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55:35 热度:844
对流·首届青花汾酒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启动仪式现场
近日,对流·首届青花汾酒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启动仪式在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隆重举行。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集团总经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谭忠豹,汾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集团副总经理、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卫华,集团市场部部长、酒业发展区公司副总经理杨波,学术主持、批评家吴永强以及20位当代艺术家出席启动仪式,共同见证青花汾酒与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出发的历史性时刻。
李秋喜董事长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艺术家进入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前的击鼓群舞
李秋喜在致辞中指出,过去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汾酒作为“中国酒魂”,拥有不可比拟的历史文化优势,在历史传承和发展中,汾酒积淀了深厚广博的文化和艺术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酒文化传承和中国艺术文化传承的水乳交融。汾酒具备和代表了中国形象的品牌气质,是中国白酒文化传承的优秀代表,汾酒集团有责任保护和传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更有责任坚守和发扬中国的悠久文化,推动和促进当代艺术发展。
吴永强教授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李秋喜董事长向艺术家代表吴永强教授赠送定制原浆酒
吴永强在发言中表示,当代艺术是跨界的艺术,跨界就是一种生产力。此次由汾酒集团主办的青花汾酒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为当代艺术与汾酒品牌的相互融合发展打开一道门户,为双方的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寻求动力。
艺术家现场书写“汾”字
艺术家现场书写“汾”字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艺术家共同举杯庆祝对流·首届青花汾酒当代艺术跨界发展之旅开启
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及艺术家观看击鼓群舞
艺术家集体展示“汾”字
国际在线书画频道总监蒋亦榄与嘉宾代表合影
仪式上,艺术家们以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共书“汾”字,诠释汾酒文化,并与主办方领导共饮青花汾酒,共同为“对流·首届青花汾酒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拉开帷幕。
汾酒集团包装车间
汾酒博物馆
汾酒博物馆
汾酒博物馆
汾酒地下酒库
汾酒开酿仪式
艺术家体验汾酒古法酿造技艺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艺术家在汾酒博物馆前合影
艺术家在古宅前合影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艺术家们先后参观了汾酒集团的酿造车间、包装车间、汾酒博物馆、地下酒库等场所,并在酿酒师傅的指引下,亲自体验汾酒古法酿造技艺,共同感受汾酒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中国酒文化的核心力量。
以下为研讨会嘉宾发言概要:
许仲敏:品牌与艺术的结合延续性是关键
过去的商品主要依靠销售,当下更重要的是人本中心主义时代。品牌只有和消费者的精神和灵魂沟通以后,才能和人站在一起,最终实现更大规模的营销。
艺术营销和产品未来的发展不能依靠几个活动来达到效果,这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是需要通过长期合作来达成,没有三年、五年是做不下去的,真正品牌与艺术的结合起码要十年,因此延续性非常关键。
李迪:企业与当代艺术进行对话的方式是多样的
