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佛像市场升温:推手是谁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08:58 热度:386

在最近结束的2013年香港苏富比40周年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大明永乐年施”款)现身拍卖场,该佛像从30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2.3644亿港元成交,不仅成为佛教艺术品最高成交价,也创下中国雕塑艺术品的世界拍卖记录。

近几年来,在艺术品市场整体进入调整期的行情下,佛像艺术逆势上升,这与其背后的实力藏家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新晋藏家。随着佛像收藏家及经营者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小众的佛教艺术品收藏受到大众关注,而佛像艺术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也成为衡量佛像艺术品价值的标准。

挥斥拍场的内地顶级藏家

在拍卖之后,该件作品的竞买者——广东中山藏家、五觉斋主人郑华星也浮出水面。最近几年,郑华星成为佛教艺术品行情上涨的重要推手之一。在6月北京翰海春拍上,郑华星一人就投得9尊佛像、3件香炉,更是以1978万元的专场最高价囊括伦敦收藏家斯皮尔曼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并以579万元请了一尊14至15世纪西藏丹萨替寺风格的上乐金刚。到目前为止,郑华星的藏品接近200件。2012年,西藏博物馆举办“海外回流西藏文物展”,在101件参展作品中,郑华星的藏品就有近20件。而近期将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佛教艺术品展中,其藏品又将是参展的重要展品。

实际上,郑华星介入佛像艺术品收藏的时间只有四五年,在拍卖场上,郑华星也有“封面情结”,在佛像艺术品专场中,图录封面上的作品他都志在必得。由于其收藏的每件作品都是经过专家把关,所以其藏品已形成一定的体系。

国内首家以佛教瑰藏为主的艺术品投资咨询机构尚仕雅集文化艺术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西平措就是郑华星的顾问之一。一西平措16岁即涉足古董圈,收藏佛像,致力于佛教艺术品的鉴藏与经纪。

一西平措介绍,从2012年开始,已有两三位有实力的新藏家带着建立博物馆的目标进行佛像收藏,推动了佛教艺术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有实力、以收藏为最终目的系统性藏家应该不超过9位,而拥有超过100件精品的藏家只有5位左右。”一西平措认为,其中,北京收藏家夏明也是佛像收藏的重要藏家,其佛像收藏跨度较大,既有汉传也有藏传佛像,他以建立博物馆为目的,被一西平措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佛像收藏家之一。

北京瑞宝赛博总裁、瑞宝阁主人邢继柱也是活跃在佛像艺术品市场的一位藏家。这些年,他不仅斥巨资购买佛像,也为拍卖会提供藏品。邢继柱约从2004年涉足佛像收藏,2012年9月,邢继柱携其收藏的165尊喜马拉雅艺术风格的藏传佛像精品,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吉金成瑞宝相庄严——瑞宝阁藏金铜佛像展”,系统展现了公元7世纪至18世纪不同地区的佛像艺术。据知情者透露,邢继柱在拍卖场上购买佛像的金额已有3亿多元。

2006年,厦门藏家蔡铭超以1.166亿港元在苏富比拍卖拍得一尊佛像。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尊佛像应该是其代厦门藏家购买的,福建也有一些低调的佛像藏家。除了这些大藏家之外,在民间也有一些专门从事佛像收藏的藏家:收藏家师艺铭已收藏佛像20多年,收藏家周毛弟也收藏了数百尊佛像,藏品涵盖东汉时期的陶制佛像,到清代83厘米高的翡翠观音……

一西平措介绍,佛像的收藏家分布较为分散,京津、甘川等地都有,具有代表性的收藏家和代表性的作品价位,能带动地区性的收藏热潮。总体而言,佛教艺术品的买家分为3类:以金铜佛像作为投资收藏的人士,古玩经营者和具有信仰、用于供养的收藏家。

港台地区及海外藏家

由于20世纪80年代佛教艺术品收藏逐渐升温,台湾地区藏家介入佛像收藏的时间也较早,其中,藏品质量较好的当属曹兴诚的收藏。他曾言,是将佛像当成造型艺术的一种,从艺术角度进行收藏,而非作为供拜之物。

台北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徐政夫也是佛像收藏的重要藏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到海外购买佛像,收藏多、范围广,其大部分佛像都购买自欧洲,特别是法国。20多年来,徐政夫收藏的佛像数量多达几百件,徐政夫也在筹备建立佛像博物馆。

