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16:31 热度:581
2月28日—3月2日,Art 14伦敦艺博会,中国参展画廊11家。
3月6日—3月10日,军械库纽约艺博会,中国参展画廊16家。
3月26日—3月30日,艺术巴黎艺博会,中国参展画廊10家。
与往年春节过完还要歇半月才开张的工作节奏不同,今年的开春,中国画廊正马不停蹄地备战各种海外艺博会。在这3家3月份开幕的海外艺博会名单里,大多数中国画廊都是第一次参加相应主办方组织的艺博会。
在去年下半年初,杨画廊的老板杨洋就收到了上述三家艺博会的热情且差异化的邀请,Art14推荐其参加“新生”展区,这是专门为实验性的画廊和新锐艺术家设立的具备吸引眼球的空间;军械库把今年的特色“聚焦”单元定在中国,任命UCCA馆长田霏宇担任策展人“公关”中国画廊;艺术巴黎宣布中国为贵宾国,并给中国画廊打了八折优惠,还承诺会把“中国代表队”放在主场大皇宫的核心位置。
在过去,中国画廊进入海外艺博会一票难求,而今天,海外艺博会纷纷向中国抛出橄榄枝,海外艺博会的春风真的吹到中国这了么?
抓住这个历史时刻
在杨画廊老板杨洋心目中,军械库无疑是三家艺博会之中最重要的。“Art 14是非常年轻的艺博会,艺术巴黎远远不如FIAC(法国巴黎国际现代艺博会)知名,而军械库尽管它在走下坡路,但在美国还是占据一席之地的。”杨洋说。
鉴于海外艺博会高额的展位费以及运输保险成本,杨洋最后选择参加Art 14和军械库,并在军械库上花了最多的精力准备。
杨洋介绍,他们为了展出艺术家梁硕的“费特”系列,足足准备了三个月的时间,首先为梁硕的这次作品拍了纪录片,请了一个专业导演和专业团队,“一直跟踪拍摄,剪辑配音,不比拍电影简单”。其次,艺术家也为这件作品日以继夜,“他在工作室分出一个区域,和博览会的展位一样大小,把作品反复摆放在空间里,希望能达到最佳展览效果,不要出现任何差池。”
其它参加军械库的中国画廊同杨画廊一样,卯足劲儿不敢一丝懈怠。空白空间带出了何翔宇的四组最新作品,在赴美路上就把作品信息一一推介给重点藏家;空间站代理的双飞艺术小组特意准备了挑战博览会交易制度的艺术实验;天仁合艺早早在其官网放出其是浙江唯一受邀参展艺术机构的新闻宣传。
之所以中国画廊为军械库做足对内对外的功课,在空间站的负责人、活跃策展人付晓东看来,此次“西进”有着“历史时刻”的意义。
“这个项目会变得非常重要,中国或者是亚洲青年艺术家这么大规模的在纽约露面,肯定会起到非常大的反响。06、07年的时候,纽约大举进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导致中国整个艺术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我觉得也会引起海啸式的变化,以我的经验来看,会是历史时刻的。”付晓东在赴美前自信满满地说。
为什么今年是中国
“聚焦”单元一直以来是军械库艺博会区别于其他艺博会的特色,每年“聚焦”都会关注、展示某一地区的艺术,并委任一位策展人进行策划。参展者大部分是新兴的画廊,这相当于给新锐画廊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不必通过繁琐的申请流程,就可和老牌画廊拥有一同入驻高端艺博会的入场券。
2012年“聚焦”关注的是北欧,2013年是军械库100年周年庆,于是“聚焦”又重回美国。
为何美国之后是中国?担任此次军械库“聚焦·中国”单元的策展人田霏宇认为,这其中既有偶然又有必然。
“按军械库的传统,总要有一个地区(来聚焦),‘中国’还没有做过,军械库的艺术总监又刚好是以前做媒体的一位老朋友,知道我对中国比较熟,就自然而然选择了‘中国’,”田霏宇说,“不过,中国也做好了准备。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艺术市场,中国的画廊也在这几年的时间内逐渐成熟。你想,如果聚焦‘非洲’、‘中东’,它们那里还远没有形成系统。”
基于差不多同样的原因,艺术巴黎的总监纪尧姆·皮扬(Guillaume Piens)在2014年也选择了中国做贵宾国。
“我深信应该将目光投向亚洲艺术,我决定先从中国开始,因为中国正展开一场真正的文艺复兴。” 纪尧姆·皮扬对2004年蓬皮杜中心举办的一场中国当代艺术展记忆犹新。他说,那个展览引发了法国对中国当代艺术很多的讨论,但他看到法国对中国艺术的观念不仅陈旧过时,而且有很多刻板成见。“实际上中国今天发展和变化的速度令人惊异,出现了许多新时代的艺术家。我希望这次将中国作为贵宾国,邀请新锐的中国画廊,更新法国对中国的印象。”
“博览会将展出超过90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来自不同时代,既有名声远扬,得到认可的艺术家、也有当代和正在崛起的新一代,观众将会接触到许多年轻艺术家。” 纪尧姆·皮扬接受采访时说。
尴尬的市场反响
