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57:36 热度:617
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但青年人才的现状如何,这支队伍又存在着哪些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在连续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相应的调研报告。本报特予刊发。
我们将青年美术家按照出生年代,划分为“60后”“70后”和“80后”3个板块,尽管这种区分有很大的随意性,但面对巨大数量的艺术家群体和作品,抑或为一种权宜之计的评述策略。3个板块主要调查各段青年美术家队伍的构成状况及其艺术理念,附带其受教育程度及目前的生存状况,最后做一总结。
“60后”:艺术界的中流砥柱
“60后”青年美术家,生于20世纪60年代,大多在80年代接受大学教育,90年代初露头角,现已成为目前艺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忙碌于各种国内外拍卖行、画廊、美术馆、基金会、艺术中心、大学等艺术机构的各种艺术活动,作品价位持续走高。但因其内部分化非常大,艺术家的群体特征和作品风貌混杂并存,暂可分为“新生代艺术”“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女性艺术”“观念装置新媒体艺术”“写实绘画”“其他当代艺术”几个板块。
“新生代艺术”:这一艺术群体绝大部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个别成员是中国美术学院造型专业的毕业生,都具有学院教育背景。这是一个平时联系松散、未形成组织宣言等统一纲领,但风格相近、有着相当价值观念的画家群体。90年代初,经策划展览后和批评家的理论整合提出了“新生代艺术”这一概念,因而产生了这个画派。其代表人物包括刘小东、展望、姜杰、王玉平、申玲、刘庆和、宋永红等。目前,他们多数在艺术院校教书,相当一部分是研究生导师;另有部分是知名的自由艺术家。
“新生代”的风格几乎都是以一种以学院派写实技巧为基础的现实主义风格,题材也是来自他们的日常生活,反对空洞的哲学探求。尽管如此,“新生代”并非对生活做出直观或者客观的反映,而是把自己对生活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做了潜在的话语。“新生代”不仅有学院训练的造型能力,也注重和西方现代主义经典语言的元素相结合。
“玩世现实主义”:这是批评家栗宪庭于90年代初在一篇题为《无聊感和“文革”后的第三代画家》文章中提出的概念,用此来描述方力钧、刘炜、杨少斌、岳敏君等人的艺术。这个群体的艺术家也同样具有学院派教育背景,但与“新生代”艺术家相比,他们都有在90年代的“画家村”里当“波西米亚画家”的经历,他们的作品面貌更像“画家村”艺术的代表。
在今天,“玩世现实主义”已经成为国际上“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代表,成为国际收藏家和美术馆的重要收藏目标,比起“新生代艺术”的作品价格,“玩世现实主义”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同时,名利双收,多数被高等美术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出镜频繁,比起当年在“画家村”的穷困境遇已不可同日而语。
代表画家有方力钧、岳敏君、杨少斌等,他们的作品中不只是单纯用调侃和玩世的眼光看待世界,而是把内心的无聊和苦闷倾注到他所选择的形象上,在这些迂腐、愚昧而有些狡黠的形象中还包含一些文化隐喻,即自我极端无聊之时对生存价值的困惑。但是西方的评论界(以安德鲁·门罗为代表)却以冷战时期的策略,虚构了被政治制度所不允许的艺术家和艺术风格都是前卫的一套逻辑来评述他们,并且将他们带有漫画式和讽刺性处理的作品视作政治波普,赋予其激进的政治对抗和前卫艺术的概念。这个概念随后成为西方世界观察中国现代艺术,以及选择参加他们国际大展的标准,而这些在西方批评家筛选后的作品在艺术市场获得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其背后的美国式人权政策和政治价值的立场是不言而喻的。
“艳俗艺术”:被认为产生于1996年的“大众样板”“艳妆生活”几个展览,直到1999年6月在天津泰达美术馆举办的“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被艺术史所记载,艳俗艺术从而得以正名。这个团体的艺术家不全是“60后”,其中“60后”的代表人物有俸正杰、罗氏兄弟的长兄罗卫东、刘力国、卢昊等人。这批艺术家除个别外,多数拥有学院背景,也是圣保罗双年展和悉尼双年展的常客,目前均被国内外画廊和基金会签约代理,生活方面也比较优越。但在拍卖市场上相对“新生代”或“玩世现实主义”还稍逊一筹,可能与他们主要走一级市场和与收藏家或美术馆建立联系的路线有关系。
他们有的采用民间的年画图式,使用丙烯创作大尺幅作品,再拼贴上一些诸如麦当劳、可口可乐、柯达等的商标,形成所谓“欢迎世界名牌”作品系列;有的选择陶瓷、民间艺术、宣传画甚至以业余者的手法描绘一些城乡“暴发户”的形象,虽然所描绘的内容多样,但至少有一点毫无疑问——他们的艺术理念是站在“反理想主义审美”的“俗”与“媚”大旗下。他们中大多数是自由艺术家。
