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0:47:57 热度:664
4月11日,一件疑似从中国圆明园流失的周代文物“青铜虎鎣(音莹)”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66万元)的价格被拍出,引发舆论对海外流失文物命运的关注。毕竟,像“青铜虎鎣”这样的中国海外流失文物可能数以千万计,而与中国有着类似伤痛的国家,在追回各自“国宝”之路上,也大多面临相似的困惑。
一次不光彩的拍卖
根据坎特伯雷拍卖行透露的消息,11日被拍卖的“青铜虎鎣”,之所以出现在距离其故国万里之遥的英国,其背后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虎鎣”的上一位拥有者可能是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海军上校哈里·刘易斯·埃文斯。在与“虎鎣”一同被发现的信件中,埃文斯描述了自己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历,在1860年10月17日致母亲的一封信中,他详细记录了军队对圆明园的洗劫过程,其本人也参与其中,抢走的珍贵文物中包含青铜器等,但其中没有具体指出是哪些青铜器。
据坎特伯雷拍卖行称,此次被拍卖的“虎鎣”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甚至称类似器物目前世上已知仅存7件。由于年代久远而珍稀、且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虎鎣”的估价(起拍价)约在12万英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元至180万元)。
然而,“虎鎣”究竟是什么呢?是否真如拍卖行所说的那样珍稀?有专家指出,从已知的图片资料来看,此件“虎鎣”的年代基本上可确认为西周晚期。这是一件盛水的器物,且器型比较特别。它一般是与“盘”类青铜器形成“组合套装”。不过,是不是类似的器物存世只有7件,可能还需存疑。从器型和作用上看,“鎣”可能是存世更多的商周青铜器“盉(音河)”类的一种,或者说为其别称,而“盉”的存世量相对较大。
由于“虎鎣”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尤其是它的“出海”可能是经由非法手段,中国国家文物局在拍卖日到来前多次要求将其撤拍,但遭到坎特伯雷拍卖行的拒绝。“虎鎣”最终还是于11日当天以4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66万元)价格被拍出,据悉买家是通过电话竞拍购得。对此,国家文物局表示强烈谴责,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则表示将联合中国所有文物拍卖企业永不与该拍卖行合作。
流失文物“回家”难
令人担忧的是,有专家指出,此次被拍卖的“虎鎣”,之前并不为人所知。在海外,像“虎鎣”这样珍贵甚至珍稀、却又“默默无闻”的中国流出文物还有多少?
我国是全世界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相较于这一有据可查的数字,海外私人藏家手中的中国流失文物数量无疑更加惊人,中国文物学会曾统计、估算,1840年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
目前,追索流失海外的文物主要有外交追讨、法律诉讼、回购与捐赠等途径。但从现实来看,效果都不容乐观。
为了防止和解决文物流失问题,1954年、1970年和1995年国际上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的公约,中国政府也先后加入了这些公约。但在公约的落地执行上,却是困难重重。
由于“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这些国际公约的效力大打折扣,流失时间超过追溯期限就不受公约保护,这给很多自近代以来非法流出文物的“回家”之路设置了法律障碍。此外,要运用公约通过外交或法律途径追回流失文物,还涉及到一个文物“身份”认定问题。因为并非所有文物都是以非法途径流出的,在几十甚至百余年过后,如何拿出充分证据说明某件文物的流出系非法?其困难可想而知。
更为关键的是,公约一般仅在缔约国之间才产生约束力,而且要真正落实必须与响应国家国内法相衔接。但一些大量占有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欧洲国家至今也未加入相关国际组织,未签订相关国际公约。2002年12月9日,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发表了联合声明,声称其收藏的很多文物虽然是战争期间掠夺的,但是不仅为本国公民服务,也为每一个国家的公民服务,明确拒绝将文物艺术品归还原属国。大英博物馆方面还曾表示:“将一个国家产生的东西归还给原地的承诺,将把大英博物馆和世界上其他著名博物馆掏空。”
由于外交和法律途径追讨流失文物面临以上种种无奈,近年来我国大部分流失文物的回归都是以回购或私人、组织捐赠的形式实现的。然而,长远来看,这种方式既不可持续,也造成了很多隐患和问题。一是回购的方式本身,就在某种意义上为非法流失文物“洗白”,给外交和法律追讨制造了额外的问题;同时大举回购也会给文物炒家制造哄抬价格的机会,使得文物回归的成本急剧增加。
文明古国的艰难追讨路
由于近代以来数百年的殖民历史和大规模战争,遭遇流失文物之痛的国家不在少数,其中多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了追回自家“国宝”,也都作出了各自的努力。
埃尔金大理石雕是古代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与建筑残件,19世纪时被英国埃尔金伯爵运到英国,早在1816年起就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希腊人200年来一直在追讨,有人甚至还喊出了“不还文物,不给圣火”的口号。尤其是过去几十年来,希腊积极协调各种文物追讨行动,利用各种现有的国际公约,为讨还以埃尔金大理石雕为代表的流失文物做出了巨大努力。希腊在雅典卫城山下建了一座新博物馆,竣工后将用于收藏卫城的文物。
埃及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但由于殖民掠夺、战乱和走私等原因,大量文物流失到海外。为此,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专门成立文物归还管理局,追查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埃及文物。埃及分布在世界各国的使馆也是追查流失文物的前哨站,密切关注驻在国涉及埃及文物的拍卖和转让等活动。2002年起,埃及通过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博物馆、各大拍卖行以及个人收藏者的沟通、交涉或协商,已从瑞士、美国、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追回了5500多件流失的文物。2009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宣布,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归还流失的文物以前,埃及将中止与卢浮宫博物馆的一切合作。当年法国文化部就此回应称,法国政府已决定将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法老时期的5件文物归还给埃及。
除了与流出文物所在国的交涉外,饱受文物流出之痛的国家也加强沟通、制造舆论压力。2016年,来自印度、伊朗、伊拉克、希腊、埃及等8个国家的文博专家在北京“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上呼吁,加强国际组织合作,追讨各文明古国的流失文物,并发表了旨在促进流失文物回归的《太和宣言》。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