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1:40:43 热度:745
为了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8月10日,由艺术品市场专家齐建秋撰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市场史》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河南大厦国际会议厅举办。崔如琢、袁熙坤、何家英、宋滌、艾轩等艺术家及作者的好友、学生近百人出席了活动。据悉,此次发布会由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主办,北京茗佳书画艺术馆、北京上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文史出版社、燕南智库协办。
《中国书画市场史》历时四年完成,近50万字,分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三个板块,图文并茂介绍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史及自有书画交易以来的市场成长历程。作者以全面、专业、深度的专业见解对书画市场进行了系统的点评梳理,并对未来的市场发展与交易做了前瞻性的展望,这是一部了解书画艺术,掌握投资市场脉搏的鸿篇巨制。
作者齐建秋家学渊源,是书画艺术品鉴赏和投资的专家,这本书是他继2012年出版《中国书画投资指南》之后,再次撰写的一部关于中国书画市场研究的力作。为了完成这部专著,他搜集、考证了大量的艺术史料。从2014年末至2015年,他开始起草这部书的提纲,整理数据资料,随后,用两年的时间写作完成。
在新书著述过程中,齐建秋克服了大量的难题。由于以艺术市场为研究的著作,前人从来没有做过,市场交易资料甚少,齐建秋为了得到市场中精确的数据,他对各个时期艺术家笔单、文章记载、报刊刊登的润格及国内外的拍卖会,进行了反复的考证,力争保证入编信息的准确性。在齐建秋看来,这部著作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次创始性的著述尝试,书中首次全面介绍了从东汉末年至今,两千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萌芽、产生、发展、繁荣情况,对各个时期代表性艺术家的市场情况作了着重介绍和简单明了的分析,用直观的数据让读者了解市场的交易情况。
内容上,全书对于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分析,并将重点放在了近30年的市场,综合了结合拍卖、画廊、个人经纪人的一手资料,来介绍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走势及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藏家关注的当代书画板块,书中进行了着重点评,篇幅占据了本次著作三分之一的比重,作者将所理解、所认识、所推崇的当代艺术家作了扼要的观点阐述,角度独到,一针见血。
综合来看,《中国书画市场史》内容详实、案例丰富,观点明晰,是今年中国艺术市场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藏家全面认识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中国艺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中国书画市场史》新书的发布,是齐建秋对近期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完成了他多年来撰写一部中国书画市场史的夙愿。这部书的面世填补了中国艺术市场的一个空白,为国内外艺术市场学者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史料,是一本研究中国艺术市场难得的工具书。
人物对话:
北京商报:全书在撰写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难?
齐建秋:主要是市场上数据资料的整理收集。古代艺术市场方面的信息非常少,需要在大量的资料中发掘,我们通过艺术家的笔单,旧报刊和旧杂志上的润格、卖画价位,还有画家友人回忆文章中,偶尔出现的市场交易情况,来确定画家作品的价位。清末民初,艺术市场的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很多数据都是到香港的佳士得、苏富比等公司查找拍卖资料所获取的,这个过程大约花费了两年的时间。
北京商报:中国书画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齐建秋:最早书画市场的出现不会早于两晋时期,当时的市场仅仅是一个雏形,市场很不成熟,属于易货的贸易形式。当时很多画家是把画画在寺庙的墙壁上,信众看到这些作品后,向寺庙捐赠了大量的金钱及食物。这些写字画画的人,经常凭借自己的作品换取钱粮等生活用品,但这还不是艺术品与金钱的直接交易。
从唐代开始出现金钱与作品的初步交易。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更便于携带的卷轴画,促进了市场的流通。到了宋代,书画市场加速了这一进程,市场开始趋于成熟。市场真正成熟是在明清时期,在清代的扬州地区,由于徽商、盐商的聚集,这些富裕起来的阶层为了附庸风雅,开始大量的购买书画,财富的大量聚集,吸引了包括扬州八怪在内的大量艺术家在这一地区以卖画为生。职业艺术家的出现,说明这一时期的书画市场已完全成熟,真正步入繁荣阶段了。
北京商报:当代书画市场有怎样的特点?
齐建秋:当代书画呈现不断变化、发展的特点,现在还不能盖棺定论,还需要持续观察的,等待历史的检验。主要原因在于当代艺术家在艺术上还不是完全的成熟,市场价格体系因此也不很完善。市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当下投资者、收藏者需要了解这一过程,并作出投资判断。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