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4月14日电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14日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2019年,345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呈增长趋势。个人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达53.1亿元,其中现金奖励金额为30.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9%;股权奖励为22.2亿元。
这一报告是在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指导下,由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写。报告以全国345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9年成果转化数据为样本,综合分析了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报告分析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为转让方式,转让合同项数占转让、许可、作价投资3种方式合同总项数比重超六成。在区间分布上,100万元及以上的合同项数占比为10.0%,合同金额占比达89.6%。大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频出,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亿元以上的有24项。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流向上,报告显示东部地区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生地和承接地。科技成果产出合同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2019年,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至制造业的合同金额最大,为58.2亿元,占合同总金额的38.2%。转化至中小微其他类型企业的合同金额最大,为91.9亿元,占合同总金额的60.3%。
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需进一步衔接和落实,专业化转移机构和人才仍需加强建设和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平台)尚待系统性布局等。专家建议,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还需要各部门、各地方与高校院所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政策执行和专业服务能力,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冯华)
《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5日第12版)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