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金庸“御用”画家 羊城“画说金庸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34:13 热度:645

  作家倪匡曾盛赞这位画家“敢说世上再无第二人”,而一向对插画作品颇为挑剔的金庸也对其称赞有加:“长期在心里酝酿的艺术作品,一出来果然不同凡响。”

  这个在众多名人口中的“奇人”,就是香港人物画家董培新。虽然与古龙、倪匡等著名作家都合作过,但在董培新看来:“金庸先生的作品很好画”。如今他已专注于用水墨展现金庸的小说,成为金庸三大“御用”插画家之一。日前,董培新推出了《董培新画说金庸》一书,收录的每一张都是“一面墙大小”的大画。在南国书香节期间,这位65岁的画家还将现身南国书香节,现场“画说金庸”。到底这位“奇人”如何在画案上展现金庸的江湖?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这位“痴迷”于金庸50年的画家。

  “那些画面已刻在脑海中了”

  说到为什么尝试用画笔展现金庸的小说,董培新说自己就15岁从广州移居香港时就被金庸“迷住了”,当时他寄住在一层挤了30多人的楼里,从香港丽的复声有线广播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那时候这本书还没写完,但是听得太过瘾了,就去买来看。”董培新回忆起那时的岁月,以“狂热”来形容,看金庸的小说可以不睡觉,四处借书来看,每天追问书店的老板有没有新书出来。

  “我16岁的时候就开始画金庸,不过画的是假金庸。”当时有不法商人找了澳门的一个作家写了《神雕英雄前传》,不是金庸写的。董培新为此开始创作武侠风云。

  董培新之所以痴迷金庸是因为“金庸的书是越看越有味道的。”“我一直重看都看不厌,重新看的话会有另外一种品味,把所有的人物都融入了社会上,有社会上的人的影子,不过他用了夸张的方式表达社会的缩影、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人与人的矛盾与无奈。”

  现在,董培新画金庸画的时候,几乎可以做到不看原著,轻车驾熟,“那些画面已经刻在脑海中了,信手拈来”。不过,董培新一再说自己看的是旧版本,而新版本的改动有很多,每逢此时,他就把人物资料和场景细节反复核实,做到一丝不漏。

  粗眉“小龙女”曾引起争议

  在董培新的金庸武侠插画中,有一幅画曾引起不少人的热议,那就是小龙女睡在古墓中的图画。画作中的小龙女眉毛甚粗、面色苍白。整幅画面全部冷色,偏偏朱唇一点红,与电视中清秀的小龙女形象大相径庭。对此,董培新解释说:“因为小龙女从小就在古墓生活,从来都没有看过自己,更不会去修眉。她也不会去与人打交道,而且古墓缺乏阳光,面色也应该是苍白。这表达了我自己对于素材最原始的一种理解。”

  这幅画是董培新画金庸画的起点。“那是我第一个大陆画展,到广东画院订场地的时候吓了一大跳,那里大得不得了,当时就觉得一定要有一个主题,想起很遗憾没画过一幅金庸作品的画,于是就先画了一张杨过和小龙女在古墓中的画寄给金庸看,征求他的意见。没想到,金庸先生马上就回复了,“你放心去画吧”。

  从此之后,董培新就一发不可收拾,到了最近几年更是开始专职创作金庸画。与小幅插话不同,董培新画的都是三四米的大画,最大的有原张宣纸的大小。“我这个人有点问题,喜欢搞些麻烦的事。画大画有一定的困难,只能放在墙上画,宣纸一笔下去水就会往下流,手不能按在画上,要很小心。”董培新笑着介绍说,“像画韦小宝跟7个老婆在床上,我就用画家和摄影师一般都不喜欢的角度,从下往上看,从下巴往上画韦小宝的7个老婆。”

  即使是如斯浩大的工程,董培新也一定要画草图来谋篇布局。“这么大的画走近去看的话,其实是看不清的,一般要站到30米之外,才能看得清楚,所以一定要看了整体再修改。

  金庸“不闻不问”是最大恩宠

  对于董培新的画,金庸向来都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是对我很大的恩宠,我很幸运的是从小开始就没人支配我,以前的老板也没说过半句,金庸也是,一直很相信我。”董培新说,在所有的金庸人物中,他最喜欢的就是令狐冲和韦小宝,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己意愿,这和他很像,对爱对恨都放不开。

  今年10月,董培新新作“朱元璋要和乔峰对打”的场面将亮相鸟巢,作为《天龙八部》话剧版的海报出现。“我感动的都画了出来了,以后应该还会画,不过要精挑细选。”虽然已年近古稀,不过董培新和金庸的纸上江湖仍在继续。

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