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步入调整期 当代书画市场将走向何处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0:16:54 热度:591

      面对艺术品市场持续的深度调整,书画市场两极化的“瘦身”趋势进一步显现。尽管近现代名家高端精品和小名头的低价位作品市场表现尚可,但当代书画市场却不容乐观,画廊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困境。有藏家指出,当代的书画交易有很多都是处于停滞状态,无论是藏家还是艺术品的经营者,都不同程度地面对着作品价值缩水现象,很多收藏家高价入手的藏品价值大幅下调,巨大的价格落差导致很多交易无法进行。当代书画市场未来将走向何处,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价值缩水成普遍现象

  步入调整期的当代书画,对于一级市场的画廊冲击最大。新工笔和新水墨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动荡,画廊所热捧的官员画家,由于前期市场运作价格过高,在现实的背景之下,价格回调趋势明显。

  受此影响,北京市场90%以上的画廊呈亏损状态,而且40%左右的画廊关店或已经倒闭,尤其在北京798艺术区和宋庄艺术区反映比较明显。中国画廊最寒冷的冬天还在持续。

  从拍卖公司表现来看,整体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大中型拍卖行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却只是集中在近现代书画拍卖板块,当代书画在拍卖市场表现平淡无奇,此前一直被热议的艺术家似乎不再那么受人关注,无论是起到引领市场作用的高价拍品,还是夺人眼目的新秀佳作,在高价位的价格体系之下,市场也难言乐观。

  藏家是艺术品交易的买单者,但由于前期的藏品大多是在价格高位的峰值入手,有些画家的作品价格达到了每平尺60万元左右,在目前的市场之下,作品很难有接盘者,价值缩水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不过,这也应验了不少业内专家对于这一市场的预判,即该市场还不成熟,一级市场的培育还不完善、彻底,没有形成成熟的收藏体系,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较大。

  作品价值难受市场认同

  在书画市场中,艺术家与收藏家的共同点是注重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体现。但当代书画却一直存在着缺乏学术沉淀、人为炒作风气浓厚等不良现象,有些作品价格甚至高于古代名家的作品。名不副实的现状决定了市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大力反腐导致礼品画受到冲击,市场中缺少真正经得起沉淀的画作。

  书画家、收藏家张志国表示,当代书画市场呈两极化,处于中段的当代书画在市场中接受度不高,是因为身居其位的艺术家创作面貌千篇一律,需要艺术家进行反思,善于创新个人风貌,提升作品质量。

  当代美术在国外同样受到质疑,收藏家郭庆祥也曾表示,“有人说外国人欣赏不了我们中国的艺术,真的是这样吗?那么英、美等地各大博物馆为什么陈列着我们老祖宗的水墨作品?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代中国水墨缺乏真正的创造,一些中国水墨画家,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山寨版本,毫无时代新意并粗制滥造。从元代以后,特别是近100年来,中国水墨画已经走入陈陈因袭的怪圈,绘画在世界上毫无影响力。当代很多水墨作品还是靠临摹老祖宗的作品,没有创新发展的动力”。

  当代书画市场诸多不良现象,使得有价值艺术品行市不一定看好,却与艺术家本身身份背景有直接的关联,这也形成在作品展厅里看艺术品价值高低取向时,大凡不看作品本身而先看其标签署名。在市场重新洗牌的环境下,重名不重质的现象让当代书画处于异常尴尬的境地。

  精品创作培养藏家群体

  当代书画和水墨进入市场的应该是画家的代表作和精品,可是现在一些非常普通的画作也流入拍场,完全没有吸引力。当代书画和新水墨在经过快速上涨后需要休息和分化,有实力的画家会有一定的抗跌性,而缺乏学术支撑的画家作品价格会快速回落。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市场整体环境让艺术品经营者开始从量到质转变,逼着拍卖公司和画廊开始走向量小而精的路线,这种市场不断的调整,对于艺术家的调整其实是最大的,市场激励着艺术家去创作更加成熟的作品,不再青睐普通的作品,慢慢地艺术家会越来越在意其在市场上流通作品的质量,这也是当代书画市场调整中一个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买家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不再是现场争夺的状态,而是完全按照作品面貌来判断,风格成熟、画面完成度高的作品成为这一板块的热点。对于当代书画收藏群体而言,10万元以下的拍品成为市场主流,对于之前价格水分太大的艺术家,也在自觉调整。同时市场也在调节,此前价格虚高的甚至连行内人都看不懂,现在正是市场重新判断、重新定位的过程,是正常回归。

  此外,张志国也强调,在艺术品泡沫迸发时期,艺术媒体与评论从业者的错误舆论也难辞其咎。眼下,书画市场要想走向平稳,媒体言论应起到好的引导作用,不能一味吹捧价格,捧杀艺术。媒体、艺术家、藏家乃至大众,都应提高修养与学识,共助艺术市场走向深度与理性。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