“女性艺术”:“60后”中的“女性艺术”以蔡锦、袁耀敏、李虹、李辰、喻红、姜杰等为代表人物。她们均拥有艺术院校的教育背景,目前基本上在北京各大专院校任教,不少已经成为硕士生导师。在艺术理念方面,她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语言的影响,并迅速将这种语言“女性个人化”,来描绘各自关心的主题。如蔡锦关注美人蕉、袁耀敏描绘女性“秦俑”,多从女性的角度来探讨“性”问题,有的则考虑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获得权力后的困境。总体而言,她们的艺术理念有很强烈的都市“女性意识”,并各自从女性的视角展示出一些不同于男性思维的新东西。目前这部分画家还被多家画廊代理,生活也较优越安适。
“观念装置新媒体艺术”:“60后”中此类艺术家数量较多,他们是装置行为和新媒体艺术在中国“本土化”的主要力量。艺术家周铁海、周啸虎、展望、顾德新、陈劭雄、林天苗、刘建华、缪小春、荣荣、张大力等,构成了这个板块的主体。他们大多有大学以上的学历,个别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多数都是职业艺术家。目前基本上都受国外画廊、基金会支持,经常参加威尼斯、圣保罗、卡塞尔等国际重要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不少在国外有居所,常年定居海外。
他们的艺术理念很明确——搞“当代”。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做“当代艺术”,是最“当代”的。他们做装置、VIDEO、行为、摄影、公共环境艺术……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使用的媒介和形式语言丰富多样。在对全球艺术的“融入——适应”的状态下,这些艺术家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是“国际化”,依靠全球性的艺术再生产的机制在国际空间中建立起了自己的身份。因此,他们的创造力更多地表现在处理作品的手段和策略性方式、方法上。他们中不少都与目前国内外商业画廊合作,如阿拉里奥、常青、唐人等。有的还兼职做策划人。
写实油画:这是不少“60后”艺术家所热衷和坚持的,现在不少已逐渐成为写实绘画领域的中坚力量,如冷军、石冲、李贵军、忻东旺、王少伦、郑艺等。他们多数也都有学院派背景,与较前卫的艺术家相比,他们是较传统的,但各自都不失架上绘画的沉稳和厚重,这也是他们艺术理念的特点。他们以一种新的写实手法来取代传统的样式,不断挖掘新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关注现实和历史的观众。
目前他们主要也是跟画廊合作,销售成绩比较稳定,是社会的成功阶层,不仅有学院学术的威权,也有市场业绩的光环。其作品是保利、嘉德、翰海、华辰等拍卖市场上的重要部分,屡屡创下拍卖高价。
“其他当代艺术”:没有参加一些某某主义的划归活动(或这些主义不是“60后”为主体),也不属于写实或装置新媒体艺术,但也是当代艺术生态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曾梵志、陈文波、邓箭今、洪磊、季大纯、井士剑、李季、毛焰、向京等。他们都是以写实油画语言为主,将西方现代艺术经典的语言影响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探索。这部分人也都有大学美术学院的学历背景,也是目前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的一部分,是目前国内外画廊争抢的对象。这部分人中,有的在大学教书,有的是职业艺术家,属于目前的艺术“新贵”阶层。
总体来看,“60后”艺术家不管是参与某个艺术派别,还是搞装置新媒体抑或写实油画,共同的学院教育背景是一致的,他们共同构成了目前中国艺术界的中流砥柱。就艺术理念而言,多数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和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而少数坚持写实语言,但在题材上有所创新,比较关注当代,呈现既前卫又沉稳的面貌。总体来看,这代人的内部呈现出多元形态,其师承关系、地域影响、审美趣味以及个人才情差别很大。但就目前生存状况而言,他们经济条件优越,基本上有着自在的创作条件。
“70后”:都市小资、市井化及唯美
学院的背景
“70后”艺术家大多从美术院校走出,但是叛逆性很强,不认同美院教学体制和主流的审美趣味。但是,这些游离、排斥或者自外于美院系统的青年艺术家,并不是对立于学院系统而存在,他们若隐若现于已有的价值体系之外,以一种精神性的感召力,对学院里更年轻的学生产生某种潜在的影响。
默契配合市场
由于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的不成熟甚至缺失,艺术家对经纪人的不信任,“70后”多以个体为主,伴以画廊代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展览体制和艺术品经营市场,多数艺术家搞创作是靠自己的判断。但很多成功者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分析能力,随时根据各种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调整战略战术。对于市场化,他们保持利用和配合的方式,使自己的艺术渗透到大众文化的流行领域。由于与市场的默契配合,“70后”经过早期的奋斗,目前生存状况大都良好。
艺术创作特点
由于经历了中国社会大变革,成长于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伦理取向发生变化、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逐渐消解的年代;再加上在西方和港台影视等流行影像的暴力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以及电子游戏文化盛行的文化背景,“70后”内心的游戏感和迷茫,以及成长的焦虑和压抑,都促成了“70后”艺术家创作中的暴力残酷的特质。
