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小议美术史:传统与变革中的容祖椿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35:03 热度:660

  朱万章

  在19世纪以来的岭南绘画史上,居廉、居巢是一座不可绕过的重镇。他们继 承并发扬光大的“撞水撞粉”之法以及革新精神,影响岭南画坛近百年。在居廉的“十香园”里,培养出一大批包括“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和广东“国 画研究会”代表容祖椿、张谷雏在内的画坛佼佼者。这批画家及其传人,影响岭南画坛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艺术所产生的巨大感召力。

图1、容祖椿《钟馗图》,香港艺术馆藏

  在学术界,对于“岭南画派”和广东“国画研究会”的研究,已经形成规模,成果丰硕。对于“岭南画派”的个案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黄少强等 人的研究,已经形成体系,成为20世纪区域美术史研究的范例;而对于广东“国画研究会”中包括容祖椿、赵浩公、李凤公、潘和、张谷雏等个案的关注,则相对 滞后。至于“居派”其他传人的个案研究,也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图1)

  近来,由杜霭华撰写的《岭南画家容祖椿》可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这一现状,为我们认识这一画派及其传人提供了第一手可靠资料。资料显示,容祖椿(1872—1942),字仲生,号自庵、圆叟,广东东莞人,年幼孤苦,得 父执张惠田之荐,从居廉(1828—1904)习画,并结识居廉的另一弟子伍德彝(1864—1928),得以观摩其所藏历朝名家翰墨。同时,容祖椿“久 侍古泉丹青笔砚间”,因熟谙其法。他在居氏门下学到了一些花卉写生的技巧,又从伍德彝家藏名画中获得前人绘画的灵感。因而在其画中,既有古韵,也不乏造化 之生气。

图2、容祖椿《杏林春满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容祖椿与高剑父、陈树人一样,是居廉的得意弟子之一。他以画花鸟见长,同时兼擅人物、山水,并精鉴赏。他不仅传承了“居派”画法,还创造性地将没骨花卉 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清新自然、水墨淋漓的艺术效果。他所擅长的人物画,传承了明代陈洪绶及晚清费丹旭、改琦、居廉以来的人物画传统,赋形传神,别 开生面。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容祖椿作品中,以花鸟与人物居多。作于1932年的《杏林春满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以没骨花卉为主,很好地传承了恽寿平 (1633—1690)为代表的“常州画派”风格,其花卉又发扬了居廉的撞粉撞水之法,清新自然,体现出画风渊源有自;而作于1923年的《罗汉图》(广 东省博物馆藏),人物形象变型夸张,在人物衣纹、赋色方面明显受到晚明变形主义画家陈洪绶的影响。另一件作于1933年的《柳月仕女图》(广东省博物馆 藏)则在人物环境的渲染、氛围的烘托、空气的质感方面有着日本画影响的痕迹,而人物造型及近乎病态的仕女袅娜美与改琦、费丹旭等晚清人物画家有异曲同工之 妙,折射出容祖椿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图2)

  作为一个20世纪上半叶的区域性绘画名家,虽然他所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但由于一直 以来在学术界缺少关注——除了蜻蜓点水式的点评和有限的画传外,几乎没有人对他做过专门的研究,有关他的生平与绘画资料也寥寥无几。一般说来,我们对一个 画家的了解,除了基于有限的史料洞悉其艺术历程而外,更重要的是对其作品及其所体现出的艺术风貌的了解。正因如此,本书研究的难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缺少学 术传统,原始资料分散。在这样的前提下,反而彰显出本书的最大特点:作者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爬梳了大量史料,探赜索隐,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同时,作者利用其在博物馆工作的便利条件,寓目包括广州艺术博物院在内的公库馆藏容祖椿及其同时代人的书画作品,从而提升其在分析容祖椿艺术历程、艺术成 因、风格演变、艺术特色、历史地位时别人所无与伦比的可信度。

图3、容祖椿《桐下人物图》(石霞题),广东省博物馆藏

  作者以考古发掘式的韧劲,爬梳、勾稽了大量容祖椿传世作品,并结合时人的相关文献,对容祖椿的生平事迹、艺术活动历程、交游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基于此, 针对其作品而提出的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各个方面的艺术特色也做了详细探索。尤为难得的是,书中搜集了容祖椿常用的印章及款识近百种,为我们了解其不 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嬗变过程提供了依据。在日渐升温的容祖椿作品收藏中,如何鉴定其作品真伪是很多收藏家颇感头疼的先决问题。这些材料的公布,无疑为容祖 椿作品鉴定带来福音。有理由相信,无论是美术史学者、地方文献的收集者,还是艺术家和书画收藏家,都会在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胃口的“菜”。(图3)

  在当下美术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空对空”式的理论建构,缺少第一手材料作为旁证。这种空泛的理论和猜想式史料征引虽然不乏高屋建瓴的宏观 指导,但毕竟缺少必要的史料支撑,其宏大理论的说服力自然减弱;二是简单的材料罗列和堆积。虽然穷尽文献,搜集的资料也极为珍稀,但缺少对材料的分析与深 层次的解构,只是为他人研究提供线索与佐证。看得出来,本书作者在力图规避第一种程式,但却没有完全摆脱第二种模式的影响。作者在容祖椿史料的梳理方面可 谓“前不见古人”,但据此而探讨其在近代岭南美术史方面的地位、在岭南绘画中的影响及其艺术变革则显然不够。这或许是博物馆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 所谓的博物馆学派与学院派的最大不同。即便如此,书中所首次披露的容祖椿的珍贵资料,也足以让我们大快朵颐了。

  朱万章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 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美术史研究,近年研究领域涉及近现代美术史和当代美术评论。书画鉴定方面的专家,曾师从著名书画鉴定家 苏庚春,著有《书画鉴藏与市场》、《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岭南近代画史丛稿》等论著20余种;同时兼擅绘画,以画葫芦著称,被称为学者型画家,先后 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展览,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

  来源:雅昌艺术网

关键字:容祖椿,艺术,变革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