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32:34 热度:708
电视台:避免视觉疲劳换话题 马未都:“草根藏家”反哺藏界
一个宣传平台——《百家讲坛》;一个重量级人物——马未都;一个火热的话题——收藏。2008年1月1日,三者进行了亲密的接触。对此,有人会想到一个问题:它们的结合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变化?或者能达到什么预期效果呢?三者的结合能够使我国的民间收藏活动再火一把吗?在没有答案之前,一切看法都是见仁见智。不过,就收藏圈内人士而言,认定最终能使目前的7000万(媒体报道数字)的收藏队伍再度“扩军”。
看 马未都登坛讲什么
截至1月6日,马未都在《百家讲坛》已经讲了六讲内容,除了第一讲属于开篇语式闲聊之外,其余五讲分别讲述了交椅(中国人的起居)、卧具(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坐具(椅、凳)、承具(桌、案)、庋具(万历柜、面条柜、四件柜、多宝格)、杂具(衣架、凭几、屏风)文化,内容涉及我国古人传统休闲文化、储物方式、室内装饰风格等知识,其间以诗文典籍、故事、俗语等将内容演绎得更加生动。可以说,前几期内容让人并不乏味,尽管收藏话题相对于历史、名著之类稍显枯燥。而在家具类的课程中,他还将讲述家具的材质、家具的断代、辨伪问题,同时还将涉及收藏话题,其中包括收藏的沿革、收藏品的俗称与官称、著名收藏品的藏家以及所属博物馆等。
而在日后的陶瓷篇中,马未都将由陶器说起,从秦砖汉瓦唐三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到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的瓷器——青瓷。瓷器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发展,到隋唐逐步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宋代是瓷器百花齐放的时期,从著名的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明永宣青花、明清彩瓷等,从而让人们了解到瓷器的发展史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的。
此外,马未都在杂项篇中所讲内容包括玉器、漆器、鼻烟壶等。这些都是他的收藏经历中涉及到的,虽然不是其收藏的主项,但他的收藏历程中,也不乏遇到精品,因此其内容值得关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收看马未都讲课的许多人为博物馆、拍卖公司工作的人士,这些人平时就很喜欢马未都的风格,更欣赏其学识、鉴赏能力,堪称是马未都的追星族,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话说,都是马未都的“粉丝”,一位“马粉”(由马的粉丝简称)认为:马未都是我国著名的收藏专家、学者,其丰富的学识和高雅的文化品位,使他的收藏经历富于传奇,也是他的藏品类别丰富且弥足珍贵的原因。马未都先生才思敏捷,妙语连珠,言谈中充满幽默和智慧,因此会让“马粉”们喜欢他主讲的收藏话题。
学 马未都的语录很受用
“听过马未都的课后,我对于一些收藏界的专业术语有了一些了解。”一位“马粉”告诉记者,他原来只是看过马未都的文章,了解他的途径是媒体的报道。但现在听完课后,才知道媒体对于他的报道不是虚的。
而北京某博物馆的一位女讲解员说,她刚刚参加工作,还没有正式上岗,收看马未都的讲课内容是为了充实一下自己,幽默的马氏风格还真让自己了解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什么叫玫瑰椅、什么叫翘头案等,这些都是原来不认识的,一些内容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肯定用得到。
“此次登坛讲课,对于马未都来说可谓是一个转型。”北京观复博物馆一位比较了解马未都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马未都从一个草根收藏家开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到了今天功成名就,其曲折过程本身就是可读的故事。现在马未都通过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将自己的收藏心得告诉大家,提示一些入门必备知识,可谓是对收藏界的一种回报,也有反哺的意思吧。
而《百家讲坛》栏目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马未都说收藏》是想要踏入收藏圈者的很好读物,它给初学者的启示作用很大,会让人们懂得享受收藏带来的文化乐趣,而不是金钱诱惑。而马未都先生自己也表示,自己的讲课内容并非是重复历史故事,它没有蓝本,而是通过自己30年的研究所得的知识的积累和经验整合。
盼 马未都能够掀起收藏热
对于收藏圈的人士来说,马未都此次登坛可谓是一件大喜事。首先这是收藏话题第一次登陆《百家讲坛》,本身就说明了对收藏话题的重视。其次,马未都具有很大的号召力、渲染力,他讲课能够吸引住人;再次,马未都的讲课不仅仅是为了引导人们投资、趋利,而是在传播着一种收藏文化,这一点对于时下的收藏市场最为重要,因为近几年进入收藏领域的人士中,多数为了利益,而喜欢收藏,从中悟到乐趣的人屈指可数。
“希望马先生的内容能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收藏市场。”某拍卖公司一位负责人说,不能否认,如今的收藏已经很火热,但从参与者年龄和工作性质来看,就具备了全民介入的程度:如今从退休人员、工薪阶层到白领、身价上亿者,从年逾八旬的老人到二十多岁的青年,都进入了这个市场,虽然参与的形式有所不同,收藏的类别有所差别,但是大家都在关注这一市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有着“捡漏儿”、“暴富”的梦想。事实上呢?能够在这一市场中挣到钱的人都是有资本、有眼力的,“撞大运”及“赌运”的人在这一市场是很难捡到便宜的,但目前恰恰这类人占市场的多数,因此就需要有个人来讲讲其中的风险、收藏的知识,此时马未都的出现可谓来的正是时候。
另有一位画廊老板表示,“尽管马未都先生所讲课中很少涉及投资,也没有推出‘书画篇’,但是他本人肯定地认为,马未都肯定能够带动民间收藏的另一轮热潮,即会带动收藏类书籍热销、展览观众增多,甚至还有可能使地摊淘宝的人增多。”究其原因,这位老板认为,马未都所讲的收藏知识需要验证,很多观众会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进行体会。(杨玉峰)
马未都人物简介
马未都,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1981—1995年,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担任编辑。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以“瘦马”等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他曾和王朔、刘震云等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工作室,创作出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轰动一时的影视作品。
人称“京城四大玩家”之一的马未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20世纪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报》上发表,并参与编写 《中国鼻烟壶珍赏》。目前他致力于关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
来源:北京晨报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