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07:14 热度:637
陆俨少 《杜甫诗意百开册》(之一) 43.5×27.5cm×100 翰海2004春拍 成交价:6930万元
成交额15年翻10倍 引领艺术品拍卖进入全品类时代
1994年3月,被誉为“中国第一拍”的国内首场文物艺术品春季拍卖会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从而揭开了国内按春秋两季划分的专场艺术品拍卖会的序幕。不到半年后,作为北京首批成立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之一的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也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首场拍卖会,3300余万元的总成交价,在今天看来虽然仅相当于一个拍卖专场的标的,但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
2009年5月,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正当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先后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之时,一年一度的翰海春季大拍如期“上演”;三天的拍卖下来,翰海一举创造了3.5亿元的奇迹。
从当年仅有中国书画和古董珍玩两个专场,总共460件拍品,成交额仅有3300万元;到现在一口气推出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古籍善本、当代工艺品、油画雕塑、汉藏佛像、玉器、文房、古董珍玩等16个专场,几乎覆盖所有文物艺术品门类,拍品超过2000件,总成交额跃升到3.5亿元……在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走过整整15个年头之后,翰海俨然成为京城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旗舰”之一。
“天价”成交
数字的背后
在如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件拍品动辄几百万数千万的“天价”,曾经一次次撩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不少人就此发出质疑:究竟是物有所值还是别有用心地炒作?也有人草草得出结论: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充满了泡沫。
然而,由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和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摩西联合创立的国际“梅·摩艺术品指数”却显示:即使从国际范围来看,过去十年艺术品的投资回报也已经超过股票,年收益达8.5%;当代艺术——他们称为自1950年最重要的艺术——甚至表现更好,过去十年的回报率竟然高达12.7%,超过股票的回报率三个百分点。而针对被某些人诟病为“虚高”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品市场指数之一的“梅·摩指数”分析发现,“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和50年前的美国艺术家很相似。”他们甚至预言:“上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超级强国,收藏家开始重视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如果中国国力继续增强,20年后,中国的艺术品就会成为世界主流。”
数字是冰冷的。但当你将一个个“天价”数字联结在一起,却可以窥见15年来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走过的一长串坚实的脚步。以翰海等企业为代表搭建起来的交易平台,不仅带领几千年来“秘而不宣”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一步跨入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化交易时代,而且通过开放的竞买过程与成交纪录,有效澄清、修正市场行情与价格,不断为民间收藏注入持续升温的激情与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天价”数字又给我们展示出了当今中国艺术品收藏领域最为鲜活的一面,让我们记住这样一组数字吧:
■1995年4月,翰海秋拍,北宋张先《十咏图》以1980万元成交,创当时中国书画拍卖成交纪录。此件拍品被故宫博物院竞得,开启了国家级博物馆通过拍卖市场购藏文物艺术品的先河;
■1996年10月25日,翰海首次推出“鼻烟壶”专场拍卖会,“清乾隆粉彩轧道西番莲瓷鼻烟壶”以104.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瓷质鼻烟壶拍卖的世界纪录;
■1996年11月15日,翰海秋拍,在国内率先推出“中国玉器”专场,“红山文化玉龙形钩”以253万元成交,创国内古代玉器拍卖成交纪录;
■2004年1月,翰海迎春拍卖会,元代管道升针绣“十八尊者册”以1980万元成交,刷新中国刺绣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
■2004年6月,翰海春拍,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以6930万元成交,改写中国书画拍卖世界纪录;元代书家鲜于枢《石鼓歌帖》以4620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中国书法作品拍卖世界纪录;
■2006年6月,翰海春拍,徐悲鸿《愚公移山》以33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以及徐悲鸿作品的拍卖最高纪录;
■2007年6月,翰海春拍,备受文物界关注的海外回流文物“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以2408万元成交,首次由国内私人博物馆购藏;
■2007年12月,翰海秋拍,牛克思制“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以1344万元成交,创中国当代工艺品竞买交易市场最高纪录……
