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12:41 热度:609
进入2010年的艺术市场,在2009年秋拍的阵阵“回暖”声中似乎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市场在2009年上半年,在整体金融环境低迷的情势下惨淡经营,对艺术博览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艺术市场逐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影响力的博览会: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和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ART TAIPEI”。2009年的博览会业呈现京沪港三足鼎立的态势,但博览会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参与度和成交状况与往年相比也有缩水。“艺术北京”有61多家的画廊,CIGE 2009有23个国家与地区的84家画廊参展,而为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特征。
特征和表现
记者在CIGE 2009现场了解到,CIGE 2009在信息服务、新闻及媒体服务业中久负盛名的彭博资讯社再次合作。在当今金融形式以及全球艺术市场转移的大背景下,此次合作可以被视为是反映当代艺术领域与金融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的风向标。画廊对于参加国内艺博会更在乎的是与藏家在以后长久的合作。在与画廊的交流中了解,画廊普遍有作品卖出,多为小件的或者价格偏低的作品。在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下,今年可能很多画廊不敢拿来更大的作品,或者是制作昂贵的作品。也许这样的一种应对,正是适合目前市场环境的办法。经济危机让整个高速膨胀而过热的市场环境渐渐趋于理性,对于完成初始阶段的市场来说有一定的良性作用。冷静下来的人们更容易审视学术的建设,以专业的经营管理手段和高品质的学术积淀与市场博弈。CIGE一直以来未将自身仅仅定义为单纯商业性质的博览会,而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学术理想。CIGE 2009正式与英国著名非盈利艺术机构CAS(The Contemporary Art Society)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密切合作为中英两国当代艺术界的交流提供新的契机。CAS与CIGE 2009将通过相互宣传,邀请欧洲藏家参观出席CIGE 2009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远东同欧洲艺术界之间的交流。CIGE 2009特别艺术项目“从东京到伊斯坦布尔”该项目特别组建了国际艺术专家委员会,此委员会将在预展期间仔细评估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展出作品,并评选出3位最有新意的艺术家。
立足于亚洲﹑架起横贯东西方当代艺术的“桥梁”—— 09ShContemporary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2009年9月9日第三次登陆雄伟绚烂的上海展览中心。ShContemporary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于2008年吸引了来自于30多个国家的超过140个知名的国际画廊参展。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1位策展人组成的专业团队及其挑选出的31位亚太地区艺术家悉心合作打造了展会独特的展览项目。“发现:发现当代”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展览部分位于占地2000平方米的拱形中央大厅,展示最近20年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及具潜力的新兴艺术作品;论坛部分将加强国际专家的参与,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演讲与圆桌讨论当今全球艺术界探讨的最紧迫的问题: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总监秦思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整个经济状况,当然非常困难,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大船上的一个乘客,我觉得大家都是大船上的乘客,海浪波动比较多。这的确是影响大家的,不仅是我们一个博览会。可是博览会是一个综合体,它是一个平台。等于它综合很多其它的机构和画廊,这些人不管是收藏家也好,画廊也好,都是受过影响的。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机构肯定也一样受影响,他们受影响,直接就反应到我们的影响。当然挑战是很大。今年因为有这了这个挑战,所以我们才有一些新的想法,这是必须的一个举措。你作为一个标准,有这么大困难的情况下,如果像以前按部就班做一个标准性的行为,肯定有问题。