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中国书画名师佳构闪耀香港佳士得2010金秋拍场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21:37 热度:400

香港佳士得(Christie’s)将于2010年11月30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古代书画】及【中国近现代画】秋季拍卖,本季中国书画拍卖将呈献逾350幅古代、近现代名师佳作,总估价超过2.6亿港元。【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品包括明朝书法家和画家如王铎、倪元璐、黄道周、蓝瑛的精彩作品,重要的清代艺术家如八大山人、华喦、袁江的佳构。【中国近现代画】专场将以清末及民国以后活跃在画坛的艺术家作品为主,呈献一批十九和二十世纪重要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林风眠等大师的杰作;此专场拍品也涵盖了来自中国各地区与画派画家的精美作品,精彩纷呈,不容错过,相信定能满足不同收藏家的喜好。

  “静穆明润,真思卓然”--“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今年11月的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将呈献多幅15至19世纪重要的明清水墨书画,包括明朝书法家和画家如王铎、倪元璐、黄道周、蓝瑛的精彩作品;重要的清代艺术家如八大山人、华喦、袁江的书画,展现了中国古代书画独特的意境与韵致以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博大精深。


  八大山人(1626-1705)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八大山人的绘画以形写情,变形取神;着墨简淡,运笔奔放;布局疏朗,意境空旷。他的形式和技法是其真情实感的最好的一种表现,笔情恣纵,不构成法。他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其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今年的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秋拍拍场将推出清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一幅重要水墨纸本作品《松芝图》(估价:港元4,000,000–5,000,000/美元516,100–645,200)。在该幅《松芝图》中,八大山人以阔笔大写意的画法,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所画的造型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该幅画作构图疏简,风格朴茂,以放任恣纵,苍劲圆秀的笔触刻画了代表长寿和智慧的松树与灵芝。整幅画作清逸横生,洋溢着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用墨方面,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寥寥数笔,神情毕具,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


  整幅画作逸笔草草,看似漫不经心,随手拾掇,而干湿浓淡、疏密虚实、远近高低,笔笔无出法度之外,意境全在法度之中。这种无法而法的境界,是情感与技巧的高度结合,使艺术创作进入到一个自由王国,八大山人独特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该幅《松芝图》实为藏家们不容错过的一幅佳作。


  王铎(1592-1652);倪元璐(1593-1644);黄道周(1585-1646)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可以追溯到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伊始。中国书法作为文人主要的表达工具,体现了学者的视野,技能和知识,也代表了他们的品德和自律;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今季的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拍场上将为藏家们呈献多幅明朝著名书法家的精彩作品,包括王铎的水墨花绫本《行书临王筠帖》(估价:港元1,200,000–1,500,000/美元154,800–193,500);著名学者倪元璐的水墨绢本《草书 》(估价: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03,200–129,000)以及黄道周的水墨绢本《草书》(估价:港元600,000–800,000/美元77,400–103,200)。


  王铎,字觉斯,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其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


  在我国书法史上,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在此幅水墨花绫本《行书临王筠帖》中,其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同时,王铎在笔墨上的创新也可在该作中略见一斑,其笔下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相信此幅行书佳作定将吸引众藏家们的热切追捧。


  “明末清初”是一个纷乱杂言而又曲折万端的时代,由于受到改朝换代的天崩地解所带来剧烈的心理震撼,以及当时学术文化的变迁,激发了一些人的文化关怀与艺术潜能。此季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场上将为藏家带来明末的最后二位齐名书法大家黄道周和倪元璐的作品。在晚明书坛,倪元璐和黄道周都是刚直节义之士,书法亦奇倔俊爽,个性极其鲜明。首先,结构安排上欹斜交错,险峻恣肆,多姿而奇伟。其次,在运锋的流转、顿挫中融入了更多的沉郁和涩拙之笔。点画亦支离而诡异,颇具风骨凌厉之气势,风格独标。从倪元璐和黄道周的这两件《草书》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超逸不凡,书风险仄奇绝、奇郁苍浑,点画行迹透视了其气节。如此珍罕重要的草书真迹,想必定能得到识者的珍爱。


  蓝瑛(1584–1664后)


