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0:10:05 热度:704
毫无疑问,构建艺术学科的评价体系成为了不少专家关注的焦点。目前,无论是申报职称或是学生毕业的指标判断,还没有形成适合于艺术学科的特殊的标准,缺乏艺术学科的独特性。
会议讨论认为,艺术学科评估应重点考量那些最能体现艺术学科特色,且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艺术创作与展演的指标,如艺术家代表作品,重要艺术平台的展演,国家重大艺术创作任务等,做到定性与定量并重,突出高水平、代表性成果的权重。
我们选取3位专家的发言,就艺术学科的评价体系做简要探讨——
曹意强:外语成障碍,值得反思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兹举一个令教育界和艺术教育界特别头疼的例子:外语教学。我国教育似乎格外重视外语,研究生考试,要是外语达不到规定的分数线,其他科目考得再好,也不得录取,外语具有一票否决的威力,这在全世界都罕见。
于是,外语,特别是英语成为最受重视的功课,早则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一直学到考进研究生或博士生。
然而,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所学结果如何呢?所掌握和运用外语的能力如何呢?教育部历年所划的分数线即已反映出事实情况。
艺术生考研也是外语一票否决制,其分数线定到低至32分。一张100分的卷子,划到30几分为及格线,这样的考试沦落为碰运气的游戏,流于形式,根本无法反映考生的外语水平,更与学生的艺术才能无关。
其结果是不得不录取碰巧撞上分数线而毫无艺术才气的考生,而放弃有艺术潜能但却未上外语线的学生。
教育部照顾艺术考生而放低外语分数线呼应了社会上的流行偏见:艺术生天生学不好外语。从这个偏见又演化出这样的论断:学好外语者也学不好艺术。仿佛外语和艺术是天敌,只能取其一个阵营。
这种误解,以及我国外语教学的状态,可说是我国学科人为分化、评价体系教条、教育机制僵化无效的缩影。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如此重视外语,但外语却一直是横亘在人们求学,甚至职称评定上的障碍,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国外语教学的问题。
王廷信:职称评价,应淡化垄断性指标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学科评估最关键是对于教师的评估,经常说一个大学好,好就好在有好的教师。教师的评价最关键的是对职称的评价,职称的评价虽然小,但可以造就不同类型的教师。
目前的职称评价其实一些弊端,总体来说太注重显性指标而轻视隐形指标,具体来说,重科研轻有教学,重成果轻修为(品德)。经常会在教师职称评价的过程当中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个品德很好,但是成绩并不一定有多么突出,尤其是科研成果不那么突出的人往往评不上职称的。我们目前的这种评价体系当中基本体现不出对于一个大学教师的较为隐形的指标评价。
涉及到学科评估问题,建议评估指标应该多样化。要淡化垄断性的一些指标,比如说国家社科项目,学术期刊的评价,包括各种各样垄断性奖项的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大学的走向。
我们的指标过于同质化,会导致大学本身办学特色的同质化,希望能够大力鼓励富有较强个性和特色的优秀学科。另外要协调好学科评估和社会上各种评价体系之间的关系,比如学科评估跟人才评价的关系,跟学术成果评价的关系,跟教学成果评价的关系等等。
刘伟冬:高等艺术教育,专业硕士学历更重要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在现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中,其中有一条是总人数和博士占教师的比例,这个问题如果放入艺术学院学科的评价,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如果要符合高等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在高等艺术教育当中最能体现我们鲜活一面的是实践创作和成果展演。如果承担这一批教育任务,绝大多数应该是专业硕士而不是博士。
所以一定要强调高等艺术教育的专业硕士老师这种学历背景的重要性,专业硕士是艺术教育当中的终极学位,很多国外的知名大学里面在教授实践类很少有博士,绝大多数都是硕士学位的。像这样的问题可能要尽早考虑,而且在评价指标体系当中要明确把它提出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