拆不掉,为什么?因为所有被吩咐在义冢动土的建筑工人,不是受伤,就是患病,令他们连在义冢附近的地方都无法动工,参与这个部分工程的人都坚称遇到灵异的怪事,每天在义冢附近工作时都提心吊胆,没有工人愿意做这个部分的工程。义冢边上还有“送别亭”,传说是以前村民送死者上山安葬时止步之处,可想而知,亦有不少鬼故事。义冢拆不掉,校方便在通识教育楼和社会科学楼之间的空地特别加建了十多英尺的土墙,把义冢阴森的面貌遮盖了,只露出“送别亭”的亭顶,从这堵土墙的设计可以知道校方希望将这个义冢的事实遮盖到最极点。有“岭南大学的学生可以不认识余近卿亭,但是不可以不认识送别亭”的说法,据闻到过此地的人会不能毕业,也很少有人敢去拍照。

来源:雅昌艺术网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