以尹朝阳、谢南星、何森、赵能智等为主的一批“70后”画家,是青春“残酷”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不光在画面上体现虚无和残酷、伤害以及道德缺失的焦虑,甚至还表现在绘画的名称上,如杨勇的作品干脆用《青春残酷日记》来命名。其次,相当一部分“70后”艺术家用“身体”的隐喻——或死或活或病态的躯体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当身体或身体当中的某一部分器官引起主体注意时,必定意味着身体或该器官已经出现某种官能病症。
因成长在全球化步伐愈来愈快和国内意识形态控制逐渐松动时期,“70后”艺术家关心的不再是政治和国家等宏大话题,而是自己的生存状态,但这恰恰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困境,如食品安全、生态恶化、城市化进程及此变迁中人的生理反应与栖居安身等问题。如曹斐在《角色》中安排了一批濒临灭绝、但仍有营救希望的动物(模型)走在一片绿油油的草丛中,远处则是现代化都市的大型建筑;刘瑾的《受伤天使》系列则体现了艺术家对城市化的关注和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反讽和质疑。
艺术趣味
“70后”的艺术趣味可以说是混合了都市小资的忧郁和伤感、市井化的卑俗和顽劣以及唯美情绪等诸多内容。以代表人物尹朝阳来看,其作品中描绘了“70后”的青春感伤,并真正开始塑造这一代人的自我形象和情感特征。画面中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偏离,而时间流逝的失落感,种种冲突与矛盾所造成的内心的伤害体验,这些都成为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隐射和暗示。
“70后”的艺术家广泛运用后现代艺术手法,如挪用、拼贴,大量使用日常生活和现实元素以及进行语言游戏。这里尤其要关注一下“70后”艺术中出现的字幕、以场景形式安置的提示性话语及作品名称,如“我需要有人扶一把”“2004年的一天”“隐士之死”“我就要走我就要走”“两百年的孤独”“谜”等流行口语或时代词语。“70后”艺术叙事的虚构性和想象力,使得上述词语获得了新的语境,当然也增加了解读难度。“70后”艺术形成了一个“总体艺术”特征,这也是“70后”艺术媒介如此齐备多样、潮流涵盖量巨大,并最终招致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80后”:生活和艺术创作都是多元的
他们刚出生时,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的文化界充满了“学术性”反思,新潮艺术大潮涌现;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中国又开始呈现“商业中心主义”以及进入“全球一体化”的文化特征;新世纪以来,信息化、网络化、媒体化、技术化、图像化、消费化等等错综复杂的情景影响着每个80年代的“新新人类”。由于20多年来的人生历程充斥着数字化的产品,拥有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文化的碎片化成为时代的特征。反过来看,每个参与者又是这个时代中小小的点,在图像化的领域里展现着各自的个性。
就业状况不够理想
在对北京地区78位已进入市场的80年代艺术家的调查中,拥有研究生(包括在读生)以及同等学历的有18位,占23%;有外国参展经历的有19位,占24%的比例。
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从近几年来的就业报表可以看出:中国画专业作为一个非实用性美术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小,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对于这个专业又不现实,一般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研究机构和其他各类学校,在市场上活跃的“80后”寥寥无几。油画系的毕业生落实单位的并不多,有一部分是走自由艺术家的道路或者出国,还有一些准备继续考研。版画系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大乐观。但他们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学习根基扎实,知识面广,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也比较多,想从事设计等实用美术的工作有很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途。雕塑系大部分毕业生对大学中学教师、雕塑公司、环境艺术公司、城市设计等工作比较热衷,但从整体看来,他们对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很少有专业对口的工作,更多的选择是转行做其他工作,开拓向其他方向发展的空间。壁画系毕业生在就业上总体可归纳为进入高校任教、自由职业、继续考研和出国四大类。建筑学院的毕业生参加工作的较多,并且从事符合自己专业的人也要多一些。设计学院的毕业生中工作的占多数,集中在大学中学教师、各种企事业单位、自由设计师等。