作为企业有意愿跨界与当代艺术合作是非常棒的想法。首先我们要了解当代艺术的内在以及它和传统艺术的区别,像把一些书法家请来做一场笔会是比较表面的合作,没有进入到深层次。近几年国内很多大企业开始意识到当代艺术的魅力,它是面向未来,不是完成时而是未来式。当代艺术的不确定性、可对话性,面对未来的可能性有非常多的机遇。
前不久我了解到一些信息,一些机构和企业会将每年营业额的2%,甚至5%用于与艺术进行各种各样的对话。这些对话方式有很多,比如艺术年度大奖等。还有一种是当代艺术与高级定制延伸品的探索,以及给艺术圈提供短期的创作空间,通过专项的合作发展品牌的设计来进行改造与激活。
这些想法是对当代艺术现在时的关注。同时通过对活动的参与,企业品牌能够有效的在文化界和艺术圈推广、传播。至于在怎样的机制与品牌下进行,我们艺术家也需要一个平台作为纽带,在其中做联系。建立这样的环节,就是为了下一步能够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苍鑫:当代艺术与酒的结合有着奇妙与恰到好处的关系
我认为当代艺术无所不包、野心巨大,企图把现实能看到的一切领域把包含在其中,它和酒的结合有着一种奇妙与恰到好处的关系。汾酒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过去酒是一种通道,是打开灵魂的通道,现在我们首先要认识人为什么要喝酒,打通我们对酒的看法。打个比方,把酒瓶进行改良,进行艺术性的处理,譬如倒着摆放,会不会更好。我们如果结合得好的话,进一步发展时可以达成一定的认识。通过双年展或其他形式实现效果,甚至可以请各个领域的人介入,不一定是艺术家,包括各界的精英人士。
李熙:在活力与失活之间做进一步的尝试
汾酒与当代艺术进行跨界,首先需要做大的格局,起点要大气。当代艺术的特点价值之一是它的活力,它是跳跃的和鲜活的。反观汾酒,在活力上是有所欠缺的。活力与失活,是否可以结合,做一些借位和错位。在具体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上,要有一些思考。
比如宝马有一个MINI,奔驰有一个SMART,两款产品和主线产品看似毫无关系,不论是驾乘体验,还是标志。汾酒是否可以从主产品不同之处着眼,做差异化产品创新,既保持住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凭借新产品挖掘潜在消费群。
忻海洲:植入性的广告宣传,能够起到文化附加值的功效
这几天对汾酒的历史文化有了直观的了解,汾酒文化有很深的人文内涵,古老的企业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社会进程中全球化的挑战。我觉得它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还不是特别充分。今天它面临着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矛盾;从过去的阅读时代到今天读图时代甚至到网络时代多维度文化情境现实重新适应的矛盾;在走上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涉及到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矛盾。
汾酒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步,当代艺术是青春的艺术。虽然只有30年,当代艺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完成了它的现代主义阶段的语言和媒介的基本内核,在90年代初开始进入国际接轨阶段。几乎到2000年这10年都在经历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文化际遇,而新世纪的十多年开始回归本土。
在95年我第一次到西班牙时,看到巴塞罗那满大街的印度人兜售艺术大师毕加索、米罗、达利、作品T恤衫,他们是西班牙和巴塞罗那的文化形象和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种日用品到一块橡皮擦,都可能是艺术家作品的衍生品,无奇不有。在国内还远远没有开发够,当代艺术在国内与企业的结合还没有着陆。
白酒在过去本身不是普通的日用品,古人李白斗酒诗百篇,今天艺术家与酒的关系更加紧密,或多或少有所关心。植入性的广告宣传,能够起到文化附加值的功效。当代艺术可以为汾酒的销售提供当代艺术的形象,提供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更加符合今天人们审美情趣的新的美学形象,让当代人更加接受。
顾小平:酿造与艺术家一样,同样是匠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酿造和艺术家一样,同样是一种匠人精神的体现。酿造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特殊价值。经过几天的体验,我们感受到酒文化的内涵深刻和博大精深。我不可能一下子能提出受用的想法,个人觉得,汾酒可以从小处入手,先从酒瓶的外形到酒标设计开始调整,慢慢进入前行状态。