  蓝瑛,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师画家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韩昴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说他:“画从黄子久(黄公望),入门而醒悟。”中年自立门庭,上窥晋、唐、两宋,遍摹元代诸家笔法,集取优长,由此入门,始能各极变化。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 ,有人许其与文征明、沈周并重。


  蓝瑛的绘画用笔有顿挫,以疏秀苍劲取胜,尤善写秋景。今年的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秋拍拍场将推出蓝瑛的设色绢本《云壑清声》(估价: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03,200–129,000)。该画作设色清雅,水墨小青绿淡着色山水,点染别致,整幅画面气力深厚,笔墨含蓄隽雅,构图奇伟、落笔纵横。画面中飞瀑响泉、老树苍山;劲松常青,高士观瀑听泉,一派怡然自乐之态。此画虽于题款上称“则赵荣禄画法”,实则所画均充满自己的面目与风格;虽力追古法,但能融会贯通,自成风范,实属不容错过的一幅蓝瑛佳构。


  华喦(1682-1756)


  华喦,字秋岳,清代著名画家,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工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皆精;作画认真严谨,不愿墨守陈法,能推陈出新,追求自然、真实和个人表达。他的画笔墨不多,空灵而不松散;笔意纵逸超脱,设色清丽。其山水画落实于自然,以繁复的用笔表现出江南的繁山茂林,清雅脱俗。


  此场秋拍的另一亮点为华嵒(1682-1756) 的水墨纸本《重阳秋光图》(估价:港元800,000–1,000,000/美元103,200–129,000)。该作构图疏朗空灵,笔墨松灵秀逸,设色淡雅清丽,艺术格调清新明快、隽逸妍美。画中的山石笔力清劲,刚中见柔;将写景与抒情融合一气,描绘了文人游冶山林泉石的悠闲生活。整幅画气晕沉厚、不袭陈套,充满了新的意涵和情境,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和情感感染力,实属藏家们不可多得的逸品。


  袁江(约1690-1730)


  界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画种,是用界尺来描写宫室,亭台阁楼的绘画,用线挺而直,具有造型严谨的风格特征。


  袁江是“有清一代推为第一”的界画家,在清代绘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季拍场上将为众藏家呈献袁江的一幅小品《江天雪霁图》(估价:港元400,000–500,000/美元51,600–64,500)。该画作绢本设色,描写了一派湖光山色,显示了画家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近景苍松翠柏环绕,丛林中亭台楼阁,宛若仙境;远处湖阔云天,极目群山耸峙,云漫雾嶂。袁江以非凡的写实手法赋予了画面厚重的立体感,亭台楼阁融于烟波浩渺的山水之间,画中人物的点缀更平添了画面的人气和生机,增加了画面的韵律和节奏。该佳构在构图章法、写实功力、创作意境上集众家之长,广泛吸收传统山水画的技法,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袁江的绘画艺术风格影响了数代人,包括袁耀,张廷彦等知名画家,形成了清代界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述古畅怀,但求真趣”--“中国近现代画”专场     


  【中国近现代画】专场将以清末及民国以后活跃在画坛的艺术家作品为主,呈献一批十九和二十世纪重要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林风眠等大师的杰作,不论题材、年代和作者都堪称珍罕精彩,相信定能满足不同收藏家的购藏喜好。


  傅抱石(1904-1965)


  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是位博大精深的学者,作为现代中国绘画的领军人物,经常把传统诗歌和传说作为其绘画的主题。他对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研究是同步的,于文学中尤钟情于诗,历代佳作无不熟稔,体现在他的画中,随手拈来即成佳品。 抱石先生取材最多的还是唐诗。根据古人的诗立意,或从中汲取灵感,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我们从引领此季中国近现代画专场拍卖的抱石先生设色纸本力作《琵琶行》(估价: 港元20,000,000 –40,000,000/美元2,580,600–5,161,3000)中可以略窥端倪。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在唐朝藩镇势力刺杀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的事件中蒙冤,继而被唐宪宗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演奏的哀婉之音和她的凄凉身世,联想到自己在仕途的迷茫和绝望,继而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琵琶女的音乐和遭遇与自己的生活相互映衬,而瑟瑟秋日更增添了一丝凄凉。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傅抱石对此作的构图極之缜密――对角呼应,人物哀愁的情绪呼之欲出,周围黯淡的月光更显悲怆。人物黯淡的造型和暗沉的色调完美融合,树木则凸显出艺术家高超的笔法和对光的运用。