据调查,“80后”的就业状况不够理想,但对于从事艺术的他们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年轻人可能走上独立艺术家的道路。
创作风格及艺术观念
纵观整个80年代,所谓“80后”的艺术创作目前尚谈不上新的创作方法的贡献,他们所运用的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具体到艺术创作而言,并没有一种所谓共同的“80后艺术”:他们一方面背负着波普、玩世、艳俗、实验水墨等等所谓新传统;另一方面样式的多元也难以将他们归纳在一个共同的范畴中来提出新的创作方法。
80年代出生的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年轻人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性格,也不存在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都是多元的。
代表人物如高瑀1981生于贵州龙安,200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因为自制“熊猫”的戏谑与残酷,而在艺术市场崭露头角。198l生于山东烟台的迟鹏,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现已经是京城艺术圈内颇受瞩目的新星,甚至有人预言他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黑马。其作品描述了中国当代都市青年的心态,并以一种暧昧的情绪挑战传统的伦理和道德约束,以某种叛逆性和顺应性混合的面貌在年轻艺术家中独树一帜。
市场行情
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热,引发了美术馆与画廊对年轻艺术家资源的争夺。这场从2006年起就已白热化的竞赛,俨然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尤其是2007年,无论是官方的美术馆还是商业画廊,都纷纷推出大型群展,商业画廊更是奇招迭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术市场对青年艺术家资源的争夺正在往“低龄化”方向转移。这场争夺战受当代艺术拍卖热所刺激,一开始是以跑马圈地的方式出现。各大美院的学生与毕业生的作品成了各大机构的“必争之地”。
一些画廊也以操作和推广年轻画家为主营,如“星空间”艺术中心、偏锋新艺术空间,还有外资企业加入的,如有新加坡资金背景的北京季节画廊等。纵观整个“80后”的市场,架上油画依然是最红火的艺术门类。但现在要规划出“80后”艺术家的风格与代表人物,时间尚早。从市场拍卖的成交记录来看,崭露头角者作品价格已达6位数,但也有价位相差很大。毫无疑问,大部分的“80后”艺术家还需要市场的培养,需要更多的磨练和思考。
结 论
经调研显示,在目前美术界,“60后”艺术家已成为整个“艺术世界”的中坚力量,是最有话语权的群体;“70后”美术家也开始崭露头角,但比起“60后”,他们似乎较弱;而“80后”更年轻的艺术家们基本刚刚离开校园,有些虽较早进入艺术市场,但都处于风格探索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创作方法论。
从受教育背景上看,中国的艺术家虽大都来自大专院校,但分化较大,面貌多样。有些画家在创作上体现出较低俗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是由西方画廊和基金会支持;而依靠体制内艺术系统的青年美术家们,创作上都较正统、符合主流趣味。可见,有时候创作与受教育背景关系并不大,而主要取决于毕业后进入哪个系统,而市场和资本对艺术家的控制已经不可小觑。就目前生存状况而言,当今的艺术家都是社会崛起的“新中产”,但比较起来,“60后”要优于“70后”,而“80后”基本都是刚毕业或在校的学生,有的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
从艺术理念上看,“60后”的内部分化最大,他们社会经历丰富,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是最丰富的;“70后”艺术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创作上难以有“60后”学院背景浸淫的“单纯”,他们的创作已经开始自觉地进入市场,甚至配合市场。而在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他们的精神也难以像“60后”那样有力量,其艺术中的“残酷暴力”“病态躯体”“恶俗”等倾向至少说明了这代人在精神上的“废墟”虚无主义倾向。而“80后”是所谓“跨世纪的一代”,他们生活于一个更加成熟的“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第二媒介时代”,透明却可以任意塑性的所谓“果冻品质”不能涵盖所有“80后”,“七零八落”的杂乱不确定性可能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总体来讲,“80后”具有“70后”那种虚无倾向并向“60后”的“现实主义”回落的趋势,而这能否成为一种真正的画面品质,恐怕“外部支撑环境”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系中国美术家协会调研报告内容,课题项目负责人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摘自《美术家通讯》2009年第1期,发表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