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36:40 热度:697
【问题一】 不文明行为
卢浮宫提出“文明礼貌教育”
作为昨天馆长代表的库卢,是卢浮宫的客流部主任。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兴冲冲地来问她:“《蒙娜丽莎》在哪?”《蒙娜丽莎》无疑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该馆与之齐名的还有《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石
雕。每年差不多有830万人次的观众冲着这三件绝世极品而来。对于滚滚而来的人潮,库卢总是保持微笑,但她不能忍受的是有人为《蒙娜丽莎》拍照。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已经500多岁了,多年来专家一直为延长这幅油画的寿命而竭尽全力,可是偏偏有人要对它使用危害巨大的闪光灯。“每年都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库卢说,“这些不愉快有发生在观众之间,也有观众和保安之间。”面对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库卢选择告诫保安要学会善意地劝解,“我们让保安多掌握外国文化。”而去年夏天开始的卢浮宫的“文明礼貌教育”,则针对所有人,“对于观众,我们不采取强制措施,而通过宣传,让他们觉得不能这么做。”
【问题二】 人满为患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发挥网络博物馆作用
在众博物馆因免费而承受强大压力的时候,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显得比较笃定,因为按照国家保护古建筑的规定,他所领导的这家庞大博物馆在2年内不会免费开放。但事实上,故宫却是观众最多的中国博物馆,去年游客就达930万人次,今年将突破1000万人次。“有人建议我用门票涨价来控制人数,但这不是一个好办法。”郑欣淼眼里最切实的办法是定量增加展馆面积,他的逻辑是,面积多了,场面自然也就不那么拥挤了。
故宫增加展馆面积的雄心,让卢浮宫的库卢主任很羡慕,因为卢浮宫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重启的宫殿。于是他们计划在法国北部城市朗斯修建另一座卢浮宫,将藏品分流,从而起到分流观众的效果。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蒙特贝罗提供的妙招是,发挥网上博物馆的作用,“很多人讨厌看那些数字图片,但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我对文物的热爱,就是看那些彩色图册开始的。”
为了增加展馆面积,故宫今年将重启已经关闭了半个多世纪的武英殿,作为新的绘画馆,另外尘封许久的文华殿很快也将对观众开放,那里将陈列数以百万计瓷器精品。此外,为了整肃环境,故宫还关闭了馆内很多小卖部,包括遭遇争议的星巴克。
【问题三】 防灾防盗
“猫军团”入驻冬宫
你去冬宫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其300万件藏品中的精品,还能看到许多猫。这些猫就在观众的脚下穿梭,和观众一起感受着艺术的魅力。冬宫博物馆馆长肖特洛夫斯基透露,冬宫确实存在着一支“猫军团”,这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团很多年前是为了防止鼠灾而入驻的。“虽然现在老鼠少了,但我们仍然让猫存在,这已经成为了善待动物的一种举动。”肖特洛夫斯基说。
尽管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和纽约大都会等世界大多数的著名博物馆都拥有强大的摄像头监控设备,但各种名画遭窃事件仍时有耳闻。也许,动物保安是最忠诚的。相对于冬宫的“猫军团”,故宫则有一支警犬队。郑欣淼昨天说,这支警犬队主要由德国黑贝犬组成,每天闭馆后专门搜查那些潜伏下来的别有用心的人。“我们有20多年没有发生盗窃事件了。”
【问题四】 服务对象
大英博物馆免费了250年
就在中国人对博物馆免费开放颇感欣喜的时候,大英博物馆已经免费开放了250年。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克格瑞格每年考虑的不是如何对付500万人次的观众,而是考虑如何让其700万件藏品更多可能地与观众见面。
麦克格瑞格昨天说,其实从1795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开馆那一天起,该馆就将自己的服务目标定位于国民的娱乐和教育,因此他们实行了免费。麦克格瑞格绞尽脑汁地要让普通人对文物产生兴趣,他的方法是在展览中体现文物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比如馆内展出的是中国古人使用的竹器以及以竹为题材的绘画,那么在馆外,他就命人种上竹子,营造一个奇妙的中国风景,“我想让观众知道,竹子至今还是中国人品格的一部分。”
博物馆到底应该为谁服务,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卢浮宫的库卢就坚决反对对民众采取限流措施,“客流对一家博物馆非常重要。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吸引扩展新游客的人数。”
●娱是乎
观众是客人
现在很多中国的博物馆很矛盾,一方面用免费来吸引观众,一方面看到观众汹涌而来,却如临大敌。免费是世界潮流,但在面对观众时,昨天现身的西方博物馆馆长和代表的表情,显然要比中国的博物馆领导舒展得多,因为他们已经想通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博物馆归根到底是为民众服务的。
卢浮宫客流部主任库卢说,她很理解法语中“好客”的含义,她将“观众是客人”这一点融进了自己的潜意识,在发生不愉快事件时,她才会首先教育保安,而对观众采取委婉的态度。事实上,只有想通了“谁为重”这个道理,才会对客流量剧增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解决,而不是叫苦不迭。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克格瑞格倡导的“免费不减质”的理念,不正基于此吗?
来源:青年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