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19/7/4 热度:792
无论我们是否有意识的去评价他人,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我们总会不知不觉的将她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类,而这种分类往往更多基于人格特性的第一印象。
法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并且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
这一观点可以从那些生活在不同气候地区的人们的性格中表现出来。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方的人们性格相对于温暖湿润地区的人们更加坚韧,也更加倾向于将个人融入集体生活。相比之下,生活在经济发达,气候温和地区的人们却更加热衷于个人主义。
所以说外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每个人思考、做事的倾向一定和她周围的环境有着看不见的联系。但是我们通常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将其行为或后果的原因过高估计为个性和人格等倾向性因素,而低估甚至忽略了客观环境、人际关系等情境性因素。
很简单也很普遍的一个例子,当我们在谈论那些受教育程度低早早步入婚姻,但是最后仍然无法避免婚姻失败的女性的时候,很多人更加倾向于归因于这位女性自身个性和人格的问题。但却极大地低估甚至忽略了成长背景和客观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即使怀有对婚姻充满期待的愿望,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学习和认识了解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过高的期望却生活在充满落差的婚姻生活中,那么个性和人格因素就不再是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了,真正起推动作用的是教育和环境的力量,而这些往往难以在我们自身的控制内。
所以,在轻易对他人下结论之前,我们不应该仅仅从她们的性格和人品出发,而应该将她们放置在一个生活情境或者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她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而多层次、不同角度的理解就意味着宽容。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