刘智峰:通过艺术活动,与现代策略搭界
酒和艺术有很大的相似性,能沟通之处有很多。酒是一种物质,进入人的身体后转化成精神;艺术品是一个物体,观赏之后与人的感情产生某种共鸣也变成了精神体验,两者都能够通神,打通人的灵魂。
巫师是最早的艺术家,应该最原始的艺术家。日本对唐宋文化特别感兴趣。把传统中国文化进行转换,通过艺术活动的方式与现代策略搭界。茅台与五粮液都有自己的策略,我们的策略是什么?要与他们不同,比如艺术就是很高的策略。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山西汾酒取得了最高奖章的成绩,汾酒是有国际化的文化基础的。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品牌的文化价值,也可以举办跨国的国际展。在国际上赢得声誉后,再引领国内的消费潮流就会变得轻松。
安迪杨:以文化的方式,对品牌进行一种扩充
改革开放以后酒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反过来回馈社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能提高它们的真正内涵 。中国最早有植入广告的电影是《大腕》,但那都是虚的,但启发很重要,我们是否能学习电影,把汾酒植入到当代艺术之中去。现在电影的植入都是非常自然的,比如《极速快递》、《变形金刚》,植入都做得非常好。
我们每一个艺术家都拿出最好的想法,当代艺术家摆脱不了商业,不管是生物界的、思想界的纳入,都是当代艺术的野心。汾酒集团可以像高考一样给出命题或者划定范围,每位艺术家就此进行创作。当然这些植入不是简单的植入,艺术家可以用汾酒的相关产品或者场地来表达思想,作为企业不应该限定框架,任由艺术家发挥和表达。并将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交由评论家或者业界权威进行评判。当然这些具有指向性的作品,可能需要汾酒集团进行全部的收藏。企业亦可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陈列,一方面对艺术家是一种认可,另一方面,对企业也是一种提升。以文化的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内涵,对酒文化进行一种扩充。
曾浩:以艺术家的“创造力”将汾酒介入日常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说“转型”,这也许是一个方式。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必须的过程,物质和精神的现代化,特别是精神现代化符合中国发展的大方向。
我想提一点具体的方案:合作的第一步是身份问题,在座的当代艺术家,现在大部分是以职业与自由艺术家的身份在社会上存在。我们是否可以形成一种“合作者关系”?比如“微-汾酒艺术家”、“汾酒集团合作艺术家”,名称可以再做思考,合作可紧密可松散。此外,合作应该坚持常态性,作为当代艺术家,每天都在生产作品,我们的优势在于“创造力”,这样一来我们的个展、群展、相关活动甚至艺术创作,就有充分的理由将汾酒概念介入到我们的日常之中,每位艺术家就会从比较小的事情开始做,把共同坚守的理念贯穿到各种生活、艺术状态中。
当然,当代艺术不是静态艺术,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我们今天确定的方案,过一段时间又不合时宜,我想在今后的不断“对流”(各种活动)中,一定会碰撞出更新、更好、更大的火花。
朱发东:通过做一些可操作性的事情占领艺术圈市场
汾酒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占领艺术圈的展览市场,譬如借助艺术家的品牌推出一款新酒的形式,也可以考虑国际化的道路。此外,还可推出“汾酒当代艺术大奖”之类的奖项,做一些目前还没有的,与众不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事情。
艾旭东:艺术家与企业在各自诉求上应达到一致
从一开始,酒与艺术就是相生相伴的,希腊的酒神同时分管文化和艺术。
我们今天提的青花汾酒,还停留在传统的边界里。前段时间,我喝了一款西化的日本酒,日本的威士忌,它突破了日本传统的边界,采取了全新的思维,做得非常的成功。
对于汾酒厂来说,与当代艺术家合作,最关注的是边界问题,比如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受到固有边界的影响而容易固化,从而逐渐趋于保守和教条,因此如果需要“对流”,双方的边界不同,交流会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大家一开始需要达成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是利益的平衡,关键是思想和意识上的平衡,从而达到在诉求点上的相对一致。
沈敬东:可以考虑将艺术作品与产品设计相结合