台籍收藏家彭楷栋因收藏以造像为主的金铜佛像闻名,藏品来源地区包括南亚、东南亚及东亚各国,时间跨度近2000年。他曾将其收藏的金铜佛像等文物捐赠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09年,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举办了“法象风规——彭楷栋先生遗赠文物特展”,展出其捐赠作品。台湾收藏家叶景成笃信佛教,从海外购求佛像,2012年,叶景成与天津市武清区达成捐赠意向,将32尊佛首、佛像、佛龛捐赠天津。在香港,恒基地产老板也有数量可观的佛教艺术品,其购买的佛像多以礼拜为主。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造像在海外可与青铜器相提并论,是其它艺术品类无法企及的重要流通对象。一直以来,佛像收藏颇受海外藏家青睐,具有稳定的收藏群体。此次苏富比上拍的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原本为一位意大利藏家旧藏且已经收藏了几十年。

英国古董商朱勒·斯匹尔曼是海外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举足轻重的人物,佛像也是其重要的藏品之一。2006年香港苏富比“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专场拍卖会最终取得3.43亿港元的成交价,成为佛教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专场,其中有14尊佛像均出自斯匹尔曼之手。

古董商埃斯肯纳茨也对中国佛像情有独钟,其古董公司成立50多年来,经手大量博物馆级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并先后举办7次佛像专展。2012年12月,在巴黎佳士得,埃森肯纳茨以超过估价45倍的7000多万元竞得一件13世纪木雕观音像。在他看来,中国瓷器、字画都已高达数亿元,而代表华人文化艺术与核心精神的佛教精品却低迷未振,这是极反常的现象。

此外,中国佛像艺术品也深受日韩藏家珍爱,20世纪出现大量藏家。香港苏富比在秋拍推出的日本收藏家坂本五郎旧藏中国古代佛造像专场也以93%的成交率收官。在日本藏家中,尤以日籍华裔藏家新田栋一收藏的中国金铜佛像为最,其收藏的佛像数量多且品质上乘。1950年,38岁的新田栋一第一次在日本购得隋代菩萨立像及敦煌佛画;1996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以3亿余新台币高价,购藏新田栋一庋藏金铜佛像32件;2004年,92岁的新田栋一向台北故宫博物院捐赠铜鎏金造像358件。

从海外藏家向内地藏家的回流

最近几年,佛像尤其是藏传佛像成为国内外市场关注焦点,总体而言,买家以华人为主,海外买家占20%左右。从收藏动机和类型上讲,内地与海外藏家也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内地藏家多以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收藏为主,早期佛像乏人问津,很多人只是看中佛像的升值潜力,或者只是单纯的顶礼膜拜。与此相反,港台地区及海外藏家更看中佛像本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地位的明清以前的高古佛像。随着内地实力买家的参与和对佛像艺术的重视,佛像回流也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将成为佛教艺术品交易中心。

全国文物、艺术品商会鉴定委员会主任,佛像鉴定专家王立军介绍,相比其他艺术品的艺术文物价值,佛像艺术除了能增值保值外,还有寄托信仰的功能。“近几年,在海外拍卖场上追逐中国佛像艺术品的几乎清一色是中国人,一旦出现一件顶级的佛像,竞价气氛激烈。”他表示,十几年前,佛像在国内不是一个收藏类别,直到2000年前后,佛像行情出现第一波上涨后才受到关注。王立军说:“全国真正收藏佛像的藏家并不多,全国顶级的佛像收藏家屈指可数,收藏人群少,认知能力不高,很多民间收藏家收藏了大量赝品。”

一西平措表示:“天价买家在内地的出现,将对佛像拍卖和收藏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对区域性藏家产生很大影响。相对来说,佛教艺术品市场还是一方清净之地,从去年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势头。”

艺术经纪人梁晓新认为,高价佛像将进一步巩固明清宫廷造像的市场价格,对古董板块未来的整体行情利好。但这种特例并不会过分影响其他种类佛像的成交情况。他认为,会有更多人注重佛像艺术品,这些长期以来被忽略了的古代作品将会重现欧美拍场,佛像藏家和买家会逐渐增多,并会深度挖掘佛像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关键字:佛像,升温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