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38:40 热度:610
未曾露面的艺术品没有记录作为对比 买家喊高价也没太大心理负担
一批从未在市场露面的古代书画将在冬拍中首现真身,“生货”的出现刺激了寻求新鲜资源的藏家。
近年,“生货”书画屡屡拍出天价。到底什么是生货?在市场中流传有序、价格稳步上涨的拍品为何价格却难有大突破?
“行话里将未曾露面的艺术品称作‘生货’,”一名老行家告诉记者,“‘生货’往往能拍出好价格——没有过往的记录作为对比,买家心里没底,喊高价也没太大心理负担。”
“如果一件拍品频繁出现在拍卖场上,行家肯定不买”,收藏书画多年的梁先生告诉记者,其一是这件东西过了太多手,空间已经被逐渐剥出;其二是他认为能被收藏者长时间保留在手中的才是“真精稀”。
“熟脸”拍出高价只是个案
“如果10年就在拍卖场上露过8次面,谁会想买?拍卖行都清楚,这些肯定卖不了高价。”华艺国际(原广州嘉德)副总裁许习文表示,那些时隔一两年再次出现并且能拍出高价的只是个案,而且要求拍品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比如拍出4.255亿元的齐白石作品,就是为数不多的特例。“起码5年前出现过的拍品我才能接受。”一名买家告诉记者,他认为5年甚至以上才是一件拍品出现的周期。
交易成本叠加推高价格
北京匡时(微博)总经理董国强(微博)认为,如果拍品出现在拍场的间隔太短,交易成本变成很大的负担。董国强举例说明:“比如去年在拍场上拍出1000万元的书画,计算入佣金后,第一手买家实际成本至少为1100万元;如果今年再拿出来拍卖,至少要卖出1300万元才能‘保本’,而第二手买家花费的成本需要至少达到1450万元。”
董国强说,拍卖市场就是个小圈子,如果买家去年1100万元没有买下的拍品,今年要花上1450万元买回,时隔一年成本增加了350万元,购买的欲望当然不够强烈。例如刚刚在北京某场大拍中露面的张大千作品,数月前在香港苏富比(微博)以2000余万元成交,本次现身估价已达3000多万元,最后以流拍告终。
“征集熟面孔就导致交易成本的叠加,从而推高了市场价格。”董国强说。
拍卖行:挖掘“生货”新资源
这种较大的利润空间也促使身处激烈竞争中的拍卖行挖空心思挖掘新的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从外围寻找货源。
董国强坦言,这些海外的拍品不乏“生货”,至少也是近年不曾出现过的,而且海外藏家大部分不太关心市场走势,底价较低甚至低于市场行情。在即将举行的华艺国际冬拍中,也集中推出了不少“生货”作为“生招牌”。
但是海外征集的难度日渐加大,拍卖行只能另辟蹊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从当代艺术品中挖掘和包装新的资源。比如中国嘉德(微博)推广紫砂壶新人作品,部分原因也是迫于旧紫砂壶资源逐渐减少,从而寻找新的卖点。
广东市场成交的高价“生货”
观察近年广东市场成交的情况可以发现,能拍出高价的的确多为“生货”:2009年12月6日冬拍中,方从义《云树流泉图》以1736万元成交;2010年12月7日冬拍中,王铎1646年作草书诗卷手卷,60万元起拍,最终以2240万元成交;同场拍卖会中,首次出现的范成大《自书四十田园诗集》也拍出3360万元高价。
而"天蠁楼旧藏"的拍品多为首次露面,屡屡拍出高价,成为行内认可的固定专场。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 林琳
图:吴冠中《故乡苇塘》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