大家在当代艺术界都是响当当的艺术家,我的作品比较可爱一点。多年来常有人或机构要与我合作,其中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是香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为深圳的“雅兰床单”做推广,选了我的作品做了四款床上用品,作为它特殊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北京望京也能够看到,香港公司很规范,给艺术家版权费用很正规,推广也到位,包括香港双层巴士上都喷绘上我的画。
我们可否把汾酒中的一款新品种,取一个譬如像“当代汾酒”这样的名字。每位艺术家出作品,找一个统一的设计师来做包装和造型,在特定的时间里做宣传和推广,肯定效果好。
刘骐鸣:如何形成双向互动关系很重要
青花汾酒跨界当代艺术这件事在当代艺术圈被广泛传播,对于汾酒品牌已经是一个提升,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
当代艺术作为前沿文化,是最容易影响时尚圈的。时尚文化作为一种面貌,必然引起普通大众的跟随。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进一步的深入发酵,建立一种制度性保障,持久的深入人心。比如设立当代艺术奖、双年展等可能的形式。
这里我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可以直接运用。比如邀请艺术家在汾酒集团厂区内部生活、感受、体验一段时间,根据艺术家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材料、形式需要,运用具有汾酒集团特性的材料,这些材料由汾酒免费提供,或做装置、影像作品,或做行为、情景作品,或做网络艺术、绘画作品等作品。最简单的譬如运用汾酒的酒瓶、酒盖等就可以做一件很有意思的装置作品。我们可以做成很大很有意思的展览,再评奖。最后汾酒集团将这些作品全部收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
王梦雪:企业作为平台,能够让艺术家施展各自的才能
酒和艺术都是刺激精神的东西。参观汾酒集团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大气、严谨、军事化风格,这也是汾酒很重要的,标志性的特征。作为一个企业、品牌来讲,能够走入这个格局非常不容易。
艺术作为软实力,是精神的基石。个人认为汾酒作为一个平台,可以介入当代艺术,一点点的渗透、参与,它自身的素养、审美、思维方式都可能经过当代艺术去改变。
双方的合作并不是要相互去覆盖,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管是奖项、刊物还是展览,也可以做纪念版、限量版的酒类,试汾酒的支持力度而定。选择性非常多,我希望汾酒作为平台,让艺术家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
任小颖:当代艺术介入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当代艺术介入传统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需要当代艺术去激活,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山西有个古村落,依靠政府行为与当代艺术家合作,每年都会做一次文化艺术节,有当代艺术的学术主题。
青花汾酒现有的包装,不能够体现出品质,需要整体提升。我们可以运用当代艺术的理念,介入影像、电影、戏剧、文学、诗歌等,每年做一些活动。包括从logo到包装再到营销,都可以再做创新。
朱雁光: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观念的转换很重要
“酒神精神”就是“艺术精神”,这一点在东、西方传统中是一致的,它们共同呵护着人的自由与浪漫精神。
企业或者集团品牌,如果想更长时间的存活,观念的转换是必须的,中国当代艺术已历30多年,优秀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也已有相当的积淀,国际上当代艺术与集团、机构、品牌合作无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都有很多可参照的案例,创造与转换本来就是当代艺术家的强项,完全可以通过一个艺术节、双年展或是一个当代艺术大奖的活动,产生出与汾酒相关的优秀艺术作品,进而围绕这个作品艺术家和汾酒厂共同研发一款或一系列高端个案具有当代特征同时具有审美品质的酒品,当然也可以围绕与汾酒相关、与集团相关的主题,来研发、生产这款酒。另外艺术家可以深入到汾酒厂与研发、生产的团队共同生活,在生活中通过对汾酒更加深入的生命体验来获得创造或转换的灵感,同样也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独特而丰富的酒品,这样无论对艺术家还是对汾酒厂或是对这款酒都是负责的、严肃的、为此这样的酒无意也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进而规避目前所有急功近利语境中短视或肤浅的大量品牌垃圾,以汾酒的历史、文脉、气质,力道做到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确实需要集团上下整体的对当代性生态有所认知,并付诸落地的行动。