  傅抱石认为“画面首先要感动画家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在成功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会自然而然运用到书法的笔法。在此作品问世之前,傅抱石曾创作过同一题材的绘画——当时的社会正经历一系列的剧变,和白居易一样,人们对未知的将来感到迷茫。


  《琵琶行》突破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概念,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保持了文化重要性的同时也做到了创新。傅抱石以朴素沉着、平实无华的技巧表达了画家对笔下人物的理解与共鸣,深入生动地表现了对象的丰富、复杂与微妙,实为藏家们不容错过的一幅抱石先生精典佳作。


  林风眠(1900–1991)


  林风眠的绘画创作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擅长古为今用,融会中西,使之和谐地融化在浓厚的传统笔墨和传统的造型意象之中。在他的画中,中国书画的精神与意境表现得到了更丰富且活力的新生命。林风眠的设色纸本作品《小微》(估价:港元5,000,000–6,000,000/美元645,200–774,200)亦将闪亮今秋拍场。


  在《小微》中,林风眠将西方的写实主义与中国的水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画面中的小女孩面容柔美,端庄静穆,微微上翘的丹凤眼,迷人而略带羞涩的笑容,将小姑娘含蓄温柔的特性表露得完美无缺。画作构图饱满充实,创造着令人神往的意境;画作同时以层次丰富、沉稳和谐的浓厚色调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形成了独特柔美的东方抒情现代主义风格。


  京剧也是林风眠艺术创作的来源,京剧中的人物及舞台效果,在他笔下更化为生动活泼的创作题材。林风眠的设色纸本力作《京剧人物》(估价:港元3,000,000–4,000,000/美元387,100–516,100)也将在中国近现代画拍卖专场中呈献给广大藏家。这幅《京剧人物》造型简洁生动传神,构图上追求平面化,极富几何造型的意味,线条爽利、质朴洗练,颇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色;画作的色彩大胆热烈,笔意沉稳流畅,更有珠联璧合之妙,显示了画家极高的艺术修养,是艺术家在探讨京剧题材上结合中国传统仕女之美的精彩佳构。


  张大千(1899-1983)


  张大千的画作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對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 、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大千先生在敦煌洞窟寺庙艺术的研究和记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长达两年多的时期内,张大千近距离临摹了各朝代壁画。


  此季拍场上的另一亮点为张大千的设色纸本《飞仙》(估价:港元3,000,000–4,000,000/美元387,100–516,100)。《飞仙》作于辛巳年(1941年)冬,以张大千在敦煌临摹的276幅壁画为原型。从1941年5月至1943年末,他一直在那里工作,而此段经历对他日后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代表了艺术家运用明亮朱砂及表现传统中国画家精湛技巧的这一特殊时期。


  《飞仙》是融合了庄严肃穆和夺人光彩的艺术作品,超越了令人崇拜的宗教绘画。张大千对美学的理解如他自己所说:“绘画最重要的是表现美”――这也体现在他对佛肖像准确的描绘上。他最终的目标是表达情感,并在人物绘画中呈现出“非凡的构图”。


  张大千注意到敦煌的壁画由厚重或多层的矿物颜料完成,能够保存几个世纪。张大千也由此采纳运用生动明亮的颜色,在保持佛像人物安详端庄的同时,令他们更加光彩夺目。《飞仙》图中的仙女面部丰满,眉目清秀,身材匀称丰腴,线条圆浑流转,画面散发着浓丽与清雅并俱的艺术风格;流畅有力的人物轮廓令面部更显从容,珠宝点缀的头饰亦是锦上添花。此外,飘逸的饰带亦带来了生气和动感,雍容华贵的衣饰,衬托出在云中飞行的婀娜身姿。作品题词显示该作原型是敦煌第12窟壁画,实为画家以敦煌造像为题材的一幅精品。


