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29:41 热度:556
作者 李宓
画廊没人了,艺博会上的观众大多是走马观花,手机成了收藏家24小时的贴身顾问……在这个艺术品开始通过网络销售的时代,“看展览”这件事已经过时了吗?
近几年,艺博会成为潮流——全球范围都是。这是非常好的事,既能在专业层面刺激艺术市场的流通,也可潜移默化地教育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在这些热热闹闹的集会里,我却发现,自己无法专心欣赏作品,因为嘈杂的背景和混乱的视觉环境让人很难思考。
和艺术家、画廊商,以及观众的攀谈,反倒给我带来灵感。通常,我会粗略记下所有感兴趣的作品,听听销售的介绍,询问价格,随便向身边的陌生人打听一下他们的看法。一天结束回到酒店后,真正的研究才开始,最终筛选出值得关注的艺术家和作品,寄望改天专门探访画廊时,再安安静静地感受作品传递的信息与情感。
北京比中国其他地方有更多的画廊,但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每周都有各种展览了。信息技术让所有领域都飞速改变,链接更紧密。艺术界也在迅速伸展。每个时区都在进行全球连线的艺术品交易。相应地,通过上门观展而售出的作品占比明显减少。
简而言之,画廊和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是全球“沃尔玛化”和“阿里巴巴化”车轮碾轧的重点受难者。在像我这样的保守派还不能适应上网购买艺术品的时候,许多画廊老板已经承认,成长迅速的一部分买家群体是从来不曾踏足实体展示空间的。
负责任的艺术家和画廊依旧对好的展览充满热情,然而,还有多少人会真正地去体会、思考这些展览?事实上,全球艺术界都面临同样的尴尬。纽约切尔西区的画廊群最近空空荡荡,简直看不出,这里七八年前还是全球艺术行业最有活力的风向标。伦敦和柏林一些学术性强、研究功底扎实的画廊和艺术机构近几年也陆续关掉展示空间,只保留办公区。许多艺术记者废寝忘食、兴致勃勃地为全球各地展览奔走,激烈讨论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这不禁让人有点沮丧。有位收藏家朋友安慰我:“这有什么不好吗?反正艺术展览和画廊也是一门生意,目的就是卖东西。人们更容易接收到信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浏览作品,商家也节省了成本。”
我竟无法反驳。画廊没人了,艺博会人气大减,手机成了藏家24小时的贴身顾问,好在销售情况并不差,只是换了新的模式。然而,我依然担心自己对艺术的认知,以及由观看作品而产生的对自我的认知将因此萎缩。人们交换想法少了,关于“美”的标准的探讨也少了,到处讨论的都是价格、价格、价格,还有混乱的审美取向。专业策展人和独立批评家逐渐消失,没人在意我们承担着为后代写史的责任,更没人会为了艺术去和富翁作对。
在现场观看一件艺术品与在网络上观看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艺术品制作者与艺术家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这是事实。当我在艺博会或画廊里闲逛,我能看到许多的艺术品制作者。艺术也不仅仅和你在艺博会或文献展上看到的那些东西有关。每个营销者都试图找到“最懂创新”的艺术家,他们自己也在尝试想出一些富有创造力、能够卖得出去的作品理念和解决方式。事实上,艺术界正是在这样吞噬自己。
如今,如此多的艺术品通过网络或艺博会的平台出售,这种情况对有些特别能赚钱和适应市场的艺术家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但这样的艺术只会作为商业而存在,不会为交谈或研究而存在。这样售出的作品只存在于收藏家的圈子里,其他艺术家、批评家不会有机会接触它们。藏家也知道,拍卖行是比画廊更强有力的商业机构,脑子里想的自然是如何进行投资和判断价格。更有相当一批买家,直接把他们买到的东西囤积起来,等待转手。
当然,谁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喜好,也有将钱花在自己品位上的权利。现在的问题在于,那些掌握着大部分金钱的人成了掌握话语权的人。这是错误的。中国的收藏家明显不只是对收藏作品感兴趣,更多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藏品获得关注和肯定,被赞美,甚至被人们集中精力地服务和研究,同时要花最少的钱,并且通过艺术品挣大钱。
世界上90%以上的人不关心艺术展览。绝大多数公众无法理解艺术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语言”,更不会为此好奇,欣赏它,传播它。画廊、美术馆、公共艺术空间体验的重要性在下降,这和教育、社会文化意识的关联是个更广泛的话题。
不过,我相信,在广大的社会文化层面,而不仅仅是狭窄的艺术圈,如何把艺术这门“语言”以合适的方式讲出来,是越来越有趣、越来越被关注的一件事。看展览并没有真的“死了”。在全球,它正在获得“新生”。在中国,它刚刚“觉醒”。
(本文作者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苏富比艺术研究院,现为职业艺术品经纪人)
财富中文网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