因为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在达到一种稳定之后持续了,就变成一个标准。可是现在远远没有到有标准的时候,因为现在正在一个经济危机之中,是创造标准的时候,而不是维持以前的一个标准。所以我们今年需要创造一个新的东西,今年就有两个说是博览会没有过的一种东西。一个,我以前也简单地介绍过,就是以前没有发起,现在发起了亚太收藏家发展计划。就是作为一个博览会来说,我们现在唯一的一个博览会做一个长期支持收藏家的这么一个平台。我们都认为这个想法应该是比较准确。比如为项目发起晚餐会,将近三百个收藏家一起吃饭,中国应该是没有过三百个收藏家一起吃饭的局面。这应该说明大家还是很认可这个想法的。另外大家所看的“发现当代”展览,还有我们现在进行的论坛,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叫当代艺术?”这个主题和这个展览学术性很强,可是它的视觉性也很强,这个展览也很震撼,它既学术又商业,商业是一个性质,比如是可以出售作品。可是它的出发点和整个筹划的过程是一个学术过程。所以这种形式,在艺术博览会里面,这种事情不能说从来没有发生过,可是至少到目前这种形式是没有的。这两个事情都是我们想,一个方面有一个艺术的非常强的态度。就是我们多么重视这个内容和想法和好的艺术。另外一个方面是市场长期,有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项目。这应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就是在中国具有象征意义。所以这两个东西,一个商业,一个艺术,就应该是两个很重要的新的支撑点,作为我们的博览会。
一贯支持本土画廊的“艺术北京”2009于4月26日开幕。有61家国内外重要画廊参展,中国本土画廊占到所有参展画廊的74%,同时也与“艺术北京基金”设立的初衷相一致。同期上演的第二届“影像北京”精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5家画廊。来自巴黎的3AW Galerie Lipao-Huang、巴黎•北京摄影空间(Paris Beijing Photo Gallery)等等均呈现其所代理的影像艺术家的精彩作品。有媒体报到,四天的展期,“艺术北京”带来了25000位观众,成交额也达到近亿元。博览会参展画廊和08年相比缩水约两成。但令人意外的是,博览会的人气非常高,据媒体报道:艺术品成交额已达7000万元。主办方预计,本届博览会成交额将超过去年。专家指出,本届博览会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参展画廊纷纷主推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即便是知名艺术家新作也价位合理,以给更多人参与艺术品投资的机会。购买人群扩大是此次博览会成交额不降反升的原因。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成交额上升同时意味着,在许多买家看来,如今正是“捡漏”当代艺术品的好时机。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马学东说,据行业观察,今年以来,无论是在拍卖会上,还是在画廊里,一些新兴富裕人群以及白领阶层已经开始大量介入收藏领域,他们正是“捡漏”的主体。这些人群的涌入也改变了当代艺术市场高端收藏家一统天下的格局。有媒体采访艺术北京博览会总监董梦阳:2009年的全球艺术品市场,不仅面临着内部格局的剧烈变动,同时也要直面外部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而作为新兴艺术市场代表之一的中国,我们也只有正确面对这样的挑战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作为全球艺术市场重要力量的艺术博览会也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而我们将迎来“艺术博览会的时代”的断言无疑也在印证了艺术博览会在人们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艺术北京2009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前三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不仅坚持着年轻性、学术性的宗旨,也坚持着团结亚洲、融入国际的理念。面对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化,面对着2009年海内外艺术品市场的激烈波动,艺术北京2009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团结本土力量和引进国外资源的道路上尝试着更多的突破,在强化展览服务规范和创造展商交流交易上有了更高的目标,而在把握新的艺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上积极进取,由此形成了自己迥异他人的特色。
地区的力量