吕华:通过艺术性的提升,汾酒有更广大的市场
在四川很多景点都是由于艺术家去过才火起来的,这说明艺术家的生活和思维都是超前的。四川名酒很多,汾酒的清香,是酿造出来的,是最健康的,我是比较喜爱汾酒的。如何提升产品的包装和酒瓶,更具艺术性,都值得讨论。品牌在大众心目中的提升需要艺术事件的参与,需要大事件,艺术的,公益的,健康的!总之,汾酒和艺术的对流,市场是广扩的。
伍刚:拉开差别,找准目标定位很重要
我对酒颇有了解,以前做了一些设计策划,和公司有些接触。要做新的酒,就得把品质提升,拉开差别,找准目标定位。可以把当代艺术作为酒文化的发散因子,作为一种推广,让1乘以1大于2。推出一款全新的酒,作为引爆点。此外在产品包装上也要做到独特,国际化,通过当代艺术和汾酒的联姻以此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王小双:在信息爆棚的网络时代,我们只会记住重要的事情
青花汾酒作为汾酒中的高端产品,集产品品质,汾酒的名气,和企业的品质于一体。个人认为跨界当代艺术的方式可以从展览到衍生品,但一定要做得有份量,有影响力,并且让更多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在信息爆棚的网络时代,我们只会记住重要的事情。首先要做的是扩大影响;其次就是延续性。汾酒作为艺术推广者的身份,既是企业介入文化的外在体现,也可以获得社会的影响力,同时还能为艺术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罗杰:企业可以借鉴一些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走进汾酒厂址所在地,周围的建筑,生活相对缓慢的节奏,让我感觉和上世纪90年代差不多,人们的意识和上海、北京或成都那边的人比较,相对滞后,这种意识上的不同步在建筑上有所体现;但是走进厂区,看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又很现代化,拥有一流的生产线。在汾酒历史的视觉展示上,也有着自己的陈列室,展示了整个汾酒的发展、演变史。从前三四年开始,汾酒的市场在缩小,遇到了瓶颈,现在的瓶颈到底在哪里,我们要如何渡过,昨天我们专门谈到汾酒的视觉识别系统的问题,比如汾酒的LOGO变还是不变,怎么变我觉得是有值得参考的案例的。
我记得一个奢侈品牌(不知道是GUCCI还是CHANNEL)在前两年有一款时尚和传统结合得很好的案列,他们邀请的设计大师选择了中国贵州地区的苗绣作为LOGO的延伸,把现代和传统结合的非常好。LOGO的大的形式并没有变,但它的确有效地注入了新的时代信息,如材质、空间比例、图形处理细节,出来的东西就完全让人耳目一新了。汾酒注重传统非常好,但是任何传统都必须和所处的时代保持交流和互动,这样的传统才是文化意义上的源头活水。
我强调传统的流变不仅体现在小的如LOGO的时代特征上,更要体现企业的文化定位和社会责任感,以前众所周知的原因酒业集团的销售不是问题,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酒业的国字号的垄断背景,让各大酒业集团衣食无忧;但那是一种特殊情况,正常的企业不可永远那样;有作为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定位和社会责任感,但社会责任,文化责任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由实际的行动作为支撑的,比如洛克菲勒集团下面就有很多文化艺术基金,每年定期支持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前沿的研究和实验项目,上次我在德国参观奔驰博物馆,场馆设计实施后其本身就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能够匹配奔驰在车业的一哥地位,他们定期邀请全球的知名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参与奔驰组织的艺术展览,这方面的艺术活动非常多,这不仅和他们的企业的市场体量有关,最关建的还是得益于他们卓有远见的企业文化,我们汾酒既然每年年报都会有生产销售业绩的数字化管理和统计,我们也强调企业的利润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否在企业的年报里把这样的文化项目也列入企业的业绩和目标,包括在人资源和专项文化艺术项目的资金安排都列入企业的年度计划并使之常态化,企业的财富不仅仅是指创造了大量的金钱、物质社会,更重要的是否足进了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