  张大千一向重视“以古为新”,借古开今的理念,往往融合两家或更多古名家的风格来源。今季的秋拍拍场上还将呈献张大千于一九四九年作的《仿王蒙青卞隐居图》(估价:港元3,000,000–4,000,000/美元387,100–516,100),属于他仿古写生后期、抗战后成都时期(1944–1949)的作品。


  大千先生從1927年初游黄山以来,不断游历名山胜境,撷取自然灵气来描写所见的实景。在敦煌的两、三年时间,他用临摹功夫来认识、熟悉以至掌握古人之绘画语言, 达成心手相合的训练。张大千曾说:“画山水一定要实际,多看名山大川,奇峰峭壁,危峦平坡,烟岚云霭,飞瀑奔流,宇宙大观,千变万化,不是亲眼看过是上不了笔尖的。”在临摹王蒙的同时,大千没有一笔笔地去模仿,在构图的章法安排,笔墨的疏密浓淡,光影之明暗对比,布局之走向,设色之浓艳亮丽等,无不细心致力,绝不是依样照抄,反而再创造了另一种的王蒙风韵。大千以清劲的笔触将群峰飞瀑,秋树遥山悠然疏朗地跃然纸上,渐成清远之境,不仅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山水,同时还刻画了大千心中的风景。


  齐白石(1863-1957)


  齐白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齐白石的艺术风格源出于民间的乡土工艺,画题更深入普通大众的生活,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


  此场专拍中齐白石的设色纸本《山水花卉册》(估价:港元2,500,000 –3,500,000/美元322,600–451,600)是一件非常值得藏家们期待和追捧的力作。此幅《山水花卉册》在白石老人的经营下,呈现出山水、花卉最动人的姿态。其中的花果册页中所呈现的生命感在其写意和沈炼的笔触下,由形似而提升为神妙,呼应了白石老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念。而山水册页的色墨浑然一体,浓、淡、明、暗笔墨交错,精准拿捏色彩、光与影的变化,将屋舍、树林、山峦、江水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意境开阔,笔墨浑厚;气韵生动,格调质朴,在尺幅之内蕴藏了无限的内涵,形成了祥和、静谧的氛围,令人回味悠远。


  整幅画作笔笔自然,意境奇特;赋色清雅,生趣盎然,呈现出生活的单纯意趣,白石老人通过他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以笔墨抒发真实山水之造化,尽显齐氏山水花卉作品的独特风格,实乃难求之佳作也。


  徐悲鸿(1895-1953)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其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其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笔下的花鸟走兽、山水人物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此季拍卖将为藏家带来徐悲鸿的水墨纸本力作《回眸》(估价:港元1,500,000–2,000,000/美元194,200–258,100),画作中的造型精确生动,融中西绘画之长于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在此幅画作中,徐悲鸿以他特有的捕捉动态和神情的敏感,将小猫的可亲神态,盎然生趣刻画得栩栩如生;以简练而富变化的笔墨、明快而典雅的色彩突出它的从容自在,机敏动人之态。徐悲鸿画猫也如画其他动物一样,常寄意抒怀,写心中之抑郁,寄爱国之情思。徐悲鸿籍画猫抒发他对安宁平静生活的渴望,但他所处的那个动乱时代和他所倡导的振兴中国美术的事业不容许他有这种享受,于是这种美好的愿望便凝聚在他的画面之中。该幅《回眸》实为不可多得的一幅徐悲鸿佳作。


  此季的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秋拍拍场上的精彩力作还包括谢稚柳的《松瀑鸣琴图》(估价:港元4,500,000–5,500,000),傅抱石的《溪间观泉图》(估价:港元1,500,000–1,800,000),赵少昂的《草泽雄风》(估价:港元1,800,000–2,800,000)等等。佳士得还将于本年十月底在北京、上海与厦门举办中国书画香港秋拍的精品巡回展览。(史介语)


  拍卖:


  【中国古代书画】专拍    11月30日 (星期二)上午10时30分


  【中国近现代画】专拍   11月30日 (星期二)下午2时30分


  香港湾仔博览道1号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


  预展:


  台北   11月20-21日(星期六至星期日)  上午10时30分至下午6时30分


  富邦国际会议中心


  香港   11月25-29日 (星期四至星期一) 上午10时30分至下午6时


  香港湾仔博览道1号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


来源:新浪收藏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