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尽管受到金融海啸和甲型流感的双重夹击,但2009艺博会的人气却不降反升。挟着亚洲拍卖周的东风,大量藏家聚首香港,VIP们纷纷表示现场万人空巷直如走进嘉年华会,城中富贾名流如霍震霆也亲自出席,台湾的重要收藏家一拨一拨地到场。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2009年的艺术市场在消极预期中开锣,艺术北京、CIGE今年的表现不容乐观,香港艺术博览会也不免引来类似的担忧。从现场看来,这样的担忧似乎是多余的。尽管销售榜单并未见红,参展画廊的负责人仍纷纷表示明年将继续参加。香港艺博会因其艺术品进出口免税的有利条件、自由开放的氛围、国际自由港的贸易环境、举办各种大型博览会的经验和硬件设备以及优秀的服务业传统,有着内地艺博会无法比拟的优势。亚洲市场的强大是必然趋势,而香港艺术博览会则是亚洲地区实力最强的博览会,起到整合亚洲资源、聚集全球购买力的作用。白立方总监卓林、SCAI THE BATHHOUSE总监久保田真帆(Maho Kubota)不约而同地预言,香港艺博会将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足以与巴塞尔抗衡的国际性博览会品牌,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公众参与度是香港艺术博览会的一大特色。香港特区政府一向致力于推广文化建设,荟萃世界各地艺术团体的艺坛盛事香港艺术节至今已开办三十七届,2008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盛况空前,入场观众超过2万人,今年一样吸引了大量公众的参与。艺术、市场、城市的生态系统在香港发展的程度相对比其它国内城市要成熟。
雅昌艺术网采访索卡艺术中心负责人萧富元时,萧富元这样介绍台湾的画廊博览会与大陆其他博览会的区别与特点:台湾的博览会是因为台湾整个艺术市场的衰退,没有像大陆这么强。我在台湾也有画廊,所以很清楚。因为台湾跟大陆最大的不同在于收藏家,就是买家。大陆可能有90%的买家是为了投资赚钱的,只有10%的买家是收藏型的,我买了,不一定要卖,我是喜欢,然后自己收藏,当然过了几年,长得很高,卖一点,也无可厚非,但是大陆占90%。台湾至少有占到50%是收藏,50%是投资的,就是各占一半,台湾的情况是这样的。当金融风暴起来的时候,可能投资方面会萎缩,等于完全不敢做投资了,因为整个市场下来以后,你的东西买了以后卖不掉,今天买,明天跌,他们就不敢再继续买,可能大陆剩下10%的市场,但是台湾还有50%的市场。你会发觉这一拨,从2008年末开始衰退,到2009年,到现在,整个台湾的市场是比大陆好的。台湾的博览会相对来讲,在亚洲现在来讲,第一名可能是香港,如果以市场的买卖来讲,第二名应该是台湾,就是买卖会比较多,生意比较好。其实除了大陆跟台湾画廊以外的亚洲画廊,都会想到台湾去,因为台湾有市场,尤其是日本,日本的画廊来北京的,我看去年好像是三家、四家,他们到台湾可能有二十家,韩国也是很多画廊都跑到了台湾去,因为韩国的艺术品跟日本的艺术品,台湾是有很多人在收藏的,在大陆他们是没有市场的,因为大陆还是以大陆本土的艺术家为主。所以他们就会去台湾,我听说今年的博览会,他们的招商已经基本上快完成了,可是他们是在八月底才要办,但是大陆的博览会都是在四月就要办,到现在还在招商,就可以知道这个是有影响的。其实画廊博览会是非常地多,从我刚开始,记得好像在1997年、1998年的时候,中国就有一个广州艺术博览会,也有一个上海艺术博览会,北京有两个,一个是中国艺术博览会,那个时候还没有CIGE,是中国艺术博览会,还有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一共有四个。后来演变多了一个CIGE出来,又是一个博览会;又多了一个艺术北京,又有一个博览会;文化部市场司底下有一个市场发展中心,又做收藏艺术博览会,我觉得现在艺术博览会有很多。后来上海又有一个当代的博览会,博览会这么多,但是在中国现在大家比较注意的有三个博览会,也认为它是比较属于画廊式的博览会:一个就是上海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做的;一个就是艺术北京,在农展馆做的一个博览会;一个就是CIGE,是在国贸。这三个博览会,目前来讲是大家比较注意的。但是,这个可能在2008年之前,这几个博览会有两三年都发展得不错,到了2009年,因为整个金融风暴开始,画廊确实也遇到了一个非常不景气的阶段,尤其是国外受伤得更严重,所以很多国外的画廊就不到中国来参加博览会,可能2009年的博览会衰退得比较多。这个衰退比较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香港博览会开始起来了。以前香港是没有博览会的,到了2008年开始第一届,办得非常不错,然后2009年第二次,也办得非常好。所以现在香港博览会慢慢地已经超越了中国这三个博览会,因为这个有一种骨牌效应,磁铁效应,所以国外画廊要参加亚洲博览会的时候,会选择在香港。慢慢的,可能这一两年中国的博览会会变成以本土为中心,以中国的画廊为中心的一个博览会,这个可能会稍微有衰退的现象,我觉得是跟整个经济有关系。
对于金融危机的在中国内地的不断深化和影响,各个艺术博览会也在对市场细分和加强其品牌化的打造。,“买得起的艺术”、“经典艺术”、“酒店艺术展”的多元化形式的出现,也是应对新的市场那个和艺术博览会发展的需要。各种应对市场的策略无疑是对行业的发展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市场化对青年艺术家的挖掘和推广也是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和演变的重要现象,但对青年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发展也有待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为市场新的提升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源:美术焦点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