参与研讨会的媒体:今日头条肖笛,雅昌艺术网李璞
肖笛(今日头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 调动消费者兴趣
汾酒集团能在如此深厚的基石下走跨界的一步,作为一个媒体人非常的感动。今天在这里,我是一个艺术的局外人,也是一个关注时代发展得局内人,在今天之前不喝酒,也不了解当代艺术。而我觉得,这样的身份是恰到好处的,好就好今天你们如何感化我,未来,你们就能如何感化亿万的消费者。
同时,作为一位走在媒体前沿的移动互联网人,我认为不仅汾酒需要市场,当代艺术也需要市场,因此,需要双方都是开放的、自由的,同时是亲民的。
为什么说亲民?在信息爆棚的今天,我们每个人接纳那么多的讯息、面临那么多选择,凭什么去接纳汾酒,凭什么去看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想必是因为差异化能调动情绪、产生共鸣。平日我们其实都只关注我们感兴趣的,因此,这个对流一定是不仅与汾酒的,不仅是与艺术家的,更需要是与每一个消费者的。
可口可乐做“金牌自己”,我们是否可以让每个艺术家设计经典款,大家在网络上实现和个人相关的定制。我个人觉得双年展可否也向全国的海选一样,注重草根精神,从网络进行选拔,像中国好声音一样。现在大品牌、老品牌都在希望大家呈现自己的作品,可以分成艺术家组、也可以有普通市民组。总决赛,现在那么多电视的节目,能不能也在汾酒的酒厂里,限时48小时,给大家一些素材,来做电视真人秀。第一个是现金,第二个如普通组的人员入选,可以得到大奖,我们的20位艺术家成为他们的老师。中国好歌曲有导师,我们在座的艺术家们,为什么不能成为导师呢?这样,就不仅做汾酒的传播,也可以做当代艺术的线上线下的宣传,做当代艺术种子新人的培养。
李璞(雅昌艺术网):汾酒集团是否做好长期与当代艺术合作的准备?
酒类与当代艺术的合作不在少数,形式也比较多样。像马爹利有设立非凡艺术人物奖,水井坊做的艺术大师方力均系列,尊尼获加邀请艺术家对其logo做重新的创作等等。通过组织这次的“对流——首届青花汾酒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汾酒集团的诉求是什么?
今天的研讨会上,包括此前的交流中,大家谈到的一个高频词为“双赢”。既然要双赢,那必然要讨论“当代艺术能为汾酒做些什么?汾酒又能为当代艺术带来什么?”
这次以“首届”作为活动的起步,很想知道汾酒集团有没有做好长期与当代艺术合作的准备。
陈虹: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汾酒的精神内核
经常有人问艺术家为什么要喝酒,对于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如何传达给艺术爱好者,要从产品的包装、定位回答。汾酒之所以要跨界,是要用当代艺术来迎接国际化的挑战,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汾酒的精神内核。
精英文化的引领是有规律可循的,酒本身不重要,和谁喝才重要,要通过当代艺术引导更多的人对精英文化认可。跨界当代艺术不仅是做产品,而是做品牌,用精神建立话语权,以品牌提升引领产品的销售。汾酒要有态度,对当代的态度,关心前卫、新生代,通过互联网搜索未来力量,发现新的作品和艺术家,运用在产品上。
品牌就是讲故事,因此艺术与酒的结合不是偶然的,而是以非常有策划的、运动的方式去做,用艺术酿一瓶酒,在此过程中获得执行力。此外,不一样的东西才有力量,青花汾酒是适合这个圈子的产品,要打开新的渠道,先从艺术圈开始得到大家的认可。
杨波:汾酒会坚定不移的支持当代艺术的发展
通过此次“对流——首届青花汾酒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相信大家对于汾酒有了较为深入的体验,这同样也是汾酒开创深度体验的先河。首先,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对于“酒”感受:
第一,酒是物质的,但更多是精神的。它不是生活必需品,但一定是享受生活的必需品,这与艺术是非常相似的。特别是白酒,从来都是奢侈品。在酒的发展前期,白酒是皇家管制的,只有在祭祀等重大节日活动才能饮用。后来随着经济和白酒技术的发展,白酒业开始进入民间,兴旺发达了起来。酒和艺术是相通的,合作也并非偶然。汾酒集团之前与传统艺术合作的比较多,这次想在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间进行探索和发展;
第二,酒是有文化的。做酒、传播酒、营销酒,都要有文化。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酒业生态,比如在法国,葡萄酒归属于文化部。卖酒先卖文化,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将“酒”作为一种文化;
第三,酒是有思想的。很多年轻人不喝白酒,因为理解酒是需要文化和思想。很多人是不能理解“享受孤独”这个词的,就像我们去理解一瓶陈年老酒,是需要用思想进行交流的,需要人生阅历的。
