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23:12 热度:679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深度调整已有三年的时间,如何抓住跌出来的机会?谁是中国艺术品收藏界的新秀?北京保利、广州华艺等众多南北拍卖行给羊城晚报记者不约而同推荐了一位“帽子哥”:李笠。
2006年进入艺术品投资收藏领域的时候,他还是连黄宾虹是谁都不知道的门外汉,却仅用短短8年时间建立起收藏体系,跻身中国最具影响力收藏家TOP 50之一,这条路很多人走了一辈子都未必能够达成。
应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的邀请,近日李笠做客“艺术广东”讲收藏经,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艺术品投资收藏的“捷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玩收藏,没把握的东西无条件放弃,无论诱惑有多大。
1、那些无所不晓的“能人异士”必须避开
在广东,羊城晚报记者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他们想介入收藏却又不敢,因为害怕“水很深”。这个担忧李笠当年也有过,所以2005年的时候,他用了一年的时间观察市场,不了解,不下手。
江湖传闻,李笠16岁进入青岛百货总公司工作,25岁时成为该集团最年轻的经理。1992年,李笠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娱乐业、房地产、银行承兑等行业。这些经历,练就了他谨慎的性格特点。
“谈到这个行业,行外很多人都会认为水很深,不过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只要用心,这个行业还是很规范的。刚进入首先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老师、专家,你先要搞清楚你信任的这个人,他的研究领域是什么。比如徐邦达老先生在世时,在中国古代书画方面他是绝对的权威,但如果你要购买近现代以及当代作品,去找徐老掌眼,他肯定会回答你:那不是我的研究领域。再比如说,你让李小可先生去鉴定傅抱石,去找傅二石先生去鉴定李可染,这里面肯定是要出差错的。”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一行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掌握所有艺术品以及不同大师的作品风格、特点等。很多做企业非常优秀的精英人士,由于不熟悉艺术品市场领域,不了解怎样买东西,就跟着一个似乎看起来什么都精通的领路人,买的艺术品都是些次货、假货,或者是一些在行内没什么名气的画家作品。”
“这种领路人为了获得精英人士的信任,往往都把自己装扮成对当代、近现代甚至上下五千年都无所不晓的能人异士,而大部分企业家是没有精力、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行业中去的,只能借助这种领路人继续走一条错误的捷径。所以选择人品好、真正懂行的专家,对于任何一个进入艺术品领域的新手都很重要。这也是我这8年来唯一努力做的事情,就是借用老藏家、行家的眼力与经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玩收藏,走一条正确的捷径。”
为了购买康有为、郭沫若的书法,2007年的时候,李笠专门结识了行内公认的对这两人书法有研究的专家,“每次出手前我都会听取他们共同的意见,意见统一我就购买,意见不统一我就放弃。我一直买得很放心。”
2、错峰收藏,抓住跌出来的机会
从2006年到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两波大起大落,不少被2010年遍地黄金亮瞎眼的人,在2010年底或是2011年高位入市,结果亏到一塌糊涂。如今市场深度调节已有三年,如何抓住跌出来的机会?
“我认为艺术品投资与收藏,一定要充分结合大的经济环境,由此而掌握什么时间,哪个阶段,买或卖哪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一点很关键,特别对于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人至关重要。”
2005年,李笠用一年的时间观察市场,幸运地避开了艺术品井喷期。2006年出手的时候,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当时他购买了很多何家英、范曾、史国良、贾又福、黄永玉等人的作品,当时每平尺的价格也就1万到5万元左右。
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而来,5月份国内又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艺术品市场与整个经济形势一样一片萧条,所有艺术品价格都大幅回落。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李笠启动了在拍卖市场上疯狂扫货的节奏。
“当时我购买的都是那些流传有序、经权威著录出版的艺术品,都是专家一致认为‘大开门’的东西我才出手。我的许多重要藏品都是那个时期购买的,现在回头看,还经常后悔有好多重要作品没有买。”
到了2011年,大量基金、机构热钱纷纷涌入,许多近现代大师的作品价格都翻了好几倍。“当时我因为之前卖错了一幅黄宾虹的作品而非常后悔,歪打正着没有跟着追涨。”
“2005年、2011年都是最适合出手的时候,要是那时买入,短期内想有所回报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一般来说,高潮过后接下来都是调整期。当然,大师具有特别意义的精品除外,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大师作品也不包括在内,以长期收藏为宗旨的买家更是另当别论,因为好的艺术品再贵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如何把握好最佳时机购买,才是真正需要做足的功课。”
“经历过2008年的市场萧条后,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后悔,当时为何不多买一些好的作品,一直都处于假如时光能倒流的感叹之中。所以当我感觉到2012年市场又出现调整时,仿佛时光真又回到2008年。最明显的是傅抱石、李可染、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作品,2011年的时候疯狂涨价,到2012年大幅回落。所以我在购买黄宾虹精品的同时,大量买入了这些大师的作品。”
教训:卖错黄宾虹重要作品
黄宾虹作品《晴峦翠嶂图》
很多收藏家很避讳卖东西,认为“只进不出”才是真正的藏家,但李笠说:“卖东西才是检验收藏的最好办法,而且还能享受收藏的乐趣。”比如傅抱石的《二湘图》,2008年春买入时花了208万元,2011年春他转手卖了1006.25万元;弘一法师的《八言联》,2008年春买入时花了41.44万元,2013年秋转手卖了270万元。
但他也有卖错东西的时候,最心疼的当属黄宾虹《晴峦翠嶂图》,2008年春买入的时候花了201万元,2011年春转手卖了897万元。3年时间以4倍的价格卖出,当他还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时,几乎所有的藏家朋友都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那可是一代巨匠黄宾虹非常重要的作品,想要再买回来将来可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痛定思痛,李笠开始关注研究黄宾虹,了解了他的艺术成就,而在2007年以前,他连黄宾虹是谁都不知道。到2011年秋拍结束,短短半年的时间,李笠一口气买入了40多件黄宾虹的精品,几乎把当年国内拍卖市场上出现的黄宾虹精品都收入囊中,当中有很多就是黄宾虹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作品。
心得:查找资料尤其重要
“提前做足功课,查找资料对于购买作品尤其重要。”李笠表示。比如说林风眠的作品《小薇》,当时拍卖图录中对这幅作品的介绍是:吕蒙先生(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秘书长及林风眠研究会首届会长)和黄准女士(著名作曲家)旧藏,作品出版在《开拓探索——吕蒙画集》第24页,作品中的人物就是以吕蒙女儿小薇为原型。
“听说我想购买这幅作品,许多行家提醒我说这幅画有问题,劝我不要买。以我小心谨慎的性格来说,平常出现这种事情我肯定是要放弃购买的,但我后来发现,大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市场上曾经出现过这幅画的仿制品。于是我们的团队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在1979年出版的吕蒙访谈录中,背景就是这张《小薇》。后来又查到,黄准女士在自己家中的一张生活照,也是以此画为背景的。最后我坚持购买了这幅作品,还邀请那些提醒我不要购买的行家们来看画,一看原画,大家一致认为这幅《小薇》就是林风眠先生为数不多的真迹。”
关键字:艺术品 投资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