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梵高:为何生前一文不名 身后举世瞩目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29:39 热度:509

  为何他在生前仅卖出一幅作品,而去世后市场价值水涨船高?这一切戏剧般的转变的缘由是什么?这125年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凡·高去世时,他还一文不名,125年后,他成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明星。”凡·高博物馆馆长阿克塞尔·鲁格如是说。

  为何这个在生前似乎无人理解的艺术家,在去世之后却能够聚拢到全世界的热爱?为何他在生前仅卖出一幅作品,而去世后市场价值水涨船高?这一切戏剧般的转变的缘由是什么?这125年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荷兰,孕育了文森特·凡·高的一场艺术大梦。聚拢在艺术家身边的,是同样充满情怀的超级梦想家,也是务实地将梦想化作现实的人。首先是提奥·凡·高,他为哥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毕生的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然后,还有提奥的遗孀乔安娜和儿子文森特·威廉,他们始终坚信文森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孜孜不倦地进行推广和传播;而今,凡·高博物馆接过了这一重任。正是这些凡·高的支持者、继承者,以及更多感动于这个故事的传播者的持续努力,让凡·高的艺术故事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让一个已经逝去的生命蜕变为一个永恒的传奇。

  “终有一天……”

  1890年7月29日,37岁的文森特·凡·高在法国北部小镇奥维尔去世。死因是两天前他往自己胸腹打了一枪,击溃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于生活的深切忧虑。半个月前得知长期给自己提供资金支持的弟弟要换工作的消息,让文森特陷入无法缓解的焦虑之中。在文森特去世的时候,他甚至不能算作是一个合格的“艺术家”,尽管凡·高已经全身心投入艺术10个年头,但他还没有能力以此维生。

  不过,文森特·凡·高历时10年的艺术生涯并不能说全无进展。就在去世的那一年,他已开始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当年,文森特有6幅作品在布鲁塞尔“20人”(The Twenty)群展中展出,他的一幅参展作品《红色葡萄园》当场售出——这也是文森特·凡·高在世时售出的唯一一件作品。这表明他的作品已经开始得到市场和学界的认可。同样是在1890年,文森特另有10幅绘画入选了巴黎“独立沙龙展”,得到的反馈也很积极。可惜的是,凡·高未能亲历现场见证这些赞誉,当时的他正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疗养。

  “如果你在独立展现场该有多好……”提奥在1890年3月19日致文森特的书信中写道,“你的绘画位置显眼,看起来很棒。很多人走过来告诉我他们很喜欢这些作品。高更跟我说,你的绘画是整场展览的核心作品。”

  事业上的小有突破并未赋予文森特足够的力量战胜心魔,艺术家的去世也并未终止世人对于文森特作品的欣赏与热爱。

  文森特去世6周后,提奥为其筹办了纪念展览。相关的纪念展览在布鲁塞尔、巴黎、海牙、安特卫普等地相继举行。尽管提奥于1891年1月去世,但其遗孀乔安娜继续寻求各种方式推广文森特的作品,并且积极地将之出借给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

  1914年,乔安娜出版了第一本文森特与提奥的书信集。与此同时,文森特的另一个好友贝尔纳也出版了自己与文森特的书信集。文森特习惯于通过书信与家人、朋友交流对生活和艺术的体会,而他的通信对象也珍藏着这一片真心并将其与世人分享。这些文字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森特。越来越多收藏家开始对凡·高的作品感兴趣,下一代艺术家也受到了凡·高的影响。

  1925年,乔安娜去世,这份艺术遗产传承到她的儿子文森特·威廉手中。1930年,他将伯父的绘画租借给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随着文森特声名渐长(及至20世纪中叶,他已经成为艺术史上最知名的创作者之一),人们呼吁为其建造一个专门的博物馆。1962年,文森特·威廉将这份家族收藏交由文森特·凡·高基金会打理。11年后,凡·高博物馆正式开馆。

  “如果我的绘画卖不出去,我也没办法。”文森特在1888年10月25日从阿尔寄给提奥的书信中表示,“但终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这些画作比油彩原料更有价值,我已将自己微薄的生活融入了其中。”

  又一个崭新的故事

  而今,世人对于凡·高的了解离不开凡·高博物馆的不懈努力。2009年,博物馆完成了“凡·高书信计划”,这一计划总共历时15年,使凡·高遗留下的书信首次得到了完整而系统的整理和出版。2013年,博物馆又推出了具有开创性的展览——“工作中的凡·高”,这同样是针对艺术家使用的材料和技法所做的长期研究结出的硕果。

  而今,我们可以阅读到凡·高所有的书信,也可以欣赏到他大量的绘画作品,但是世人关于凡·高的热情却似乎永远不会退潮。而凡·高博物馆也始终在寻找新的角度,去审视这位去世125年的艺术家。今年年初,博物馆将自己的常设展览进行了重新安排。

  走入凡·高博物馆底楼的大厅,巨幅的图像让人有一种进入凡·高世界的感受。在这里,策展人通过一系列凡·高的自画像呈现了他的生平(这些自画像被放置在展柜中,而非悬挂在墙面上,这样,参观者就可以发现画框背面有另一幅图像——对于生活窘迫坚持作画的凡·高来说,他常常不得不把画布正反面都利用起来)。自画像后面的背景墙则是极致放大的画面细节,展现他1887年的作品《带着灰毡帽的自画像》中艺术家的眼睛。从远处观看起来非常熟悉的自画像,而今被分解为凌乱粗放的笔画,在如此的高分辨率的状态之下,即便连画面上的微尘也看得一清二楚。这样的呈现方式让本已熟悉的画面变得焕然一新,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在参观时不要被已经熟悉的东西蒙蔽了双眼。

  整个展览始终注意将凡·高置于其当时的生活环境中,例如,呈现他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同时,也凸显他的独特之处。凡·高同时代的艺术家的作品和他本人的作品相互交织,为凡·高的故事提供了背景,也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凡·高的艺术创作。在凡·高的早期杰作、粗犷的《吃土豆的人》(1885)旁边,你可以看到当时卓有声望的荷兰艺术家、凡·高的导师安东·凡·拉帕德笔下的乡村景观。凡·高1886年至1888年期间曾在巴黎小住,这一时期的展厅里也呈现了同时期后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查尔斯·安格朗等人的作品,让人们了解到,凡·高如何快速地吸收了同时代巴黎画家的前卫风格,并以充满活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奠定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四楼展现的是凡·高生命最后两年的作品,包括他在圣雷米疗养院的丰沛创作——他此时才体会到德拉克洛瓦的箴言:“在我头秃齿豁,气息奄奄的时候,我才学会了作画。”——以及他在巴黎郊外小镇奥维尔的最后的作品,作为其传奇故事的结局。这个楼层上,有一幅《树根》,据信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幅作品。在其旁边,挂着更为著名的《麦田上的群鸦》,世人普遍相信那反映了艺术家在生命最后时刻于绝望中挣扎的心境。

  “人们仰慕他的盛名而来,”鲁格说,“希望他们离开时带着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怀。”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个人艺术家博物馆之一,凡·高博物馆的受众更加国际化,也更年轻(去年接待的160万参观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因此,其展陈方式也显得更加灵活而富有创造性。今年9月,在新的入口起用之际,一个关于凡·高和蒙克的大展将同时推出。博物馆相信,关于凡·高的话题永远不会停息,因为他的背后蕴含着诸多永恒的意象:对于乡村的眷恋,对于生命的热忱,对于色彩的探索,对于友谊的渴求,以及艺术与金钱的永恒纠葛……

  作者:朱洁树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