再一个,我谈一下个人对于当代艺术的感受:
当代艺术将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感受,用一种基于未来的角度来表达的形式,更具国际化、西方化,内容和形式是它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对当下社会的感受和思考所形成的思想内容,艺术用一种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式表达,更具人文关怀,也与时俱进。很多人不理解当代艺术,是自己本身的内涵、深度不够所导致的。从另一个角度,这也给艺术家提出要求,作品如何贴合大众,表现思想。
此外,我想谈一下这次的跨界合作:
首先,是“角色”。在此次长远的跨界项目中,我认为汾酒的角色是“平台搭建者”。刚才大家所谈到的“双赢”还不够准确,“共赢”才对。就像这次研讨会,不仅是汾酒集团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还有品牌合作公司、学术主持及媒体,我们所搭建的平台一定是开放性的,同时汾酒有足够的宽容、包容,汇集各方力量来共同建立生态圈,多方参与,多方共赢。汾酒是开放的,不是那么功利的;
第二,是“角度”。艺术生活化,艺术大众化,是每个有层次、有文化人的共同追求。过去十年,白酒的发展从一味的追求包装的豪华,价格的昂贵转向了消费大众化的时代,追求的是产品附加值的最大化。就像国外的奢侈品也在走轻奢化道路,这与白酒从高价格转向有价值、艺术生活化是一脉相承的。从奢侈到大众化,大家能够消费的起很重要。因此艺术家对于汾酒产品或者衍生品的设计要把握“度”,不要曲高和寡无人捧场,注意艺术生活化和大众化,既要有价值,有层次,也要具有可消费性;
第三,是“切入点”。我们要从小处着手,在合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往前推进。对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所谓的“广度”指各种合作形式我们都可以尝试,有了“广度”才能继续深入合作;“深度”是针对不同的调性,选择不同的艺术家签约设计不同的产品;接下来就是“点面结合”的发展。
总之一点,青花汾酒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合作是经过了慎重思考,具有“持续性”的一个项目。汾酒集团不会头脑发热的去做一件事,作为有责任的企业,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支持也会一直持续下去。总之,汾酒会坚定不移的支持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希望各位艺术家一如既往,更加关心、爱护汾酒,为汾酒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吴永强:通过“对流”最终实现跨界
听了艺术家、品牌推广方、媒体方等各位的发言,听了杨总对大家发言的总结性回应,我感到,这一次青花汾酒与当代艺术跨界发展开启之旅渐入佳境,一种多方参与、跨界互动、合作共赢的前景正在形成。而且,在活动的前前后后,通过媒体发布,还有艺术家和各位参与者的自媒体宣传,我们的跨界开启之旅正在形成传播效应,而且不仅在当代艺术界传播,也会在白酒行业和白酒消费者中间传播,甚至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本身就是跨界的成果。在各位的发言中,我还体会到,方法论是价值观的体现,是思想深度的流露,离开了价值关怀和思维整体,方法就可能显得机械和局促,这样形成的跨界也是肤浅的和缺乏人性深度的。
今天,艺术家们围绕汾酒品牌和当代艺术的“跨界”提出了不少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建议,但都不是就方法谈方法,而是紧密联系着价值关怀,充满了思想的深度和智慧的灵光,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怀和他们天赋的才情。这也是艺术家在自己的位置上,与汾酒文化、与汾酒集团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产生共鸣的缘分所在。有了这种缘分,正如杨总所指出的那样,汾酒方面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支持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以包容的态度、充分的耐心,期待艺术家和各位朋友拿出更好、更详尽的跨界方案;也因为这种缘分,我相信,艺术家们将会持续关注汾酒,呵护汾酒,并为提升汾酒的品牌价值、传播汾酒文化贡献智慧、灵感和创造力。当代艺术与汾酒集团一定会与各方参与者共同努力,最终实现跨界融合、互利共赢的目标。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