照亮国宝“回家”的路
1994年,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举办的第一场文物拍卖会上,境外拍品还占不到拍品总量的5%;而现在翰海一年两季的文物艺术品大拍,海外回流的拍品已超出总量的3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在以翰海为代表的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引领下,很多海外文物收藏机构索性与中国拍卖公司联袂推出艺术品拍卖专场,就连苏富比和佳士得这样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也不得不“降格以求”,每年都会“照例”将预展现场搬到北京……专家就此断言:100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据翰海拍卖公司总经理温桂华介绍,翰海将征集渠道拓展到全球范围,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1996年,国际鼻烟壶学会首届中国年会在京召开。闭幕之日,翰海举办鼻烟壶夜场拍卖会。来自全世界的顶级鼻烟壶专家和藏家参加了竞买,其中“清乾隆粉彩轧道西番莲瓷鼻烟壶”,以104万元成交,成为当年京城收藏界的一大盛事。
2004年,翰海推出第一个海外藏家专场——狮城藏画,70件佳作100%成交。“诚贵堂藏”、“陈之初藏”、“张大千珍品”、“竞爽堂藏扇”等名家收藏,悉数纳入翰海拍场。
在此基础上,翰海不断探索,陆续推出品类丰富的海外藏家专场,促成海外文物高流量回归;跨越领域、地域的艺术品交易,也彻底改变了国内艺术品市场“内陆循环”的局面,使国内拍卖市场与香港比肩,逐渐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在海外文物回流重建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秩序的同时,国内拍卖市场上原有的一些纪录也逐渐被打破:
■2006年翰海春拍,被认为是“徐悲鸿艺术顶峰时期的经典代表作”、流失海外65年之久的徐悲鸿代表作《愚公移山》,以3300万元成交,被国内机构竞得,创下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以及徐悲鸿作品的拍卖最高纪录;
■2007年翰海春拍,高64.7厘米的罕见的乾隆粉彩官窑大器——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以2408万元的成交价被北京观复博物馆购藏,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海外漂泊;
■2009年春拍,翰海携手海内外重要藏家推出六个专场。海外回流的明代中原地区造像极品“铜鎏金护法神立像”以2576万元回归故里;馆藏级珍品沈周《雨中山图》在场内外买家历经数十回合短兵相接的叫价后,以1573万元成交;在拍卖前已受到热切关注的靳之林《南泥湾》也以1344万元被国内藏家竞得……
据不完全统计,15年间,翰海已成功举办20余个海外藏家专场拍卖,品类涉及古代、近现代书画、扇画、油画、玉器、佛像、文房清供、古董珍玩、当代工艺品等,地域遍及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翰海已然跻身于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拍卖公司之列。而高流量的文物回归,带来的不仅仅是有关国宝回家的奇迹,还有中国艺术品价格的回归以及世界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信心。
开启全品类
拍卖时代
从成立初期开始,翰海就在探索中创新,通过题材挖掘与整合,细分审美视野,促成专项收藏版块与藏家群体,填补二级市场的空白,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走向专业化提供宝贵经验。
翰海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成扇”、“书法”、“文房清供”、“鼻烟壶”、“玉器”等专场,在这些领域,翰海的专业水准和眼光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并先后创造了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率之最,刷新了瓷鼻烟壶、古玉器、古代书画等多项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近些年,随着艺术品拍卖的升温,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态势;翰海又独辟蹊径,大力开辟品类化市场,以精准的眼光捕捉可能出现的热点,一方面为藏家和投资者挖掘未来的潜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将中国艺术品市场带入了全品类拍卖时代:
■1995年4月,翰海春拍从书画门类中新辟《成扇》专场,成交率高达99%,创当时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率之最;
■1995年10月,翰海秋拍首推《中国书法》专场,成交率达92%;
■1996年6月30日,翰海春拍新辟《文房清供》专场,其中清乾隆御制“天府永藏”玺墨以46.2万元成交;
■1996年10月25日,翰海在国内拍卖界首次推出《鼻烟壶》专场拍卖会;
■1996年11月15日,翰海秋拍在国内率先推出《中国玉器》专场;
■2007年12月,翰海秋拍推出“国之瑰宝——当代艺术品”专场及“日精月华——当代国石”专场,率先将当代工艺品引入拍场;
■2008年12月,翰海秋拍新辟中原佛造像专场“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总成交额达3800余万元;
■2009年5月,翰海春拍推出“怀抱浮图——随身佛”专场,这是国内外拍卖市场首个以“随身佛”为主题的专场……
以求真立足,以精稀取胜。从2002年起,翰海连续被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授予行业最高资质“AAA”级拍卖企业,连续被北京市工商局评定为“守信企业”。经由翰海拍卖的艺术品中,优秀文物艺术品比例超过30%,国家认定的一、二级文物珍品占10%。
翰海成立以来,共举办大中型艺术品拍卖会逾百场,拍品数量总计超过13万件,总成交额超过77亿元人民币。(记者 丁肇文)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