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09:58 热度:726
孙巧拙
三大促销手段
一位业内专家曾说,当艺术品的价格超过大多数人的购买力时,复制品就诞生了。所以,在当前文物艺术品天价满天飞、收藏市场也近乎无“宝”可淘的时代,复制品终于显山露水,分得一杯羹。这样的大好商机,商家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一些复制品的推广活动开始大张旗鼓地铺开,复制品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也被无限放大。总的来看,商家的宣传手段大致有以下3种。
手段之一:举办“高端”展览。本来价格不高的复制品,经过“高端”展览一包装,马上就能从一介平民变成贵族。一位任职于某家私人银行的理财顾问王先生,曾被郑重邀请参加某画廊举办的吴冠中画展,还号称是VIP预展。但在展览现场,当王先生看到作品的标价时,不禁惊呆了——880元,他心想:肯定是工作人员一时疏忽漏掉了一个“万”字。可挨个作品看下去,发现所有画作的价格都在1000元上下。这时,王先生才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参加的只不过是一个复制品展览。
手段之二:制造新鲜名词。商家在复制品的名称上大做文章,用一些专业术语故弄玄虚。2009年的一次北京冬季房展会上,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几家画廊捧场,其中一家画廊推出了某著名画家作品展。而这些作品的标注上,写的既不是油画,也不是丝网版画或印刷品,而是“综合材料”。据该画廊工作人员介绍,所谓“综合材料”,即是将画家原作通过高仿复制技术印在画布上,然后请美院学生在原作的轮廓上添加油彩笔触,最终完成看似大师原作的作品。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综合材料”其实就是复制品。
手段之三:强调升值潜力。强调收藏品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是商家惯用的手段,复制品也不例外。2009年,一个名为“中外历代书法名画复制展”的展览在重庆展出,该展策展人在宣传中再三强调:“收藏复制品是私人拥有国宝级文物的唯一途径”“一些高仿真复制品还能进行拍卖”。而当笔者与一家复制品销售网店联系时,客服人员也极力游说:“这些复制品足以乱真,买回去收藏不仅显得有品位,而且据专家预测,以后真品升值了,复制品也会跟着升值。”
别指望靠它发财
“复制品盯上中产阶级”,就目前来看,中产阶级是复制品销售最大的受众。在商家看来,中产阶级通常受过良好教育,对审美的需求比较高;但由于收入有限,他们无法将价值不菲的原作纳为收藏,因此复制品自然会更吸引他们的眼球。这也是商家盯准中产阶级的最主要原因。
“谁不愿意买真品啊,但真品太贵,我这种小编辑根本买不起!”中信出版社编辑孙小姐道出了很多复制品购买者的心声。在她看来,复制品比原作便宜得多,摆在家里也显档次,“可以说复制品是给普通人一个亲近真品的机会。”
但是对投资复制品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在少数。山水画家萧海春从1996年开始就陆续购藏复制品,到现在已经买了400多件,但只是为了把它们“作为教育学生最好的教材”。“复制品只是复制品,如果有人购买,首先不应该考虑它的收藏价值。复制品的存在意义并不是投资和升值,很多艺术品的真迹已经损坏或者早就不知所踪,复制品的出现是为了填补空白,减少世人无法看到原作的遗憾。所以,复制品的实用价值远远大于收藏价值。”日本二玄社美术部总编辑高岛义彦对媒体这样表达他的观点。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何怀硕也表示,尽管现代高度精密制作的复制品,在视觉效果上等同于原作,但毕竟不是原作,它们在材质、触感、气味等方面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它只是原作的拷贝,只有技术、材料的成本而已,是人人可得的。“就如同杜甫诗的原作手稿价值无可估价,但一本杜诗全集只值几百元台币而已。”
来源:中国文化报
北京百雅轩画廊负责人李大钧则奉劝购买普通复制品的人不要抱着增值的幻想:“我们公司的名家和名作仿制画是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造的,在这一点上它区别于故宫的手工临摹作品,我们一直强调不要把这样的仿制品当做艺术品来看。虽然在材质或形式上它都接近原作,但我们仍把它定位为‘艺术出版’作品,并不把它当艺术品,这些仿制画是没有什么升值可能的。”
难道复制品就没有收藏价值了吗?并非完全如此。对于复制品,我们不可一概而论,其中一些制作精良、限量发行的精品复制品,还是值得藏家出手的。判定复制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可以通过3个标准,即原作价值、原作名气和复制技艺。
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大瓶,真品仅存世一件。这种国宝级文物,私人藏家根本不可能拥有。但是由著名制陶大师亲自操刀,并在原作产地景德镇仿制而成的类似复制品,仍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这样的高仿复制品,就值得藏家关注。据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介绍,复制品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数量和复制质量。“真正高品质的复制品实际上是对艺术理解和消化的成果;故宫的画师一年只能临摹一两幅复制品,这些复制工艺精湛的复制品本身就可以作为艺术品来收藏。”
市场还需规范
面对五花八门的复制品,当商家卖力宣传、极力抢占市场的同时,有人开始担心这个无序的市场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一些业内人士提议,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法规,以规范复制品的制作与销售。比如出售文物复制品应标明复制的机构名称和“此件为复制品”的字样,切不可与原作混淆蒙骗买家。而收藏者在选购艺术复制品时也要注意,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印刷品、粗制滥造的地摊货,就算被冠上再响亮的名头、用再正式的展销方式销售,也是没有收藏价值的。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收藏者,购买、收藏复制品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在这个“忽悠”流行的年代,收藏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被那些升值的神话所迷惑,千万不要被原作在拍场上拍出的天价冲昏了头脑,千万不要幻想通过藏品升值而一夜暴富,否则很容易被商家的忽悠蒙蔽了双眼。任何收藏都是一样的,都需要端正收藏的心态,具备一定的收藏知识,复制品收藏也是如此。收藏者收藏复制品,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文物知识,要对艺术品制作工艺有所了解,把握好对原作价值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收藏者应当怀有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喜好,因为热爱而收藏。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