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金融与艺术应当怎样结合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26:08 热度:516

  近年来,艺术金融一直是热门话题。特别是随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品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一些文化产权交易所(下称“文交所”)也加入了队列。12月24日,在上海也举行了“热现象中的冷思考—艺术品与金融的跨界融合”专场论坛。然而,艺术与金融的结合,看似趋之若鹜,但从近年的发展来看,又是乏善可陈。金融与艺术究竟应当怎样结合呢?

  艺术与金融的结合,绝对不是简单的加法,但当这两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发生撞击的时候,总会碰撞出惊世骇俗的火花。最为业界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就是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艺术品投资传奇。

  受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73年底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英国更是面临举步维艰的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负责保管英国铁路员工退休金的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开始了它举世瞩目的艺术品投资计划:每年将可支配流动资金总数的5%(约500万英镑)用于购买艺术品,并在持有25年后进行销售,获取收益。从1987年开始至1997年间,苏富比拍卖公司在伦敦、香港和纽约3地,共计为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举行了约22个专场拍卖。据统计数据显示,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最终获得了1.68亿英镑的总收入和11.3%的年平均收益率,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对于中国的藏家来说,真正将艺术与金融结合起来,还要算是2007年6月,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推出高端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在之后算算的几年间,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纷纷介入艺术领域,而像文交所等投资平台也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金融交易模式。市场迅速膨胀的后果,就是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特别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尚不规范的情况,各类问题接踵而至,最终造成了曾经繁荣一时的艺术金融,到了现在反而是不温不火。

  金融机构的加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艺术品投资市场。因为金融机构首先考虑的是风险问题,但是如果过度金融化,其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爆发类似美国次贷危机这样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艺术品的不加甄别,将真伪艺术品一起打包出售的话,其风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金融究竟能够艺术带来什么呢?首先就是提高效率。特别是在目前艺术品成交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果在市场引入杠杆的话,对于收藏家来说,是可以大大提高其购买的频率,并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发展。

  其次,将保险引入艺术品市场也会带来市场的安全。通过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为艺术品拥有者获得最有效的风险控制。

  在今年12月北京文博会“艺术金融战略创新研讨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潘公凯表示,艺术金融的核心问题是对作品价值的判断。这个观点实际上指出了目前制约艺术金融的最为主要因素。虽然艺术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确定市场的价格,但因为炒作、洗钱等因素,艺术市场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也使得对于作品的价值判断出现了各种偏差,以至于投资者无法看清,这实际上就导致了巨大的风险。回到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其获得成功的关键,还是邀请了专业人士对于艺术品的真伪进行把关,并最终通过专业途径进行买卖,期间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最终的收益率达不到。

  今天的中国艺术金融市场,不缺金融创新,缺的是艺术视野。艺术品的定价不应该是在金融界形成一种有共识的评估,而是应该成为艺术界公认的价格体系,这也是艺术与金融可以有机融合的根本。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