看得出,无论是“中国代表团”还是艺博会主办方都很对“中国”用心,但当地的西方买家和观众有没有同样的心向中国打开,情况似乎并没有想象中乐观。
对于军械库,《纽约时报》的艺评人肯·约翰逊(Ken Johnson)评论,“可能除了墨斋画廊的陈海燕那巨大、美丽的表现主义纸质油画——阔叶上的巨大的毛毛虫——这些展位上几乎没有任何东西不会被人误认为是一位年轻的布鲁克林艺术家的作品。”
墨斋画廊的艺术总监林似竹女士似乎认同艺评人的观点,在回应如何看待艺评人认为中国太“布鲁克林”的时候,林似竹接受采访说,“从一种角度看,这是积极的,因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并没有在强调中国特色作为它的价值,不过艺评人也在表达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对于参展军械库来说还不够成熟。”
谈及军械库的销售,林似竹女士称,卖了部分作品,但是更具体的不便于透露。杨画廊的杨洋倒是显得很实在,她坦言销售没有预期好,这与她辛勤的付出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美国人都很热情,说你们来到军械库博览会,应该是中国最好的几家画廊吧,然后回夸赞艺术品几句,但是购买的人很少,这里会有一些地域性的因素在,很多人并不是那么关注。而主办方也会有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对本土的艺术家会投入更多精力。”
空白空间的经理张迪称,何翔宇的作品在运过去的“路上”就销售了一半,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在赴美前给重点藏家发了preview(预览),也就是说,在军械库的销售上,旧客户老藏家占了主要的购买比例,而且他们买下了此次展出中何翔宇的大型作品——《1500g黄金和62g蛋白》和《我们创造的不是我们自己》绘画系列。在展会上挖掘的新藏家购买的均是29.7x21cm的小型架上作品,不过张迪介绍,有新藏家来过中国,对何翔宇的作品本身就比较了解,但大多数藏家提起中国当代艺术,仅仅局限于艾未未或者蔡国强的认识。
艺术巴黎方面,有报道称,除了几家画廊成绩亮丽外,不少画廊表示,“只能算差强人意”。上海/布鲁塞尔的艺法画廊也卖掉三件蒋山青的水墨作品和一件高氏兄弟的大型摄影, 上海的m97画廊也卖出二十多件摄影作品。北京程昕东当代艺术空间表示最起码参展费用已经回收。
冷风,热风?冷暖自知
面对海外艺博会的遇冷,杨洋在思考接下来要不要调整经营的战略。
“前几年近乎疯狂地参加海外的博览会,一是发现海外博览会良莠不齐,很多的不如本土做得好,一是我发现海外市场,说白了,就是那些大家都知道的西方藏家,DSL、白兔、希克、鲁贝尔在做大量的中国收藏。西方藏家,如果不是对中国有特别的情感,即使他有全球性的眼光,那么他藏中国的拿出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预算。”杨洋认为,近几年参加海外艺博会最深刻的感受反而是激发她要扎实地把国内市场做好。
作为有着丰富经验的画廊经营者,杨洋建议,画廊申请海外艺博会应该量力而为,尽管艺博会是很好的交流展示平台,但是如果一张门票也能满足在艺博会上互通资源、结交新人脉的功能的话,画廊没必要花大把钱和精力放在成为参展商上。
“确实这次很多从纽约回来的画廊的反馈都不是特别积极。虽然博览会是艺术全球化的缩影,你还是能感觉到文化上的距离,不管是观众还是从业人员,对中国艺术家作品的理解还是有差距的。”空白空间经理的张迪说。
不过张迪认为,画廊应该摆正心态,不能因为海外有误读就放弃展示的机会。“顶级厂牌的艺博会还是很好的平台,它能够密集的高效的集结全球范围优秀的作品和全球范围艺术圈里的关键人物,你很难说,今天我在艺博会上聊过的人士,回头会不会有合作的交集。这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事情。”张迪透露,这次在军械库上,法国顶级艺博会FIAC的艺术总监就对他们的展位印象深刻,但不知道这会不会增加未来申请FIAC的筹码。
早先部分媒体对军械库的中国组团亮相给予了乐观的预测,认为此举会意味着更多顶级艺博会对中国张开怀抱。策展人田霏宇认为这是不了解艺博会机制的粗浅判断。像巴塞尔、Frieze等世界顶级艺博会,它们有严格的申请流程和评委筛选机制,“巴塞尔的九位评委就像中国的九常委一样难搞”,但显然参展军械库可以是填写在简历栏里的闪光点。
不过就算巴塞尔和Frieze向中国伸出橄榄枝,在上百家经营着各个大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艺术品中,中国能感受到西方吹来的风么?冷风还是热风,或许只能冷暖自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